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唐敏.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家庭教育类的图书,我发现现场的小伙伴有一部分还没有孩子,那没有关系,我们当做提前学习一下,那有孩子的父母更应该来学习一下了。
【时间场景】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作为父母的惊喜于孩子的每一次小进步,比如学会走路了,能自己吃饭了,学会穿衣服了,学会刷牙了,学会自己整理书包了。
【提问】当看到孩子的每次进步,还记得作为父母的你是怎么和孩子说的?你是向孩子竖起大拇指说宝贝你真棒,你真厉害,你好聪明?还是说妈妈非常高兴,妈妈为你感到骄傲?那你有考虑过这样赞扬孩子的长期后果吗?那你有没有观察过,从你第一次这样赞扬孩子到孩子慢慢长大,每次你都这样赞扬孩子,孩子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
【影响】赞扬就像是糖果,偶尔吃吃,还不错,吃多了会不健康。长期受到赞扬的孩子总会刻意关注别人的评价,关注别人的感受,最后就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同”,没有自己的主见。
【解决】那今天我带拆的书是《正面管教》,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如何通过鼓励让孩子建立自我评价的体系,建立自我意识,更加主动,成为一个主见的人。那这是如何一种鼓励方式呢,
如何利用鼓励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呢?我们该如何区分赞扬和鼓励呢?请大家用2分钟阅读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
区分赞扬和鼓励
多年以来,一场运动一直轰轰烈烈,宣扬赞扬对于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以及改善孩子行为的好处。这又是我们当心是什么起作用的时候了,赞扬可能会促进一些孩子改善行为,问题在于,这些孩子很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其他孩子会憎恶并反抗赞扬,因为他们不想去符合别人的期望,或者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比不过那些好像轻易就得到赞扬的人,即使赞扬可能看上去挺管用,但我们必须其长期效果,鼓励的长期效果在于它能让孩子自信,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
鼓励与赞扬之间的不同
赞扬 | 鼓励 | |
词典里的定义 | 1.表达令人满意的评价 2.美化,特别是将完美归因于被赞美的人 3.表示认可 | 1.鼓起对方的勇气 2.激励、促进 |
指向 | 做事的人:好丫头 | 行为:干得好 |
认可 | 只针对完成了的、完美的结果“你做得完美” | 努力已经改进:你尽了力,“你对你的成果感觉怎么样” |
态度 | 摆架子,操控式:我喜欢苏姬坐着的姿势 | 尊重的,欣赏的:你可以让我们看看应该怎么坐吗 |
“我。。”句式 | 评价式:我喜欢你的做法 | 自我指向:我感谢你的合作 |
常用于的对象 | 孩子们:你真是个好丫头 | 成年人:谢谢你的帮助 |
例子 | 剥夺人的自我成就:我为你得了A而骄傲 | 承认对方的成就和责任感:那个A反映了你的辛勤努力 |
导致 | 孩子为他们而改变,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 | 孩子们为自己而改变,内省 |
控制点 | 外在的:别人怎么想 | 内在的:我是怎么想的 |
教给孩子 | 该想什么,依赖于别人的评价 | 如何想 自我评价 |
目的 | 遵从:你做得正确 | 理解:你想到了,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 |
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 | 当得到别人的认可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 觉得自己有价值,无需别人的认可 |
长期效果 | 依赖于他人 | 自信,自立 |
好的,我看到小伙伴已经阅读完了,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学会区分赞扬和鼓励,并学会通过三个步骤鼓励我们的孩子。这个片段主要讲的是赞扬和鼓励的区别,他们具体有哪些区别呢?我给大家做了一个表格。
赞扬(表扬) | 鼓励 | |
关注点 | 结果(成绩) | 过程(努力) |
对象 | 大人(家长) | 孩子 |
方式 | 抽象的 | 具体的 |
长期后果 | 依赖别人的评价、讨好者 | 建立自我评价系统 (形成内在驱动力) |
赞扬和鼓励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关注点不同,赞扬看到的是结果,也就是成绩,鼓励则是过程和努力;第二个是对象不同,赞扬说的一般都是大人的感受,如我高兴,我为你骄傲,鼓励注重的则是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感情。第三方式不同,赞扬的方式总是抽象的,如你好棒,你好厉害;鼓励则是具体的,说出具体的事情。第四长期后果,长期接受赞扬的孩子会比较依赖于别人的评价,容易变成一个讨好者,而鼓励则培养孩子建立自我的评价体系,形成内在的驱动力。
赞扬和鼓励的区别具体是那样的呢,我说一下赞扬和鼓励的通常的句式,让大家好好感受一下:
赞扬:
1、全是A,好好奖励你!
2、我真为你骄傲。
3、你听我的话,我真高兴。
4、我喜欢你这样做。
5、你真能让我高兴。
6、太棒了,这正是我期望的。
7、你真是个好孩子。
鼓励:
1、 你很努力,这是你应得的收获!
2、 你一定很为自己骄傲!
3、 你有什么感想?
