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原书第2版)》 所属活动: 广州零角度筹备分舵第15次打怪升级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提问式思维学习 学习目标: 学习运用选择地图和ABCC选择法觉察自己的心态并及时做出调整

开场: 大家好,我是雨露阳光,分担风雨、分享阳光。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进行拆书学习。
【学习目标】希望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用选择地图用和ABCC选择法做向导,通过有效提问适时觉察自己的状态并及时作出正确的选择和调整。
为了方便讨论,现场人员分为两组,我左边的为一组,右边的为另一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图书介绍】今天我要拆解的图书是《改变提问 改变人生》。F特征】这是一本讲提问思维的书。作者梅若李亚当斯,他集高管教练、演说家及企业顾问于一身,现任探询学院院长及首席提问官。A优势】这本书获得世界50大管理思想家之一马歇尔戈德史密斯作序推荐,世界咖啡的联合创办者说对于渴望在关键对话中成功沟通的人而言,这是一本必须要读的书。同时这本书也被称赞为是对提问的力量诠释得最深刻的一本书和每个教练的必读之书。B1利益】作者极富洞察力的提问式思维技术提供了一种缜密的思考和探寻方法,将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向积极的方向,通过聚焦于学习而非评判,使我们的生活更高效、更能达到期望。B2学习目标】希望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用选择地图用和ABCC选择法做向导,用有效的提问适时觉察自己的状态并及时调整为学习者心态。

R阅读拆页1,摘自《改变提问 改变人生》第37页。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阅读拆页1,阅读完毕后请举手示意。


选择地图.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互动提问】

1.从选择地图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呢?对!看到了一个人在某个时刻面对影响我们的某件事请的两种心态。当然这个某件事情通常是需要我们克服解决的困难阻力或者矛盾冲突,这也是选择地图的适用范围。【适用边界

2.是哪两种心态呢?对!一种是评判者心态,另一种是学习者心态。

3.两种心态有什么不同呢?反应不同、方向不同、结果也不同。看到两种心态指向两条不同的路,一条是不断提问积极思考的上坡路,通向阳光明媚的山顶,一条是生气懊恼问责的下坡路,通向沮丧的泥潭。

4.这两种心态能不能转换呢?对!能,在地图上有一条转换道,可转向上坡,避免陷入泥潭。

5.那怎么转换呢?地图上没说,所以关于转换的问题我们将通过下个片段来解决,在选择地图的这个片段中,我们主要是学习认识评判者和学习者两种心态并准确区分二者的差别以便于我们觉察。【拆页1学习目标】

【拆书家讲解】接下来,我来总结一下我们从选择地图上看到的内容

1.首先到底什么是评判者心态呢?什么是学习者心态呢?

评判者心态根据自发的无意识的反应不假思索或只做假设就直接作出批评指责等负面判断和决定,这种心态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往往让人陷入自我情绪的泥潭;学习者心态是对自己的反应先作观察,然后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最后再作出决定,往往会引导自己更客观地分析、更周全地思考、更有效地解决问题。选择地图为觉察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总结和指导。根据地图可以看出,作出的反应和提出的问题不同、反映的心态和主导的情绪不同,建立的关系和最后的结果也不同。

2.影响我们产生不同心态的某件事情通常是需要我们克服解决的困难阻力或者矛盾冲突,这也是选择地图的适用范围。【适用边界

3.在面对困难阻力或者矛盾冲突时,我们第一反应通常会作出评判,这很正常。【通常做法】只是如果一直这样就难以正视困难和凝聚解决问题的力量,容易陷入自我情绪困扰的泥潭【通常做法的坏处】。

4.那么具体怎样区分这两种心态呢?区分评判者和学习者主要有“三看”:一看提问是否积极正面,积极正面的是学习者,反之是评判者;二看主导情绪是好奇还是自我保护,好奇的是学习者,自我保护的是评判者;三看构建的人际关系是否对立,对立的是评判者,对话的是学习者。

互动练习】:

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请大家根据纸条上的提问或者情绪反应判断属于哪种心态,并互相找出对应关系:(答案)

评判者:                                    学习者:

1.该责怪谁?                         2.我对什么负责?我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

3.何必白费劲?                       4.我可以做什么?有哪些可能性?

5.怎样证明我是对的?                 6.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7.我怎么就摊上这么个猪队友?         8.怎样才能合作默契?

