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习惯的力量》 所属活动: 三主题: 思维导图能帮我们做什么? 紫禁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培养一个“核心习惯”,撬动整个生活 学习目标: 培养一个“核心习惯”,撬动整个生活

开场: 大家好,我是王小桃,我喜欢跑步,也是因为跑步认识了小武,他当时是分舵的组织长老,然后,在差不多去年这个时候来到拆书帮参加第一次线下活动,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成功的挤跑了小武(他现在都不怎么出现了),成为了新的组织长老,现在叫活动运营长老~我打算继续努力,新的目标是在6月份成为三级拆书家!本来这周不是我拆书,本来预约的小伙伴因为别的事情,本周来不了,做为活动运营长老,我知道一次拆书机会多难得,而做为拆书家,我知道拆一次书能得到的东西有多丰富,所以 ,我就立马把机会让给自己了。来到拆书帮一年,总有身边的朋友问我,你参加的那个活动是什么?什么是拆书?参加你们的活动需要做什么准备呢?拆书家是不是在拆的这个主题方面特别牛?那我就从就几个问题出发,来告诉你什么是拆书、什么是拆书帮:
1)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提倡读书不一定要读完,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帮助我们提升能力、解决问题。拆书的方法可以是个人学习,也可以是组织学习。个人学习就是便签读书法,组织学习就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准备一场现场的拆书,就像我们今天的三位拆书家这样,引导大家把知识拆为己用。
2)参加我们的活动不需要你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意识到我必须改变美铝,”奥尼尔告诉我,“但你不能命令人们去改变。人的大脑并不是那样工作的。所以我决定先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如果我一开始先破坏某件事的习惯,它就会扩展到整个公司。”
奥尼尔相信一些习惯具有引起连锁反应的能力,当它们扩展到整个组织时,会引起其他习惯的改变。换言之,一些习惯比起其他习惯在重塑商业和生活方式上更有影响力,它们就是“核心习惯”,影响着人们的工作、饮食、玩乐、消费和沟通方式。核心习惯能启动一个进程,久而久之将改变一切。
核心习惯说明成功并不需要做对每一件事情,而是要辨别出一些重要的优先因素,并将其变成有力的杠杆。书中的第一章节介绍了习惯的运作方式,以及它们的形成和改变过程。然而,善用习惯要从哪里着手呢?问题的答案在于了解核心习惯:最重要的习惯是那些自身变化后,会驱动和重塑其他行为模式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查尔斯。都希格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到部分的人都读完了。看过报名贴的小伙伴还记得我今天的拆书主题和什么有关吗?和习惯还有改变有关。
首先,来说改变。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发现在改变这件事上,往往会很贪婪,比如我想要多读书、想多锻炼、想早睡早起、想要不再拖延。。。。想要改变的特别多,结果往往是一个都没有改变,于是挫败感非常严重,最后告诉自己“我就这样了,改不了了”。其实,这不是你的错,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大脑不是那样工作的,要想改变,我们只能先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好,那我们再来看看,如何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呢?可以通过通过“核心习惯”,核心习惯是那些自身变化后,会驱动和重塑其他行为模式的习惯。核心习惯不是宏大的计划,它是具体的、是“小成功”,一个小成功推动着下一个小成功的出现。
最近我想起来去年参加古典老师的100天改变训练营,训练营有一个基本要求是列计划,每天三件计划完成的事加上一个计划完成的小确幸,然后第二天要给昨天的成就感 和幸福度打分,而且必须将刚才说的三件事+一个小确幸在朋友圈里打卡,就是说我每天早上要发一条朋友圈写明我今天要做的事,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在朋友圈里打卡,要是被领导看见我每天做些和工作无关的事,这不是找麻烦嘛!每天发这样的朋友圈,多招人烦呐。但是,参加了活动就认真执行嘛,于是我按照要求开始打卡。后来,因为我要保证每天8点前将朋友圈发出去,工作日没问题,可为了打卡,我连周末都可以保证7点前起床,并且给周末做计划,而且因为一件事如果出现次数太多,会有朋友来问,这事还没做完呐?所以,计划的执行率也有提升。现在想来“朋友圈打卡”竟然成了我当时的核心习惯,驱动着我保证规律的作息习惯,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我坚持了100天。
回到今天的片段,我们知道核心习惯是什么之后,就是培养这个核心习惯了,还记得上次讲的习惯回路吗?暗示——惯常行为——奖赏。没听过我上次拆书的也没关系,这个很好理解,找到核心习惯的暗示(时间、地点、人物,可以是闹玲),惯常行为(比如起床、跑步),奖赏(完成这件事,我能得到什么,要让这个奖赏明确)。我们要给“核心习惯”以“核心”的位置,比如我在朋友圈打卡时,有时候想不出今天要做的三件事,那就想到几件写几件,打卡必须要打,要保证核心习惯的重要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下面是A1便签(联系自己的相关经验),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早上更加高效,所以我曾经列过详细的早上要做的事的计划:6点起床、15分钟锻炼、15分钟冥想、做早餐、吃早饭、洗漱、换衣服,7点50出门上班。非常紧凑,但是坚持了没一周就放弃了。因为6点闹铃响了,可是拖着到6点半才起床,而冥想15分钟对我来说好难,坚持5分钟我都痛苦,光想想就有挫败感,然后锻炼、做早饭就都提不起劲来,于是只能洗漱、上班。哪个习惯都没有培养好。那结合今天学到的片段,我的A2(规划应用)便签是从6点起床、15分钟锻炼、15分钟冥想、做早餐、吃早饭里面确定我的一个核心习惯。因为我最近最关注的是专注力,我就把冥想做为突破口,每天早上7点前完成3分钟的冥想,这件事是我早上最核心的一件事。早上起来就先冥想,然后,锻炼身体、做其他事情都会更放松、更专注,提高了做其他事的工作效率,一天都能量满满。再分析一下,这个冥想的习惯回路是这样的:暗示:睁眼后就去做冥想——惯常行为(三分钟冥想,我关注一个叫甲和灯的公众号,他每天发3分钟冥想的音频)——奖赏(放松的大脑和更专注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