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前辈还有同仁,大家好!我是宣璞,大家可以叫我宣宣。从今天开始我就准备过级打小怪兽拉,希望在这里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成长。下面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首先,我是拆书帮的会员,但现在还属于菜鸟级别,希望在各位前辈指导和帮助下早日成为三级拆书家;其次,我是二宝妈,我有一对超级可爱的孩子,和他们共同成长,是我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最后,我喜欢摄影,周末出门一般都会带着相机,拍孩子、拍家人、拍路边的花花草草,拍下生活中让我感动的一切。
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并且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帮助解决“没时间、没精力,读不懂、记不住,每本书都看不下去”的三大学习问题。学习者通过将书中的知识与自身的经验相关联,形成具体的规划以及实际应用。培养这种学习方法的实践途径有三种:分别是便签阅读法、拆书帮现场学习和拆书帮俱乐部。
拆书帮是一个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拆书帮在全国多地以分舵的形式存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组织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今天我拆解的片
自然后果是指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站在雨中,就会被淋湿;不吃东西,就会饿;忘记穿外套,就会感冒。这里不允许借题发挥,当大人说教、叱责、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或者以其他任何行为把责难、羞辱或者痛苦附加到孩子原本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的体验之上时,就是在借题发挥。借题发挥会阻碍孩子在体验自然后果的过程中的自然学习,因此这时孩子会停止体验自然后果,而把心思集中到承受或者抵挡这些责难、羞辱和痛苦上。因此,大人不能借题发挥,而应当对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表达同情和理解:“我敢肯定,肚子饿了(或淋湿了,得了低分,丢了自行车)很难受。”在恰当的时候加上一句:“我爱你,我相信你能处理好。”对于要给孩子提供支持的父母来说,不救助孩子或对孩子过度保护是有一定困难的。但这是你能做的帮助孩子培养对自我能力的感知力的最鼓舞人心的事情之一。
对于原文片断,我的理解是:让孩子自己体验自然后果,能够帮助他们培养内在的自我感知力,从而形成自发的自律,而不是我们告诉他们的“自律”。在孩子体验自然后果的过程中,家长应该避免干预或借题发挥,既不过度坚定或惩罚,也不过度保护,适时表达对孩子的理解。自然后果也可以叫做“决定家长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我们常常用“讲道理、唠叨”的方式让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但事实上“言语规劝”是最无效的教导方式。当家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让孩子自然体验事情的后果的时候,孩子就能在这件事情中学习到新的技能,发展出自律的品质。
让自然后果发挥作用的步骤可以总结如下:
1. 提前告知(后果);
2. 决定(家长)自己做什么;
3. (家长不干预)自然发生;
4. (让孩子)体验(事情)后果;
5. (孩子)形成自我感知,发展自律。
【边界】
但要注意有以下几种情况不适合让孩子自己体会自然后果:
1. 当孩子处于危险中的时候;
2. 花时间训练(适用于幼儿,比如花时间训练孩子在安全的地方玩耍,直接把他抱到安全的地方);
3. 当自然后果会影响到他人的权利时;
当孩子的行为结果在孩子看来不是什么问题时(比如不刷牙)。
【A1】
以前我家老大乐乐的吃饭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记得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帮她盛好饭,叫她过来吃。这时,她正在玩积木,玩得正高兴,不愿意来吃饭,我叫了几声,她没有要起来的意思,奶奶告诉我在吃饭之前她吃了一些零食。在我心里“吃饭这件事是大于一切的”。于是脑袋一热,把她从地上拽了起来拉到了餐椅上。这时,乐乐“哇”的一声,开始哭了,那个哭声好伤心,看着很心疼,可是她一口都不吃,我看着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抱了她一下和她说:乐乐,妈妈知道你很想玩积木,但是现在是吃饭时间。如果不吃完这一碗饭,下午不能吃零食。快吃吧!”乐乐慢慢地不哭了,但还是情绪低落。估计是她担心不能零食吃,所以才开始慢慢地吃饭,最后勉强吃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让孩子体验到不吃饭的自然后果,也没有让孩子提高自我感知的能力。如果不改变方法,以后还会经常出现这个场景。家长和孩子都很焦虑。
【A2】
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我可以这样处理:
1.和孩子约定好每周六下午是吃零食的“特殊时光”,在这个“特殊时光”中,孩子可以放肆地吃零食,并且约定好其他的时间不允许吃零食。家里的零食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或者不买;
2.平常到了吃饭的时间只对她提醒一次“乐乐,吃饭时间到啦”,然后我自己去吃饭,等我们吃完饭就收碗,如果她没有吃,不刻意为她留菜和保温。她吃不吃饭,吃多少,由她自己决定。
3.如果在两个饭点中途,乐乐发现饿了,并要求吃东西,就抱抱她,并且温柔的告诉她:“我能体会你现在很饿,妈妈爱你,但是我也很期待下一次吃饭时间赶快到来。”不以任何方式给她其它食物,也不用言语教育她。
4.到了下一个吃饭时间,仍然和平常一样,提醒她一次“乐乐,吃饭时间到啦”,然后我自己去吃饭。让她自己决定吃不吃饭,吃什么,吃多少。
【总结】
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需要交给他们自己去决定和处理。当他们体验到不吃饭的自然后果时,就能自发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家长省心,孩子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