9.谁知道他怎么想的,我可得当心他     10.他的做法很出人意料,我要再多点了解他。

11.我一定要搞定他。        12.拿下这份合同需要我想出让对方感觉明显受益的对策。

【反馈回应】:没错,奇数序号的都是评判者心态,偶数序号的都是学习者心态,大家都区分得很清楚。

举个栗子】:

晚上,大门被砰砰拍响,听到老公在大声叫我开门,一听这阵势就猜一准是喝多了。我一边过去开门一边就骂上了,你是不是有毛病啊,又喝多了连门都不会开了?什么狐朋狗友就知道劝你酒?结果门一打开,傻眼了,老公带着一位贵客站在门前。因为特别高兴,所以特意叫我开门,说话也大声。我当时尴尬得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反例

我没弄清楚状况,就兀自猜测,并自以为是地批评指责老公,明显陷入了评判者心态,完全被自己的情绪困扰,结果让自己很尴尬。如果再回到那天,我想我不会急于责问,会带着“发生什么啦”的这份好奇去开门。【修正反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拆书家提问设计1

【显像提问】听完我的栗子,接下来请大家回忆下在最近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阻力或者矛盾冲突,想一想,工作时遇到同事不配合,你精心设计的方案被否定,小孩或者学生和你顶嘴等等这些时候,你当时的反应是怎样的呢?你提出了什么问题呢?请大家按照下面的格式用关键字进行简单描述,并在小组内交流,2分钟后我会请小伙伴来做分享。

【格式】

背景状况: 

提问反应:

    果:

【学习者案例记录】:

背景状况: 孩子等到睡觉前才开始叠自己的衣服,于是抱怨:为什么我的衣服这么多,我要什么时候才能叠完?

提问反应 忙碌中反问他:谁让你白天在幼儿园换那么多衣服?你真的需要换那么多吗?怕叠不完早干嘛去了?

结    果: 孩子不说话了,叠完衣服默默回了房间,没有平常的晚安吻,过去一看结果在房间偷偷哭。

【回应与反馈】:妈妈忙碌中顺口的几句反问,只是一个下意识的回应,没想到会让孩子那么难过,也打破了母子日常的亲密关系,让妈妈也很心塞。

A1+拆书家提问设计2

接下来,请根据今天学习的三个标准判断自己当时的心态。如果带着选择地图再回到当时的场景,你会怎样做呢?

【格式】

自己的心态:

判断的理由:

调整的做法:

学习者案例记录

自己的心态:属于评判者心态。

判断的理由:自己不假思索就提出质问,当时有明显的自我保护意识,是一个对立的态度,

调整的做法:用更积极更正面的提问去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比如问他:为什么你的衣服会那么多呢?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呢?叠衣服的时间怎么安排更好呢?

  【回应与反馈】好的,运用了三看的方法,心态判断得很准确,调整的方向也很好,非常感谢   这位小伙伴的分享。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R阅读拆页2,摘自《改变提问 改变人生》第94页。

那当我们处于评判者心态时,要怎样才能觉察到呢?觉察到后又怎样才能转换到学习者的心态呢?请大家带着这两个疑问,花1分钟时间阅读拆页2,阅读完毕后请举手示意。

ABCC选择法

觉察    处干评判者状态吗

深呼吸  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

好奇    我是否了解所有的事实?到底发生了什么?

选择    我的选择是什么?

Aaware)—觉察。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斯坦对此的态度很有意思。我们描述过评判者的特点之后,斯坦当场承认,这些特点大部分很符合他。他的回答也出乎我们意料:‘作个评判者是我的拿手好戏!’我们都笑了,同时也明白,他开始更加诚实客观地来看待自己的行为了。

Bbreathe)—深呼吸。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听到这个问题,斯坦笑了笑,深深地吸了口气,停顿片刻,然后承认,他是绝对没有做到客观,特别是因为这件事牵扯那么大一笔钱。尽管他跟这位新任CEO连一句话都没说过,但他是真的很不信任他。

Ccuriosy)—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真相是什么?我们问斯坦他有没有去收集过客观信息,他是不是已经掌据了所有的必要信息,来做出负责任的判断?断坦这才意识到,他因有所耳闻而对这个人产生的负面印象已经将自己团团围住,但是事实呢?实际上他完全没有任何证据。

        Cchoose)—选择。我的选择是什么?到这时斯坦才意识到,要做出明智的选择,他并没有需要的所有信息。因为是自己的投资,他觉得有必要去查明真相个月后,斯坦打电话跟我说,他仔细查过后,发现这位新任CEO是个好人。长话短说,斯坦没有撤资。两年后那家公司上市了,他也因此发了大财。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看明白了吗?是不是觉得很抽象呢?没关系,我接下来会进行讲解。

