拆解书目: 《如何高效学习》 所属活动: 沈阳盛京筹备分舵:晋级训练营 No.1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高效学习工具之一:联想法 学习目标: 如何利用联想法来快速建立新旧知识的关系,从旧知识理解新的知识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带大家拆书的拆书家。我叫王蕾,在群里叫素颜。还是按拆书的老规矩分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
1、首先,我比较喜欢解决问题;喜欢思考,帮助大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其次,拆书帮的共性,比较爱学习,比较爱看书。
3、第三,我比较擅长观察。一般喜欢处于旁观者的状态,不太喜欢积极参与活动,和积极参与发言。一般会关注讨论中大家的表现,然后会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1、拆书首先是一种学习方法论,主要是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不是以知识点为中心,和以前上课一个老师在上面讲的填鸭式的教学是不一样的,主要是通过拆书的活动,让大家互动起来,把知识点与学习者过去的经验关联起来,并帮助学习者找到具体规划运用的学习方式。一般来讲,拆书帮的拆书法是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学习的拆书法,一个是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就是便签读书法,就是我们今天一会儿拆书中要运用到的RIAA的拆书方法,通过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就是让大家可以通过读一本而达到参加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通过阅读一本书之后提炼出知识点而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从而引导和促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微信图片_20170718135443.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1、比喻法很简单,通常在学习中遇到一个不好理解、记忆的抽象概念时,通常在日常生活中你已经拥有的知识,通过找到已有知识和要学习抽象概念之间的共性,从而让二者关联起来,用已经有的东西来帮助你理解和学习的这个抽象概念。整个片段中最核心的地方在于比喻的概念,即比喻是在熟悉和不熟悉的概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比喻法不是一个简单的外在形象的比喻,比如说这条狗长得象什么,而是在不熟悉的知识点找到它的特点,并关联到熟悉知识点与之相似的共性上去,在二者之间建立起桥梁,从而帮助对不熟悉的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我的经验是,在前一段时间我学习心理咨询的培训课程,其中有大量的医学名词,很难理解。比如在讲视觉的时候,就有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的两种细胞。视网膜上这两种细胞是有不同功用的。那什么叫锥体细胞,什么叫杆体细胞,我总是弄混。锥体细胞实际上是对明视觉有感觉的,在视神经上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区分事物的细节和色彩的。而杆体细胞则是对暗视觉有感觉的细胞。当时我这两种细胞我记了好久也没记住,考试的时候也没答对。后来有一次和我一朋友聊天,她说这个很好理解啊,你想啊锥体细胞的特点是什么啊,C15就是一个锥子,锥子的特点就是聚焦啊,就是一个点儿一个劲儿的往下扎,所以它一定会把细节看得很清楚啊。我一想对啊,我就通过这么一句话就把这事儿记住了。我细一想,其实她就是通过锥子的特性跟锥休细胞对细节把控的特点建立起联系。这是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经验,我感觉比喻法对于那种特别不好理解的抽象名词特别有帮助。

A2:接下来呢,我今年年底要英语听说过关,所以,我就想如何把这个比喻法运用到我的英语学习中呢?我就想英语听说要过关,涉及到这么几个阶段,首先要创造一个场景,然后你要对这个场景去描述,然后呢,去使用这个英语知识。那么,现在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一般都是一段小对话,那么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小段子去构建一个画面,通过这个画面把这个小段子和我已有的中文知识建立起桥梁,经过充分设想之后,我再去反复听这个小段子,加强这个小段子和我这个图片之间的联系,然后摆脱需要中文翻译的过程,达到在头脑中想到这个图片,我就能说出来这个图片对应的英语表达。每一天都要做一个这样的小小训练,每天5分钟的训练,争取年底英语过关。这是我下一步具体对这个片段知识点的一个应用。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大家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有意识的运用该项工具。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