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叫钟小苹,我的三个标签:分享,自我成长,健康;我的职业跟医疗相关,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提供建议。在跟随我片段一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运用积极倾听三步法:接纳,复述,求证达到“如何听,孩子才会说”,实现亲子无忧沟通。现场有孩子的或者亲戚朋友有孩子的小伙伴遇到过这些场景:孩子遇到麻烦主动跟你说,你没听几句,就开始说教或告诉TA如何如何做,结果孩子不愿说了。或者孩子的某些行为给你带来麻烦,你想跟TA沟通,无论怎么说,孩子就是不听。遇到这些情况,你还可以怎么做呢? 如果无法跟孩子形成良好的沟通,父母与孩子之间矛盾会叠加,既无法帮助孩子心智、情绪的健康成长,也会恶化亲子关系。 《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提出一种新的理念和方式,创造父母与孩子互相尊重的氛围,指导父母如何与孩子更有效沟通。今天选取的2个段子就是帮助父母实现“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以及”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实现亲子无忧沟通。
在行为窗口的顶部,我们所看到的行为表示孩子拥有问题—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不高兴,他感觉到挫折,或者遇到了麻烦。当孩子流露出她遇到一个问题时,是最适合使用积极倾听的时候。通常,父母会发现这些情况,因为他们会听到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要帮助别人解决归属于她的问题的时候,积极倾听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倾听者要能够接纳问题归属于另一个人的事实,并从始至终,都允许那个人去寻找她自己的解决方法。
以下是这位家长如何用积极倾听来帮助这个男孩:
安东尼:马蒂尔今天不和我一起玩。不论我做什么,他都说不想做。
妈妈:你在生马蒂尔的气。
安东尼:是的。我再也不想跟他一起玩了。他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妈妈:你非常生气,以至于你觉得再也不想见到他了。
安东尼:没错。但是如果他不是我的朋友了,我就再也找不到其他人一起玩了。
妈妈:你讨厌一个人玩。
安东尼:是的我猜我必须去试着用其他方式和他相处。但是我还是很难不生他的气。
妈妈:你想跟他更好地相处,但你又觉得不生马蒂尔的气很难。
安东尼:我过去从来不会生他的气—然而那时候他总是做我想做的事。现在他不再让我指挥他了。
妈妈:马蒂尔没能一直赞同你想做的事。
安东尼:对啊....,现在他不再是个听话的孩子。但是他变得更有趣了。
妈妈:你更喜欢他现在这样。
安东尼:是的。但是不再向他发号施令是很难的—我已经习惯了那样。或许,如果我偶尔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做,我们就不会总是吵架了。你认为这样有用吗?
妈妈:你在想如果有时候你肯让步的话,也学就会有帮助。
安东尼:是的.....或许是这样。我会试试。