如果说选择地图是我们的成长地图,那么ABCC选择法就有如我们的成长导航仪,能够在我们偏离路线的时候及时提醒和纠错,主要适用于需要从评判者心态(前因)向学习者心态(后果)转变的情况。【适用边界

 “觉察、深呼吸、好奇和选择”的四步看起来简单,但照做起来可能不明所以,在具体应用中我们可以把每一步分再成两小步,细分下来共有八步,分别是:【细化步骤】

A  ——A1比对选择地图进行“三看”

                        A2:觉察确认状态

B深呼吸——B1:调整呼吸积极暂停

                        B2后退

C  ——C1追问整体情况

                        C2追问具体真实情况

C  ——C3:重温我的目标

                        C4:选择我的方向

也许有人会问,要用8个步骤,是不是太复杂太麻烦了啊?如果总是这样,那要做完一件事不得猴年马月了。众所周知,方向一旦错误必然是南辕北辙,时间越长离目标越远,而且知错容易改错难,ABCC选择法不只是让我们意识到错误,还会帮我们找寻到正确的方向并改正错误。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8个步骤虽多但必不可少,熟练后前面的3步可以一气呵成也并不麻烦。【预防异议】

举个栗子】:

背景:(春节后开车从老家回广州,高速路上一路塞车,眼看天都快黑了,车仍然只能龟速前进。一个人开车累了一天的老公开始抱怨: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到家?这脚要废掉了,明年再也不开车回家了。车上就没吃的啦,明知道会塞车也不多准备点吃的在车上!正晕车难受的我张口就反驳,明知道会塞车昨晚还不早点睡今天还不早点出发,非得玩到那么晚弄到快中午才出门,这下当然车多,不塞才怪呢?)

说完顿时发现车上的气氛开始紧张,有点不对劲,是不是反应不当?A1

确实,刚刚我们两个互相指责,针锋相对,说完后感觉更累更难受更生气。A2

不能再继续这个话题了。于是我说到,好啦,老公,你也累了饿了,我也晕车难受得不行,碰上这种情况都不是我们想要的。B1

我们还是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快点到家吧。B2

不如查查手机导航,现在除了这条高速还有不有顺畅点的高速可以走呢?实在不行的话旁边有不有国道呢?C1

导航显示,临近广州,高速大多都堵上了,一时半会估计通不了,幸好,前面1公里处就有国道出口。国道可能要绕远点,路没有高速好开。C2

但是只要能快点到家,路差点远点已经不重要了。C3

所以我们商量后决定要下高速走国道回家。C4

结果:国道一路畅通,沿路还有不少餐馆酒家,我们找了一家不错的餐馆停下来,吃饱喝足休息好后再继续上路,然后顺利到家。

如果我没有按照八步法则及时觉察和转换自己的心态,估计两个人在车上吵,不仅不能改善难受的状况早点回家,而且一边吵架一边开车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互动提问】

   通过上面的栗子,我们找找是从哪一步开始开始转入学习者心态呢?对!从B2开始进入积极提问。提问的转变主要是把我们注意力的焦点,从放在障碍上转变到放在我们想要的价值上,从不可能上转变到放在可能性上,从抱怨上转变到放在可以学习和改进的地方上。通过这三个提问方式的转变从而完成了心态的转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说到转变,我们零角度分舵最近也有一些转变,那就是分舵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规矩一下子多了很多。比如教育长老提出来从现在开始2-4要脱稿按照线下活动的标准来过级,会员长老提出一系列的过级门槛等等。这一说,群里就炸开了锅,各种质疑,与长老们进行了争论。那么接下来我们两组就来现场演练一下,一组扮演教育长老和各位正准备过2-4的拆书家,另一组扮演会员长老和各位刚开始拆书的拆书家,运用刚刚学习的ABCC选择法八个步骤觉察自己的心态,并及时调整心态为分舵和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请大家先进行小组讨论,5分钟后进行演练分享。

A3现场演练记录】:

拆书家1:说要赶紧过级给分舵转正吗?

