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阿枫,我是拆书帮闽江分舵会员,今天为大家拆解《非暴力沟通》的一个片段。 这本《非暴力沟通》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本书讲述了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的一种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这本书是沟通类图书中的畅销书,非常清晰明了得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好处和操作方法,让读者可以很好得实践非暴力沟通。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如果我们想要疗愈我们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我们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收获。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比方说,一位新邻居因为急事借走了你家的车。你的家人知道后责骂你:“你把车借给了陌生人,真蠢!”此时,你就可以好好体会它们的感受和需要,既不反驳也不自责。
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a)观察,(b)感受,(c)需要,和(d)请求。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我们想表达的时候,有人愿意倾听我们,并且不对我们评头论足,也不替我们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我们,那样该有多美好。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人坦诚地沟通。
我们可以再想象一个场景,我们想要别人了解我们的处境的时候,听到的却是他人的安慰和建议,我们会不会有点不舒服?
那真正的倾听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无论他人说了什么?我们都可以这样操作:
第一步:关注一下对方此刻的观察是什么
第二步:体会一下对方当下的感受是什么
第三步:关注一下对方内心此刻有什么需要尚未被满足而导致了第二步中的感受
第四步:用心探索一下对方的希望和请求是什么
第五步;张开嘴巴,向对方反馈自己体会到的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以及请求。
我举个自己的例子,我之前用过这个例子,我今天从倾听的角度来重新处理这个案例。
我给我女儿报了一个早教班,她早晨起床喝水吃饭比较磨蹭,我和她说,快点喝完开水吃完饭,妈妈带去你读书,她喜欢读书这次词,所以我把上早教班称为读书。奶奶听到我说的这个话,气愤愤得说“读什么书,浪费钱!”当奶奶这么说完的时候,我的情绪开关就会按住了,我下意识得回击说,“钱是我自己赚得,那钱只要用来管吃和穿好了”。因为我知道奶奶是个很节省的人,所以我就很顺嘴就这么击了,可想而知,当时奶奶的脸色有多难看,我们两个有多尴尬。之后一整天婆婆都不跟我讲话。
如果我在听到婆婆说“读什么书,浪费钱!”的时候,我运用了倾听的步骤来倾听她的内心的话,会怎么样呢?
第一步:我会看看婆婆观察到看到了什么,她看到的是我给女儿报名了早教班。
第二步:我会体会一下她当时的感受,她当时的感受不满、苦恼和担心。
第三步:我会关注下她尚未满足的需要,她当下尚未满足的需要是她看重金钱的合理分配以及心疼我们工作赚钱的不容易。
第四步:我体会一下她内心的希望和请求,她的希望是我可以合理分配辛苦赚回来的钱,把钱花在更值得的地方,读书上学之后自然会读,早教就没有必要了。。
第五步:我会这样和我的婆婆说“妈妈,当你说读什么书,浪费钱这句话的时候,你感到不满、苦恼和担心,因为你心疼我们工作赚钱的不容易,你希望我可以合理分配辛苦赚回来的钱,把钱花在更值得的地方,孩子上学之后自然会读书对吗?“
如果事情是这样发展的,后面的那些不愉快就不会发生了。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给他人反馈是在浪费时间。他们认为他们的职责是说明事实和解决问题,不是为别人提供心理咨询。其实倾听他人给人反馈是在节约而不是在浪费时间。如果我们注重在通过倾听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一旦对方意识到自己得到了理解和接纳,我们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我们合作起来也就更顺畅。不仅关系变好了,事情办起来也事半功倍了。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现在,请大家回忆最近一次你身边的一个人,带着一些情绪例如懊恼、挫败、沮丧、伤心、紧张、焦虑、愤怒……等,来找你谈话交流,你下意识得对他做出回应,可能是建议、安慰、说教、同情、纠正、询问、辩解之类……回忆回忆是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对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好之后在自己所在的小组内分享,每个人都尽量表达一下。
分享时间为3分钟。
时间到。
我们再来想一想,如果我们时光穿梭回到刚才到回忆中,根据刚才我们读过的这个拆页,了解到无论他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我们运用这5个步骤如何做到倾听对方。
请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分享,每个人都尽量表达一下。
分享时间为3分钟。
时间到。
有谁愿意分享的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我妈妈会对我说:“你怎么那么瘦。”
我下意识的回应是:“这还不是遗传吗?”
我用这个方法来回应的话:
我会先体会一下,
她的观察是:我瘦;
她的感受是:担心、心疼;
她的需要是:我的健康;
她的请求是:我多吃一点,照顾好自己。
于是我就这样回应:“妈,当你看到我这么瘦的时候,你感到心疼和担心,因为你看重我的健康,你希望我多吃一点照顾自己对吗?”