在拆页开始提到了一个行为窗口,在这给大家补充说明一下。(画图)孩子的行为窗口根据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感觉,分为“可接纳行为”和“不可接纳行为”;分界线会根据不同父母会有所变化,即是同一个父母,在不同时期对孩子的行为的划分也是变化的。第一个拆页针对其中“可接纳行为”中当孩子有麻烦向我们说时,我们要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这个拆页里提到要在孩子主动沟通问题时,采用积极倾听的方法,让孩子敞开心扉,孩子才会说。怎么样才叫积极倾听呢? 比如孩子说:“小明不和我一起玩。"父母的回答是:“嗯,你为什么不提议一起去做他想做的事?你必须学会跟朋友相处。”这叫积极倾听吗?不是,因为父母在表达建议和解决方案。再比如孩子生气地说:你是一只又凶又恶的母老虎。你回答:你认为我是一只母老虎。这是积极倾听吗?不是,因为你没有关注孩子的情绪,也没有理解孩子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其实这是我们常常将“积极倾听”的概念混淆了。积极倾听不是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是“理解孩子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情绪”,父母再复述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让孩子在沟通过程中自己把麻烦解决。 具体如何做到这种积极倾听,我归纳三步骤:接纳,复述,求证。第一,接纳:接纳孩子的麻烦,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解决麻烦的事实。拆页中父亲接纳读初中的女儿提出的问题。制止自己提供方案的冲动。第二,复述:这里所指的复述不是简单的重复孩子的话,而是复述你理解到孩子真正要传达的信息和情绪,以“你”开头,刚才孩子说:你是一只又凶又恶的母老虎。你的回答:你认为我是一只母老虎。就变成鹦鹉学舌,正确的回答是:你真的生我气了。第三,求证,你理解的信息和情绪不确定时,可以加是吗?对吗?向孩子求证,如果复述内容你很明确也可以省略此步。(提问)案例中妈妈如何复述给儿子的?最难的是哪一步?(学习者回答)是的,所以需要大家大量的训练去逐渐掌握。通过上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已经了解积极倾听的三步法。适用边界:那么任何时候都需要这样做吗?只有当父母有足够的时间来倾听并且孩子愿意开口谈论他们的感受时,才可以使用积极倾听,积极倾听除了可以运用在亲子,还可以用在夫妻,同事,朋友之间。
A2:请自己编写一段小故事,故事场景是未来可能会遇到的,几百字即可,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可以是亲子沟通,也可以是朋友,同事沟通等,比如“朋友相亲失败找你诉说”“同事工作遇到烦心事”“孩子不想弹钢琴”等等,其中对话使用积极倾听的三步法“接纳,复述,求证”。时间3分钟,3分钟后我请人来讲讲他的剧本。
学习者(郭素)实例一:和老公段对话。
老公说:我妈妈太不讲理了,简直跟她无话可说。
我说:“看来你真的感觉很头疼”。
老公说:是啊,只要我一跟她说,她哪里有什么不对,她立马说我老了没用了,你们嫌弃我了。我再也不想跟她说什么了。
我温柔的看着老公说:能感觉得出你也感到委屈,其实你并没有这个意思,但是妈妈老是把这些问题扩大话来说。
老公说:是,她就一像一个受害者,好像我说什么都是不对,任何一个对她的建议或意见都理解成对她的不认可。
我握着老公的手说:其实你心里想的和她所理解的是两个事情,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其实你是很想和妈妈关系更融洽,可是她不理解你。
...........
学习者案例二 亲子沟通:晚上下班回来孩子就开始发脾气,因为早上她不起床的事情我凶了她,她不开心。
小米:我再也不要爸爸了
我:你看起来很生气。
小米:是的,我再也不要这样的爸爸了
我:你真的很生我的气,是因为爸爸早上凶你了?对吗?
小米:是的,早上你凶我了,你叫我叫的太晚了
我:你觉得爸爸的态度不好,并且没有及时的叫你起床,让你上学迟到了,对吗?
小米:是的,我今天迟到了。
我:那我明早以什么方式叫你起床你会感觉好一些呢?并且可以保证8点前到学校呢?