教育长老:其他分舵也是这样做的啊?你看下小蛮腰,人家2-4都是这样的。

拆书家:1 :人家又不要转正的,我们不是急着转正吗?转正才是王道啊

教育长老:但是我们每周也要有线下活动啊,这些都是必备的技能,不然就算过级了,转正了,怎么去带拆线下,不锻炼,到时怎么让自己在一群陌生人面前应对自如啊。

拆书家 2 2-4很难,准备预备表本来就很花时间,再脱稿要求也太高了。

教育长老:我是教育长老,我这是在和他们吵架吗?我不能这样跟他们吵,我这样争吵对立是一种评判者心态,我要深呼吸暂停一下,我刚刚的态度是不对的。

拆书家1:嗯嗯,我也要反省下,就这样争下去也不是个事儿。我这样是一种对抗的心理,也是评判者心态。

教育长老:我知道你们过2-4挺不容易的,那你们主要遇到了什么困难呢?有什么可以帮到你们的呢?

拆书家 1:主要就是刚刚说的技能点多,时间把控紧,其实真的挺难的,那你们当时做这个决定是考虑了什么要这样做呢?

教育长老:主要是考虑一是要锻炼大家,实实在在地掌握这些技能;二是为了分舵长久的发展,转正之后有一批好的拆书家,能够较好的运营。

拆书家1:其实吧,我现在正在过2-4,自己压力挺大的,我想的就是快点过了方便分舵转正。如果以这个为第一目标的话,过级更重要,至于线下,我们分舵自己可以组织练习的,你觉得呢?

教育长老:转正只是分舵发展的短期目标,从长远来看,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一批骨干的拆书家,拆书家既要工作又要兼顾线上线下的活动,时间是很有限的,如果能够在过级的同时掌握好相应的技能并且完成线下的带拆,不用另外准备线下活动,就能节约大家很多时间。

拆书家1:主要是考虑到长远发展和时间因素是吧,那也是,你看我上次就没过,让大家陪着我花了那么多时间,我自己都挺不好意思的。如果我们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准备做得更充分了,就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了。重温我的目标是要顺利过级,所以我通过与教育长老进行交谈沟通,理解了教育长老的决定,决定支持她,自己转变成了学习者心态。

【回应与反馈】:刚刚的演练非常棒,八个步骤非常清晰,整个过程从开始的争执到觉察到追问和反思,既回顾了个人的成长目标也回顾了分舵的发展目标,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重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感谢这组的演练,因为刚刚的演练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由于时间关系,演练分享就先到这儿。

分步催化1】: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段自己深陷评判者状态的经历,想一想有什么事情会让你不深入思考就直接提出诸如:何必白费劲?我怎么就那么倒霉?这种人没法合作?这事我做不了…之类的批评指责或者质疑争论的事情,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 3分钟后请找小伙伴来做分享。

分享记录】:

学习者1

如果我老公要出去有应酬,我第一反应就是肯定会喝多。就会说:你又去喝酒啊,喝多了就不要回来啊。

学习者2

如果妈妈打电话又催婚,自己就会很恼火的想质问她:你催什么催啊?难道我就那么差劲嫁不出去啦,这种事急得来吗?

【回应与反馈】

看来大家都有一些不想发生的事情,有一些和家人之间的不同意见。

分步催化2

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刚刚想起的情形,如果以后你遇到类似的场景,按照今天学习的“ABCC选择法”,你会怎样觉察和调整自己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 3分钟后请找小伙伴来做分享。

分享记录】:

学习者1

如果我老公再要出去有应酬,我就会先去觉察我要跟他说的话是什么心态,觉察到自己是评判者的时候就先停下来,然后再问:你是跟谁一起去啊?你为什么要去吃饭啊?这件事情对你来说很重要吗?我们很需要你的,你什么时候回啊?问完后想想自己的目标并不是不想他出去,或者不让他去吃这顿饭,而是担心他喝多了酒。于是就用学习者的心态再和他沟通,提醒他:你要想想如果你不喝醉,回来还能和我们愉快地玩耍哦,那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呢?

【回应与反馈】:这个分享很好,把原本的猜测和对立转变成了先了解情况再根据自己的目标进行启发提问,两相对比,效果差异很明显。看来大家对ABCC选择法都有了很好的理解喝运用。

【总结回顾】:今天我们学习了《改变提问 改变人生》中的选择地图和ABCC选择法,通过学习地图了解了评判者心态和学习者心态两种不同的状态和迥异的结果,通过ABCC选择法了解了从评判者心态向学习者心态转变的八个步骤,学习把我们注意力的焦点,放在我们想要的价值上,而非放在障碍性上;放在可能性上,而非不可能上;放在可以学习和改进的地方上,而非抱怨上。希望学习地图和ABCC选择法成为我们心灵成长的地图和导航仪,引领我们保持觉察并及时做出积极向上的正确选择。

   本次拆书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全程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