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谈话的力量》 所属活动: 【拆书帮紫禁之巅分舵NO.174】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学习目标: 学会与家人开展有效沟通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薄荷。草本薄荷性喜阳光,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植物,我从事财务工作,工作中严肃认真,生活中致力成为一个温暖有趣的人。希望如薄荷一般,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学习、成长,不断突破自己,逐渐蜕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同时帮助更多的人,给身边的朋友带来温暖。当代作家周国平曾经说过“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未来的日子,我希望成为一个可爱的人,更多的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1.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强调把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

  2. 拆书法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主张将知识关联到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改变未来的行动,从而更好地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 拆书法可分为个人拆书法和组织拆书法。比如适用于组织拆书法的RIA训练营,R是阅读原书拆页;I是拆书家对原文知识拆页的讲解和对现场学习者的引导;A是拆为己用,有三种做法,分别是A1,激活学习者经验,指向过去,A2催化学习者应用,指向未来,A3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强调当下演练。

  4. 拆书帮是一个社群。它有两大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讲,相信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于我们自身,倡导通过学习和自我提升收获理想的人生。从社会关系层面讲,相信人与人交流能够引发更多元的观点,鼓励分享、包容,鼓励每个人成为他人学习促进者,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喜悦和幸福。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I便签,用自己的话重复原文

原文讲述了一位妻子米吉,抱怨每天陪伴她的仅是两个孩子,而与每天下班回家的丈夫交流很少,每天的对话基本就是“今天怎么样?”“没什么,跟平常一样”,索然无味的对话让妻子感到很不舒服。

通过这个片段,我们知道在与人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效沟通,迫使谈话终止,双方达不到沟通感情的目的。比如原文说的,问题太广,太空,都是套话,很难让谈话继续下去。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

作者告诉我们:

  1. 要和对方谈他比较熟悉的领域;

  2. 问题要尽量具体一些;

  3. 要尽量问开放式的问题,给对方以充分自有发挥的余地。

当然了,这种方法不止适用于家庭生活中,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只要我们想开启一段长时间且有趣的对话时,都可以适用,不过对于没有聊天欲望的陌生人,就完全不需要这么做了。

A1便签,关联自己过去的经验

我每周会与小外甥通一次电话,刚开始,我们的对话基本就是“这周过得怎么样呢?”“挺好的。”“学了点什么新知识呢?”“算术、拼音和美术”……小外甥说起来有气无力,我听起来也没啥兴趣,所以我们的对话常常就这样结束,而我也会因为没有与他长时间且愉快的聊天感到沮丧。

阅读到这个拆页后,恍然大悟,其实让我和小外甥的对话不能持久的原因在于我这个提问者,每次我提的问题都太过于宽泛,不够具体,对他没有吸引力,甚至还会让他觉得像是在“拷问”一样,有排斥感,根本无法激起他与我交流的热情,导致对话枯燥、简短、无趣,达不到我希望跟他分享的效果,同时也达不到他想分享的目的,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A2便签,规划自己未来的应用

学习完这个拆页,我顺利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我需要在小外甥熟悉的领域,提出具体的,开放性的问题。比如,我知道他最近在上绘画课,那么这个周末通电话时,我是不是可以这样提问:这周绘画课学了点什么呢?你的梦想是画奥特曼,那老师有没有教呢?你最喜欢哪个奥特曼呢?它有什么本领最吸引你呢?……尽量激发他跟我对话的热情,我想这一连串的问题问下去,他肯定会兴致盎然地讲到我喊停为止,因为他太喜欢奥特曼了,有很多它的图书,看了很多它的动画片,连文具盒都是奥特曼的,可以说这是他非常熟悉的领域,谈论起来话题自然就很多。小外甥开心的分享他一周的收获,同时我也

最后,回顾一下与人有效沟通的关键点:找对方熟悉的领域,进行具体的、开放式的提问,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让对话持久、有趣。

 

这就是我今天的拆书分享,希望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帮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