小米:7:00叫我哈。
片段二学习目标:通过刚才片段一我们学习了行为窗口上面部分,可接纳行为中,实现“如何听,孩子才会说”。那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行为窗口下面部分(白板呈现),当孩子发生不可接纳行为给父母带来问题时,我们又要如何沟通解决呢?通过片段二的学习,让学习者能够用“我-信息”三步法说观察,说感受,说影响,实现“如何说,孩子才肯听”,使其改变当前行为。
当一个孩子的行为以某种具体的方式阻碍了父母享受生活,或者满足自己的需求权力,令父母无法接受时,这个时候,父母便“拥有”了问题。孩子给父母带来问题时与孩子自己拥有问题时,父母所需要的沟通技巧是截然不同。
G先生是一所高中学校的校长,他给我们讲述了这个富含戏剧性的故事:
几个星期以来,我一直在痛苦地忍受这一群男孩的行为,他们一直无视某些校规。一天早晨,我从办公室的窗外往外看,他们一边抽烟一边悠然地穿过草坪,这是违反学校规定的。我决定采取行动。由于刚刚上了“我-信息”的P.E.T课程,因此我跑出去,开始对他们抛出一些我的感受:“我对你们这些家伙简直失望透顶!我已经尽了全力帮助你们完成学业。我全心全意地投入这份工作当中,而你们这些家伙的所作所为就只是打破一条又一条校规。我费了很大力气,才为你们争取到了合理的关于头发长度的校规规定,但是你们这些家伙根本就不遵守这些规则。现在,你们还在抽烟,这也是违反校规的。我真想辞掉这份工作,回到常规的高中去工作,因为在那儿我多少还能有一些成就感。在这里,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当天下午,G先生居然看到那群男生前来拜访,这令他大吃一惊。“嘿,校长,我们一直在想今天早晨发生的事。我们不知道你会生气,因为你以前从来不发脾气我们不希望这里换校长,他一定没你好。所以,我们决定再也不在校园里抽烟了,我们也会遵守其他校规。”G先生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后,带着男孩们走进另一个房间,他们都顺从地理了发,好让头发的长度符合学校规定。
接下来请大家花一分钟时间做一下测试题。
下面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测试。请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1代表非常符合,6代表非常不符合 | ||||||
1、当我真的无法接纳孩子的行为时,我不知道怎么办。 | 1 | 2 | 3 | 4 | 5 | 6 |
2、当孩子打扰到我时,我很少把我的感受告诉孩子。 | 1 | 2 | 3 | 4 | 5 | 6 |
3、我总是去满足和妥协孩子的需要 | 1 | 2 | 3 | 4 | 5 | 6 |
4、孩子总是不听我的话。 | 1 | 2 | 3 | 4 | 5 | 6 |
5、在家总是孩子说了算,不顺TA的意就发脾气 | 1 | 2 | 3 | 4 | 5 | 6 |
6、当孩子干扰到我的生活时,我总是告诉命令、指示孩子必须或应该怎么做。 | 1 | 2 | 3 | 4 | 5 | 6 |
总 分 |
刚才的自测表反应的是当孩子的行为干扰到父母,父母有麻烦时是否掌握有效的沟通方式,让孩子肯听,从而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分数在24分以下的小伙伴还没有掌握有效的沟通方式让孩子肯听,希望今天的段子大家有所收获。
(提问)这个拆页里G先生运用了P.E.T课程什么方法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效果,G先生说了,孩子听了?(学习者回答)非常好,那到底如何做到“我-信息”呢?比如:“你刚才的行为让我太失望了”是“我-信息”吗?不是,表达的意思是指向对方的“你-信息”。在孩子的行为干扰到我们,初衷是想告诉孩子他的行为带给我们的困扰和影响,从而让他改变自己的行为,应该是指向我自己的,可是往往发出的却是指向对方的”你-信息“,孩子感受到的是指责,所以他不愿意听。那到底如何做到”我-信息“呢?从原文案例,我总结出三步,说观察,说感受,说影响。第一步,说观察,对不可接纳行为的客观描述,比如:每次开会,你老是迟到“是说观察吗?不是,每次,老是是带有评价的,正确是”今天开会通知9点,我看到你是9点20到的。”第二步,说感受,“我觉得不公平'这是感受吗?不是,这是想法,感受是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很气愤”“我很失望”等等。第三步,说影响,孩子的行为给父母带来的具体影响,其实也是给孩子一个改变自己行为的理由。如果在这一步,我们找不到孩子行为对我有任何影响,那其实不是孩子的行为有问题,而是我们过于霸道专制,而这时我们只需告诉孩子“没事了,你继续吧”。举个自己的例子,有天接孩子回家,走到路口时,没等我就直接穿过马路走过去,我当时运用“我-信息”给孩子说:“宝贝,刚才过红绿灯路口时,还有自行车和转弯的汽车还在行驶,你就自己一个人就跑过马路,我当时好害怕,因为如果你被车撞了,妈妈会失去你,我没有保护好你。”孩子听了以后给我说,妈妈以后过马路我一定牵着你的手一起走,好吗?