4、 我相信你的判断。
5、 你来决定怎样做对你最好。
6、 我对你有信心,你一定能从错误中有所收获。
大家要怎么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呢?
【举例】我举个例子,我家的小孩画了一幅画,他先是拿给了他爸爸看,他爸爸看后就对他说:哇,你好厉害哦,爸爸好高兴。我小孩听后没什么表情就走了,然后他就拿过来给我看,我就对他说:宝贝画了一幅画,这个是圈圈,这是一条竖线,你能告诉妈妈你画的是什么吗?然后他就告诉我他画的是小孩子在洗澡。然后我问他:你最喜欢的是那部分呢?他就告诉我:他最喜欢这个小人,因为觉得这个小人长得好高。说完,他就走了,几分钟后他又拿了另外一幅画回来,这时候他不拿给他爸爸看了,直接拿给我看。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你经常和孩子说一些抽象的赞扬:你真棒,你好厉害,听多了,孩子会没有感觉了的,他们觉得大人是在敷衍我,其实你们不懂我。他们会想老是说好棒,好厉害,那我怎么棒啊,我怎么厉害啊,你根本不知道啊。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知道鼓励则是不一样的,先观察,然后告诉他我看到了什么,最后引导他自我评价。这样的鼓励让他觉得妈妈是懂我的哦,这样他们就愿意和你沟通。
这样,大家是不是比较好理解赞扬和鼓励呢?鼓励那么好,那我们如何进行我们的鼓励呢?
根据片段,我归纳出了三个步骤:
第一, 观察,观察孩子做的事情;
第二, 使用具体的鼓励语言,(鼓励的三种句式:1、“我看见...”;2、“我谢谢....”3、“我相信....”)
第三,引导孩子自我评价。
该怎么用这三个步骤呢?
我举个例子,每周五晚上,是我们家的超市日,在逛超市之前,我们会列一个表,商量好要买的东西,有一次我们打算去超市买书和水果,但是往往孩子去到超市,看到喜欢的玩具和喜欢的零食,他就不乐意了,他就不按列表上的去做了。但由于我的坚持,他最后还是能遵守我们这个约定。出了超市后,第一步的观察,刚刚在超市的已经做了,第二步具体的鼓励,我就和他说妈妈刚刚看到你想买奥特曼,但是因为他不在我们列表里,你又放下去了,妈妈感谢你的配合。(利用鼓励中的感谢句式:我感谢。。。。),(端下来亲了一下他)。第三步引导自我评价,接着我又问他,你现在心情怎么样啊?他竟然和我说他好开心。刚听到他这么说,出乎我意外的,刚刚在超市还是满脸的不高兴,现在说他好开心,我想这就是鼓励的力量所在了,孩子需要更多的是鼓励。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啊。
【适用边界】那什么时候使用鼓励呢,如果赞扬的话脱口而出了有没有关系,那我想说的是,这也没有关系,不过这需要在赞扬后面加上鼓励的话了。比如:如果刚刚我脱口而出说出了赞扬的话,如宝贝,你真棒。接下来我就要加上鼓励的话了。
好的,到这里,我们学习了赞扬和鼓励的区别和鼓励的三个步骤,光说不练,这是不行的哦,我们来实践一下。为了更好学习和应用今天学习到鼓励的三个步骤的知识,我们来编一个小剧本,这个小剧本是未来的某一个生活场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旁白、对白、事件。这个剧本要体现出我们今天学习到的鼓励的三个步骤(也就是旁白需要体现出鼓励的三个步骤),现在请各位小伙伴自行编剧本,5分钟后我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小剧本(未来某个生活场景) | |
事件 | |
时间 | |
地点 | |
人物 | |
旁白 |
鼓励三个步骤:1、观察,2、具体的鼓励,3、引导自我评价。
学习者分享:
时间:某天早上
地点:家中
人物:我和我儿子
事件:我家的玩具一直很乱,突然发现家里的玩具都收拾好了。
【对话前经过观察】
旁白:
【具体的鼓励】
我:儿子,今天玩具都很规则,都回到了它原来的地方了。
儿子:那肯定啊,我今天专门收拾了一下。
我:谢谢你今天非常主动收拾了玩具,主动承担了家务。
【引导自我评价】
我:通过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你心情怎样啊?
儿子:非常开心,因为以后我就很容易找到玩具了,我的玩具也不用爸爸妈妈收拾了。
我:那以后你的玩具还需要爸妈来收拾。
(学习者旁白:通过引导他自我评价,让他知道他今天是做了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
好的,非常感谢为盼的分享,为盼进行第二步的具体鼓励中在加上这更具体的描述,会不会更好一点呢。如:今天怎么不见恐龙玩具了,是不是它跑了呢,哦,原来它自己“回家”了,咦,奥特曼怎么不见了,原来是在箱子里。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结语:好的,今天我们学习到此结束,今天我们学会了鼓励和赞扬的区别,并学会了如何用三个步骤进行鼓励。这是非常棒的教育方式,也希望各位小伙伴回去多多使用鼓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