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上)》 所属活动: 环境换框法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环境换框法 学习目标: 学会找出更有利的环境来改变事物的价值,从而改变相关的信念

开场: 图书介绍(1-2分钟)
1、事件场景 :
大家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别人陷入某种困境,或者别人有不被你接受的行为的情况。比如说,你的好友炒股亏了或者孩子不听话,这个时候大家通常的办法是不是直接劝说、给建议、下命令?
2、提问:
大家觉得这样处理的效果怎么样?
3、影响:
当我们想直接改变别人的时候,效果总是不理想,很多时候不仅不能帮助别人,反而还损害了之间的关系。
4、解决:
当不能直接改变别人的时候,这本书中提出的用带有隐喻的故事去间接的影响对方,可以帮助大家解决问题,甚至比我们想象的结果还要更好。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TF 3-1 原文片段
http://note.youdao.com/share/?id=4365844a5ef122fb6d9b70dd80f32d4c&type=note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说的是讲故事的治疗效果,其中给出了故事中隐喻的定义,通过事物A来说明事物B。那么,什么才是一个带有隐喻的故事呢?
有一天,小强和他的一个好朋友去爬山,在爬山的途中,小强的好友忽然感叹说,不满意他自己柔弱的性格。于是,小强就劝解他说,柔弱的性格也有它的优势,能够完成一些性格鲁莽的人做不成的事。
这是不是一个带有隐喻的故事呢?不是,因为太直接了。

还是以刚才那个故事为例。
有一天,小强和他的一个好朋友去爬山,在爬山的途中,小强的好友忽然感叹说,不满意自己柔弱的性格。这个时候,他们经过山中的一块巨石,于是,小强停下来看着巨石说:“大自然的力量真是伟大啊,这块石头经过千锤百炼才变成了现在的形状。”
那这算不算一个带有隐喻的故事呢?
不算,因为石头的特性与受导者的具体情况并没有相关性。

那么怎么来设计一个标准的隐喻式的故事呢?
1.认真观察受导者,从受导者的言行中收集一些重要数据。
2.考虑受导者的具体情况,考虑什么方向能给到他最多选择的可能。
3.想想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些人、事、物,最能符合上述两者且两者同时存在,加以整合。

现在我们来看下,一个标准的带有隐喻的故事是怎么编的?
有一天,小强和他的一个好朋友去爬山,在爬山的途中,小强的好友忽然感叹说,不满意自己柔弱的性格。这个时候,他们刚好经过一条山间的小溪,于是小强停下来看着小溪的水说:“水真是奇怪的东西,什么东西的都可以阻挡它,但它总能流到它想去的地方。”

在这个故事中,水的特性与受导者的具体情况有非常强的相关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下面请大家编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人物角色、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双方的对话 ,要求其中一方讲述了一个带有隐喻的故事去间接的影响对方。
请大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可以把其中的一些关键词写在一张纸上。时间是5分钟。 5分钟后,我将请一位代表来讲述他们小组编出的故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到内蒙古去旅游。我的这位朋友开了一家公司,手下有几百号人。我们是报了一个旅游团去的,早上导游把我们带到大草原上,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配着蔚蓝的天空,好美。大草原上零零散散有一些马在吃草,我的这位朋友突然感叹说:“公司里这么多人,却没有我想要的人才”。这个时候,正好有几匹膘肥体壮的骏马从我们面前经过,走到了一片水草茂盛的地方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我说:“水草茂盛的地方可以吸引来千里马”。我的这位朋友若有所思的想了一会儿:”我终于明白了,谢谢你启发了我。“

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编一个带有隐喻的故事,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多加练习,在今后的生活中,帮助孩子、帮助身边的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让我们共同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