通过运用“我-信息”让孩子感知到她的行为给我带来的影响,从而让她自己主动去改变不好的行为。
这时,一位学习者举手打断拆书家,提出自己关心的一个问题,【学习者说:“有的时候我们表达了“我-信息”孩子仍然拒绝改变?】我提问:能举个例子吗?【学习者说:”我有个周末,工作忙就没陪她玩,结果她不断的来打扰我,让我陪她一起玩,“我-信息”也都说了,还是没有用?这该怎么办啊?】这个问题,大家是否都有同感?有普遍性,对不对?(大家说是) 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重要,我们就用微行动学习的方法,尝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请以小组为单位,第一步先讨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有时候,你运用了“我-信息”孩子依然不听,行为依然没改变。 在小组讨论中,请大家注意要结合自己的经验,追问问题的本质。时间暂定5分钟,我们看到时候大家讨论到什么程度。 大家清楚了吗?(学习者回答:清楚了) (5分钟后,组长发言,说出他们的结论:....)
第一组本质:寻求关注,需求冲突。
第二组本质:需求冲突,(因为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大人自己的感受来源于需求),好,那这是两组反思的问题本质,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大家基本认同)
那么我们进行下一步,请就这个问题本质,在小组内讨论,探究可行的解决方案。时间3分钟。看大家能给出多少思路来。我会给大家每组发一张白板纸,请把你们讨论出的可行的做法和思路记录在白纸上。你们可以有5分钟讨论时间,最后每组可以请一个代表来进行2分钟的阐述。各位清楚了吗? (回答清楚了)
第一组的解决办法和步骤:
第一步,理解接纳孩子情绪 举例:“妈妈感受到你现在非常想我陪你玩”
第二步,启发式提问 举例:“那我们一起想一想既可以陪你玩,妈妈也可以完成我自己的工作”
第三步,头脑风暴 举例:不点评,不评论孩子提出的方案。孩子和妈妈一起提方案。
第四步,方案实施 选择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进行。
妈妈能感受到你
第二组的解决办法和步骤:
第一步,同理感受
第二步,表达父母需求
第三步,明确双方的需求差异 孩子小自己发现需求困难,父母直接陈述出各自的需求。
第四步,头脑风暴
第五步,选择合适方案,达成一致
感谢两组伙伴的精彩分享,那我来总结一下两组的小伙伴都非常棒,找到问题的本质,以及解决步骤,希望大家把这样的解决方法运用到未来工作和生活中区。【适用边界】(提问)小伙伴提到这样的沟通方法不仅仅在亲子沟通,还可以用在同事之间吗?夫妻之间吗?朋友之间呢?(回答:是的,可以的)
【特定任务的A2】下面各位小伙伴今天回去以后未来一周内,就找机会跟孩子或者家人,朋友去沟通,就对方某一不可接纳行为给我们造成困扰,要运用“我-信息”,让对方改变行为,一周内反馈给我哦。
学习者小王实践的案例反馈:
老公周末在家,总是睡懒觉,也不帮忙做家务带孩子,小王周末比上班还累,总是忙于各种繁琐的事情,有一天他老公又睡到11点起床,洗漱后又坐在沙发开始看电视,她心理当时很窝火,克制自己,运用“我-信息”解决了问题。
小王对老公说:“我看到你从昨晚12点睡到了今天早上11点起床,起床后你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是今天早上7点起床就开始忙于做早饭,陪孩子玩积木,买菜做饭,其实我觉得很委屈和难过,觉得自己就想一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造成我周末无法正常的休息,总是面对太多繁琐家务,不是我想要的愉快周末时光”
今天通过两个段子的拆解,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接纳”“复述”“求证”三步积极倾听法来解决孩子提出问题“如何听,孩子才会说”;当孩子给父母带来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我-信息” 说观察,说感受,说影响,来解决“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因为彼此需求冲突而导致“我-信息”方法失效,可以运用刚才讨论步骤方法去解决,谢谢大家,今天我的拆解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