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阿枫,我是拆书帮闽江分舵会员,今天为大家拆解《非暴力沟通》的一个片段。 这本《非暴力沟通》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本书讲述了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的一种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这本书是沟通类图书中的畅销书,非常清晰明了得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好处和操作方法,让读者可以很好得实践非暴力沟通。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如果我们想要疗愈我们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我们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收获。
为了彼此能够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了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对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对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要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生活的不同团体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我们在单位是工作人员,我们在家里可能是家长也可能是孩子,我们是在社会团体中可能是一个小领导等等。无论我们在什么样的团体中作为什么样的角色,我们都需要用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与人进行交流。很多时候我们下意识得使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时用的谈话方式时暴力的,常常引发了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例如批评。听到批评,人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反击,我们的交流就会失败。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更为恰当沟通方式来表达自己。
原文片段中介绍了一种的较好的沟通方式是:
第一步:思考自己当下的观察,必须是纯碎的客观观察没有任何主观评论在里面。
第二步:思考自己此刻的感受,这步仅仅到感受就可以了,没有多余的其他东西。
第三步:静静体会下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关注点在自己什么需要尚未满足,而不是对方做了什么。
第四步:体会自己内心具体的请求,一定是请求而不是要求,请求一定要具体,而不是模糊的。
第五步:张开嘴巴,告诉对方自己的观察、感受、需要以及请求。
无论我们在生活中是自我对话、与人交谈,还是小组讨论,我们都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来表达自己。
我举个自己的例子,
我给我女儿报了一个早教班,她早晨起床喝水吃饭比较磨蹭,我和她说,快点喝完开水吃完饭,妈妈带去你读书,她喜欢读书这次词,所以我把上早教班称为读书。奶奶听到我说的这个话,气愤愤得说“读什么书,浪费钱!”当奶奶这么说完的时候,我的情绪开关就会按住了,我下意识得回击说,“钱是我自己赚得,那钱只要用来管吃和穿好了”。因为我知道奶奶是个很节省的人,所以我就很顺嘴就这么击了,可想而知,当时奶奶的脸色有多难看,我们两个有多尴尬。之后一整天婆婆都不跟我讲话。
如果我可以用片段中介绍的4个要素来表达自己的话,会怎么样呢?
第一步:我会观察实际情况发生了什么,实际情况是我听到我的婆婆说了这样一句话,“读什么书,浪费钱“。
第二步:我会体会一下自己此刻的感受,我当下的感受是难过和委屈。
第三步:我会关注下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我当下尚未满足的需要是我看重孩子的教育。
第四步:我体会一下自己希望向对方提出的具体的请求,这个请求是我希望自己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可以得到婆婆的支持和理解。
第五步:我会这样和我的婆婆说“妈妈,听到你说读什么书,浪费钱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难过和委屈,因为我看重孩子的教育,我希望自己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可以得到您的支持和理解。“
如果事情是这样发展的,我想我们之间应该会相处得很愉快。
有的人怀疑在第二步当中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是在向对方示弱吗?他们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向对方示弱的话,对方就会更加盛气凌人。但是实际上,如果你愿意去试一试的话,你会发现坦诚向对方表达出你此刻的情感和感受,例如你的不安你的紧张,通常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方会开始对你放下戒备,从而真的考虑到你的感受。前提当然是你另外几个要素要表达到位,不要让对方有戒备之心。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刚刚学习了可以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自己,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演练的场景:小A的本职工作已经很忙了,基本排满了上班工作的全部时间,可是和小A一起的一个同事小B,因为和上面领导有关系,所以在工作的时候把她自己那部分的工作都交给小A来做。这样的话小A的工作就会更辛苦,很多时候需要加班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小A对此现象有所不满,今天,小A想找小B谈谈。
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小A,主动找同事小B谈话,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自己当下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一轮结束之后,进行角色互换。演练时间为5分钟,5分钟后,我会选两组,大家一起听听他们是怎么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自己的。
要注意的地方是: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解决场景中的问题,因为可以有很多法子来解决场景中的问题。请大家务必应用刚刚学到的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这样子我们才能在演练中学会这一个技能。
时间到,我们请两组来角色扮演你们刚才演练的部分。有谁愿意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一:
我和小B 是同事,
我观察到他经常把他的工作推给我来做,而他自己就在那边玩手机看电影;
我的感受是生气;
我的需要是公平;
我的请求是希望小B能做好自己那部分工作以及老板合理分配工作并监管到位。
我会这样和小B说:“当我看到你把自己的那部分工作交代给我来做的时候,我有点生气,因为我看中公平,我希望你可以做好自己那部分工作。
分享者二:
我观察到我的同事小B把他自己的工作推给我来做;
我的感受是生气和失望,生气是对小B,失望是对老板;
我的需要是公平和休息;
我的请求是希望小B能做好自己那部分工作以及老板合理分配工作并保证公平。
我会这样和小B说:“我发现这里有些工作是老板要求你做的,你转过来让我做,我觉得我有些生气,同时也有些担忧,因为特别看重公平,我希望你能够把这份任务领回去做。
我会和老板说:“我观察到小B本职范围内的工作,结果由我来做,我感到有点失望和惊讶,我特别需要充足休息的时间,我也需要公平,我特别希望老板能够把这些原本是谁的责任分辨清楚并安排妥当。”
分享者三:
我观察到:老板经常把一些任务分配给我,让小B同学工作非常清闲;
我的感受是:有点疲惫、委屈和气愤;
我的需要是:有更多的时间处理一项任务;
我的请求是:希望小B能做好自己那部分工作。
我会这样和小B说:“我观察到有些工作是你的,最后是我来做,老我觉得我有点疲惫、委屈和气愤,因为我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处理一项任务,我希望你能做好自己那部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