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广州零角度筹备分舵第20次打怪升级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学习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学习目标: 学会运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来解决与孩子或家人的合作问题。

开场:
分组
大家好!我是竹子鱼,是一名正在学习和成长的拆书家。今天晚上,我将会带领大家学习一个《正面管教》中的一个片段,关于如何赢得孩子的合作,我们需要分组讨论,请大家两人一组,自由组合。
一、学习目标:
我希望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学习后,学习者在面对孩子或者家人不肯好好合作时,能够运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来解决与他们之间的合作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二、图书介绍1-2分钟)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正面管教》是一本讲述如何既不娇纵也不惩罚地管教孩子的实用育儿书,作者是美国的 简·尼尔森(Jane Nelsen),她是一位教育学博士,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同时她还是7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正面管教》是当前世界育儿书中的经典之作。相对于其他育儿书籍来说,既有完整精深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有很多年的实践案例,并且还提供了52种具体的方法和工具,同时行文生动,翻译流畅。1981年第一版出版以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被翻译成16种语言,总销量超过600万册。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你是否有面对“熊孩子”却不知道如何正确管教的困扰?这本书会指导你如何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和原则来搞定“熊孩子”;你是否想要培养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自信自律、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这本书将提供给你很多工具和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你是否希望孩子好好听话,却不知道如何赢得孩子的合作?那今天的拆书片段可以提供给你一些建议。今天我们的拆书片段,是这本书中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下面,就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以下原文拆页。

 

三、【R】阅读原书拆页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三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拆页告诉我们,当我们希望孩子与我们合作,好好地听话时,你需要做到友善,关心和尊重。

 

Why 有时候孩子做错了事,或者行为不当时,大人们常常会加以训斥,说教,甚至是责难和羞辱。不但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的对抗情绪,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这样的做法表面上看是“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

“赢得”孩子,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具体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

 

How(细化步骤)  根据原文片段,我们要赢得孩子合作需要四个步骤。而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我添加了第一个步骤是处理情绪,然后将最后解决问题拆分为两个不走,因此,我将其重新拆解为六个步骤:

 

1.     处理情绪:

2.     询问感受:

3.     共情理解:

4.     我的感受:

5.     达成共识:

6.     启发思考:

 

具体怎么做呢?昨天,我带2岁多的宝宝去买菜,他吵着要玩游戏机,于是我给了他两块钱,跟他约定好两块钱玩掉就需要跟我一起去超市买菜,然后回家,他刚开始随口说好。但是当两块钱玩掉了之后,他却不愿意走了。于是我开始使用赢得合作的方法来跟他对话。

 

那时候我跟他说需要走了,他有点情绪,蹲在地上哭,于是我抱着他默默地等待他平静下来。(处理情绪)

然后我说:“宝宝还想玩,但妈妈要你去买菜,你感觉很伤心,是吗?宝宝嘟着小嘴说,“宝宝好伤心。”(询问感受)

“妈妈知道你还想继续玩,游戏机很好玩,妈妈也喜欢玩。这时候让你离开,你很不舍得。”(共情理解)宝宝似懂非懂。

我接着说:“妈妈刚才跟宝宝约定好了,玩掉了两块钱我们就要走了哦。这是约定好的,宝宝不遵守约定的话,妈妈也会很伤心。”这时候宝宝开始耍赖皮说:“妈妈不伤心!”(我的感受)

我亲了宝宝一下,说:“妈妈好伤心!妈妈要去买菜,宝宝可以遵守约定吗?”

这时候宝宝虽然有点恋恋不舍,但我牵着他的手,他身体已经很诚实地跟我走了。(达成共识)

一边走我就一边用启发式问题问他:“宝宝,如果我们每次出来玩都遵守约定,会怎么样呢?”宝宝没有回答我,我说:“那妈妈就可以每天都带你来玩。”我接着问:“那么为了下次我们可以玩的更开心,宝宝想要妈妈怎么提醒你遵守约定呢?”(启发思考)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下面,我想请大家来分组进行场景演练,来练习我们今天所学的赢得合作的方法。请大家两个人一组,一个人扮演家长,一个人扮演孩子。场景是这样的:已经晚上八点了,但是孩子还在顾着玩iPad,没有去写作业,睡觉时间是九点半。家长心里很着急,想让孩子停止玩iPad,赶紧去写作业。请大家进行两组演练,一组是一开始家长以责骂,训斥,说教等方式让孩子去写作业了;但是家长随后想起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于是开始运用该方法,想要赢得孩子的合作。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演练,随后我们请一组小伙伴来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