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 所属活动: 西安拆书帮筹备分舵第五-次内部拆书训练营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 学习目标: 顺利通过TF1-1

开场: 首先,什么是拆书呢?“拆”,不是“拆散”、或“拆除”,而是内化,拆书就是把书上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拆书的方法主要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两种,个人学习呢就是便签读书法,R划出原文片段,I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原文知识,A1描述一个与之有关的经验,A2是以后的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而组织学习呢,也是应用R I A的流程带领大家学习。首先 R 是阅读原书的拆页,选取原书的重要片段,请学习者现场阅读;接着 I 是拆书家对原文知识的讲解和对现场学习者的引导;最后,A就是拆为己用,分为三种,A1是过去的涉及到书中知识的自己的经验,A2是指向未来的,以后如何去利用书中知识解决问题,A3则是当下演练,在拆书家给出一个具体情境和要求后,学习者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以上是拆书以及拆书的方法,而拆书帮就是基于拆书方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家和学习者在这里相互学习和过级成长。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请问你的观点是什么?
在.“秋夜青语”后台我们曽遇到这样一个提问:
“秋帅, 你说感觉孤独就对了,我现在就感觉自己的心很孤独。、现在大二了,比较忙,每天会去国书馆自习, 可能是高中养成的的每天等习的、习惯吧, 高中时学习不好,进了三本。 现在偶尔会有同学说我是学霸,,、其实我觉得自己是个伪 学霸 。 大叔, 三本院校的学习氛围一般, 我不想被同化, 可也不愿意被孤立, 毕竟女孩子是这样,加上我敏感一点。在别人看来我比较独立,比较汉子,因为不管什么问题,不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不会问别人,重物自己分, 专业软件自己反复练, 实在做不了问老师,我觉得自己就是看起来很独立坚强的人。. 打算大三开始准备考研 , 过得还不算很迷茫,但是心情还是会因为一些同学关系或舍友关系时有波动'感到很无力。谢谢大叔点评。
我:
我很能理解这位同学的心情,可是,她究竟该让我去点评什么呢?是我年轻时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还是做一个女汉子不好?又或者坚持独立却影响和室友同学的关系?
我们其实不太明白她要咨询什么具体问题,想回答简直是无从下手。
我:
在很多要表达观点的场合,很多同学感觉到自己很难条理清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分享一个小框架,也许能很快帮到你。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表达框架。
我的观点(问题)是_______,我这么说有三个理由(原因),第一_______,第二_______,第三_______。
比如上面的那段妹子发言,如果改成这样,我们就很容易了解她的提问了。大叔,我想问问一个人选择独立的
生活是不是就交不到朋友?
我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第一,我现在大二了,可能是高中养成的每天学习的习惯吧,每天会去图书馆自习,现在偶尔会有同学说我是学霸,其实我觉得自己是个伪学霸。
第二,在别人看来我比较独立,比较汉子,因为不管什么问题,不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不会问别人。重物自己拎,专业软件自己反复练,实在做不了问老师,我觉得自己就是看起来很独立坚强的人。
第三,三本院校的学习氛围一般,我不想被同化,打算大三开始准备考研,可也不愿意被孤立,毕竟女孩子都是这样,加上我敏感一点。可是心情还是会因为一些同学关系或舍友关系变疏远有波动,感觉这样很无用,很耗力。希望大叔能指点我一下。
你们看,是不是好很多?要想用好这个框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开始你可以试着套用这个框架,把你的发言观点一次次写下来,经过反复练习后你就可以随时脱口用这个框架沟通和表达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小时候都做一种题目,给你一段话,让你总结一下这段话的中心思想……通过阅读原文片段,我们可以看到,原文中说了一个提问时因为表述混乱而让回答的人无从入手的案例,因此,原文主要想表达两个层面意思,首先,学会清晰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并且学会提问的方法,不要把一个又空又大没有把具体情境的问题抛出去让人回答;然后,从倾听者的角度来说,要去思考别人想表达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必要时进行追问。总结下来,就是既能够让自己的观点清晰且准确地表达,又能快速地弄清他人表达的观点。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案例:学弟学妹对于考研和工作的一个提问,对于跨专业就业还是专业就业的提问。
一些学弟学妹在没有任何背景阐述的情况下抛给我这么一个问题,让我无从回答。这也反映出了他们没有用清晰的思维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因为,第一,他们没有说自己对这个专业是否感兴趣,是否有长期发展的规划,第二,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第三,目前的专业成绩排名是否有能力去考研。
所以利用逻辑化表达观点既能整理出自己的思路也能让回答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A2:作为表述者:关键对话时,先开门见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的观点是:,第一,第二,第三......
作为倾听者:不要从只言片语中去揣测,要不断地发问,了解清楚背景后再作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