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一般来说,这反应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关心。如果告诉他人我们正处于痛苦中,我们无法顾及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别人可能就会伸出援手。
然而,在许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的体贴。联合国前秘书长汉马斯克德曾经说道:“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觉察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还有另外两种选择。
其中一种选择是大声地提出请求。有一次,我应邀去协调两个帮派之间的矛盾。在冲突中,双方都有人死亡。最严重的一个月,一方死两人,另一方也死来一人。为了帮助他们倾听彼此的意见并找到解决冲突的办法,我紧张地工作了三天。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我感到筋疲力尽,我和自己说,我再也不想去协调任何冲突。
可是,一到家,我就看到我的两个孩子在吵架。我没有力气去了解他们的情况,于是,我就大声得提出请求:“我很痛苦!我现在真的不想去问你们的事情!我需要安静!”我年仅九岁的大儿子停了下来,问道:“你愿意和我们说说吗?”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直接地表达我们的痛苦,那么,即使对方也处于痛苦之中,有时他也能够意识到我们的需要。当然,我并不想冲着孩子大声地喊:“你们怎么回事?你们就不会乖一点吗?我在外面忙了一整天,还不够累吗?”我也不想说别的来指责孩子。我大声地提出请求,是为了提醒他们注意我此时此刻地痛苦和需要。
不过,如果对方正处于激烈地情绪中,他也可能无法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的另一种选择是,换一个环境。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状态,等平静下来了,再回来。
我们在前面的拆页学习了无论他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但是确实有一些时候我们没有办法给别人我们没有的东西,有的时候我们确实没有心情去关心他人,通常这时候也就是我们自己需要得到关心的时候。只有我们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才有能力顾及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如果我们强迫自己在这样低迷的状态下去关心和体贴他人,我们也是做不到,反而可能会爆发起来,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僵。
那我们究竟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步:我们需要静下心觉察和体会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第二步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提出自己的请求
当对方也处于比较激烈的情绪中的时候,我们可以做第二个选择
第二种是离开现场,去到另外一个环境以便安抚好自己。
我举个自己的例子。
有段时间刚好老公在忙自己工作调动的时候以及家里装修的事情,为了能留在福州照顾到家里,老公那段时间特别密切关注工作调动的事情,也做了很多工作,内心也很忐忑,工作也小心翼翼,再加上装修的事情,我不能帮上忙,全部都靠他一个人,偶尔我和婆婆之间还有有点不愉快。那段时间我老公觉得自己很累,很辛苦,就在很累很辛苦的时候还要协调我和婆婆关系。他非常希望我能倾听和理解他。但是很不巧,那段时间我在怀孕前三个月的时期,身体非常不舒服,由于身体不舒服导致人的心情也不好。
就在一天晚上,他决定和我好好说说,好好倾述倾述他最近以来的辛苦。
其实我明白他的辛苦,但是我确实身体很不舒服到没有办法顾及到他的感受和需要。于是我按照拆页当中的步骤来操作:
第一步:我观察了一下自己的状态,我现在在怀孕前三个月,孕期反应明显,我体会了一下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我感到疲惫,我需要休息,我暂时没办法关心他人。
第二步:我告诉老公,我现在因为在怀孕前三个月时期,因为生理上的原因,我觉得疲惫,我需要休息,我希望在我调整好之后再和老公谈谈。
老公听完之后,给了我一个拥抱,我想他也是因为太过痛苦所以没有办法倾听到我,通过以上两个步骤,我们双方都理解和接纳了对方。
有的人可能会说,也许对方此时非常需要表达他自己,他没有得到你的倾听,或许会加重对方的情绪呢。如果,即使我们说出了我们的请求对方依然没有办法留意到我们的感受和需要,那么我们可以选择离开,等大家都冷静了再回来,起码等自己感觉好起来了再回来倾听对方。
【A3】
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刚刚学习了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可以操作的方法。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演练的场景:小A今天身体有点不舒服,向领导请假,因为单位缺人,领导没有批准,小A不得不带病上班,打开股票软件,小A又发现自己买的产品跌了,损失不少。这时小A的好朋友小B因为和男朋友闹矛盾哭着闹着要和小A聊天,并希望小A中午休息时间出来和她谈谈,她因为男朋友的事情几天都没怎么吃东西了,心情起伏幅度也很大,她觉得如果小A没有来陪她聊聊的话,她不知道怎么办了。可是此时的小A真的没有心情倾听小B。小A非常需要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感觉好起来。
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小A,一个人扮演小B。你如何用拆页里的方法来想你的朋友表达你的状态。一轮结束之后,进行角色互换。
演练时间为5分钟,5分钟后,我会选两组,大家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要注意的地方是: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解决场景中的问题,因为可以有很多法子来解决场景中的问题。请大家务必应用刚刚学到的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这样子我们才能在演练中学会这一个技能。
时间到,我们请两组来角色扮演你们刚才演练的部分。有谁愿意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B:“哎,有被甩了,我们去喝酒吧。”
小A:“哥们,今天我生病了,我现在还在加班呢,我本来想请个假的,领导也不批,然后我今天心情还超不好,我今天股票跌停了,哎,我心情真的超不好,我已经心情不好的根本没办法跟人聊天了,下次我们再找个机会聊好吗?
【A2】
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设想一下,当你遭遇到一下让人不太开心的事情,例如工作不顺利、感情有危机、遇到不讲理的人等等,可是即使你遇到了这些事情,你还要面对一些需要你处理的人与事,例如需要你安慰的朋友或者你正在吵架的家人等等。你可以怎么做?请在便签纸上列出你的行动步骤并在小组内分享。
时间为5分钟。
讨论结束后,我们有5分钟的分享时间,我们请2位伙伴分享一下你们的便签。有谁愿意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一:
第一步:我会先深呼吸一下,和自己呆一会儿,体会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做一下自我倾听,自己平和一下
第二步:如果我的状态好了,我就倾听对方一下,如果我的状态不行,我就告诉他我需要先离开,回来再说。
分享者二:
第一步:我用心觉察一下自己的状态,自己现在是否能够关心他人。
第二步:我会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请求,希望对方能够理解。
分享者三:
第一步:我会先体会一下自己此刻的需要,是否需要照顾下自己。
第二步:我会好好和对方说我自己的状态,希望获得对方的理解。如果对方实在不能理解的话,我会选择先离开,等我安抚好自己之后再回来倾听朋友。
结语
我们今天学习了两个拆页,一个是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来倾听他人;一个是当我们自己痛苦得无法倾听的时候我们可以如果表达的方法。所谓学以致用,希望我们大家回去之后在与人交流中都可以使用上。我今天的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