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拆出你的沟通力I》 所属活动: 无锡筹备分舵地11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自我表露 学习目标: 学会在交流中通过有意识地主动表露个人信息,获得他人的好感

开场: 大家好,我是一级拆书家采薇,很高兴今天能跟大家在一起学习成长。在开始之前,为了方便后面的讨论我想给大家做一下分组()。今天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希望大家能够:
学会在短时间内通过主动表达个人信息获得他人的好感和信任,拉近彼此的关系。
【F】这个片段来自《拆出你的沟通力Ⅰ》一书,作者是赵周。这本书采用了“博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的写作方式,通过对许多经典实用的沟通技能进行拆解,来提高人们的表达和倾听能力。
【A】是一本职场阅读类畅销书,与其他市面上的沟通类书籍相比,他的特点在于,读者看的时候可以“哪里不行补哪里”,取己所需,针对性和实用性非常强,通过在理论和实践当中搭建桥梁,让知识真正能够被学以致用。
【B】我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各样不同的沟通问题,比如,当我们的亲人朋友身处巨大悲伤时,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来安慰他们,那么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比如我们在面对突出其来的质疑或批评时不知道该如何得体的去回应,这本书能教会你“一个套路”;此外,这本书还可以帮助大家练习拆书的技能哦。总之,这是一本专治沟通问题的处方书,大家如有兴趣推荐阅读。
好,接下来给大家两分钟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设想你要参加一项心理实验,你会遇见一位陌生人,你的任务是逐渐向此人透露越来越多的关于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描述你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曾经的尴尬时刻或者深深的遗憾。陌生人也这样做。45分钟自后,你们彼此有了许多个人细节的了解。会发生什么结果?相比于同样的时间内你们只作浅谈,你会更喜欢这个陌生人吗?在大多数情况下,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这样的实验常常会让被试者产生直接的亲密感。即使他们只是听从研究者的指示,彼此敞开心扉,也比彼此提防的两个人更喜欢对方。

自我表露指的是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的过程,它是亲密程度的指标之一。与熟人的早期交往自我表露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相互作用。新伙伴们倾向于匹配彼此的开放程度,如果对方表露多,自己也表露多,如果对方的自我表露减少自己也表露更少。人们透露自己信息的程度,则往往取决于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人际关系间也有很大的变化。

    自我表露和喜欢对方产生关联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们倾向于向自己喜欢的人透露更多的个人信息。如果别人吸引了我们,我们往往会对他们更加开放。不过,我们也可能因为对他人进行了自我表露,从而倾向于喜欢他们。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对他人越开放,我们就越喜欢他们。最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别人信任我们而对我们进行自我表露,具有褒奖意义。亲密表露多的人比那些对自己的信息三缄其口的人更招人喜爱。相互的自我表露还能建立双方的信任。所以,得到和给予自我表露都让人感觉良好,并且这方面的言语沟通时构筑亲密关系必不可少的基础。你可以试着这样做45分钟,可能就会交到一个新朋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刚刚我们大家一看过这个片段——通过一个45分钟的实验人们发现,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是加强人与人之间好感度和亲密程度的重要途径。我们看到,即便是为了做完成实验而去透露,同样会让两个人更喜欢对方。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关系与彼此相识的时间长短并无直接关系,透露个人信息的程度却是主要影响因素。

那么什么是个人信息,在交往中又该如何去向他人透露呢?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的出生、成长以及受教育、工作、生活背景等内容,也包括个人的经历、感受、计划,困惑、压力等等。在我们与他人交流中,可以有意识的去向他人传达个人相关信息,甚至优先个人的负面信息:包括个人曾经的糗事、当前面临的困难、遭遇的挫折、思考的难题等等。

【举例】不知道大家以往在透露个人信息这方面做得如何,我个人这方面是特别“不招人喜欢”。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一直把个人信息视为私密度比较高的东西,不太愿意与人交流和探讨,总觉得觉得说出来也没什么用,反而会失去“安全感”。因此,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片段时,我感到非常的震惊,像是发现了自己的雷区。在后面的日子里,我就开始有意识的去在与人交流过程中去主动透露个人的信息。因为个人信息的透露,我居然找到了一个与自己家庭背景、教育背景、行为准则都高度相似的一个朋友。所以,真的非常感谢这个技能,也愿意将这个技能方法分享给更多的人。

    【怎么做】那么具体究竟该怎么来运用这个方法:首先,在交流中我们要主动倾听,及时对对方的观点表示认同或者复述。其次,每次回应对方时说一点与之相关的个人信息(尤其负面),也可以主动回馈对方自己正在做的事。最后,要注意对他人表露的个人信息给予积极的回应。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这个周末,你的好朋友组织了一次生日party,她邀请的都是她最好的朋友,大家都非常优秀,有资深的拆书家,有户外活动达人,有语言学习爱好者、瑜伽老师、演讲俱乐部高级成员等等,朋友也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他的好朋友们也能相互成为朋友。

今天我们选择其中一个角色来与对方进行交流,尝试看看能不能顺利交流下来。这里我做一个小的说明:除了情境中已界定的身份话题,其他个人的部分可以自由发挥。给大家八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时有意识的演练我们刚刚学习的方法。将自己最近最困扰自己的一件事或者心中最挂念的一件事选择一件来出来与两两交流。一会我会把方法步骤给大家放在前面,大家参考着学习运用。看看通过这次交流之后,我们的小伙伴相互之间有没有走的更近一些。最后我们会请一组小伙伴介绍他们演练的情况。

学习者案例记录:

旦旦与子涵的对话:

子涵:嗨~你好!

旦旦:嘿,你好你好!

子涵:你是从哪里过来的呀?

旦旦:我老家是河南的,大学在南京,所以毕业后在无锡。你呢?

子涵:你经历还挺丰富呢,我就是土生土长本地人。你感觉上海的菜的口味你还适应吗?

旦旦:我对吃的这些不是很敏感,好养活。而且最近心里有事更加不会在意这些事了。

子涵:是什么事?

旦旦:我在考虑换工作,因为我是女程序员,公司工作比较闲,而且工资很难涨,所以希望能有更好的选择。

子涵:哦,程序员很厉害啊,那有没有考虑过跟领导先沟通一下。。。。

旦旦:恩,谢谢你的建议。你呢,你有什么烦恼吗?

子涵:当然有啊,我觉得自己做的东西很小众,每次要跟人解释都要花很长时间,也挺苦恼的。。。

旦旦:谢谢你跟我说了这么多,我感觉我们之间有很多可以聊的话题,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见面。

旦旦总结描述: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打个招呼,先了解下对方的基础信息,哪里人,哪里读书,互相简单介绍下,然后分享了一下彼此有没有开心或者苦恼的事,这一部分我们聊得很多,的确有感觉到被信任、被接受的感觉。在聊的过程中,不仅我说了一些自己的事,她也说很多她的事,我感觉还是很好的。 

结束语:

好,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到这里结束。感谢大家的认真参与,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记住表露个人信息这个重要的交际方式,让我们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