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唐敏,在开始今天的拆书之前,我们来分一下组,请这边的小伙伴一组,这边的小伙伴一组。好的,我们开始今天的拆书。
【学习目标】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片段,通过今天的现场学习,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个是学会用四个步骤赢得孩子的合作;第二个是学会根据3R1H原则,利用四个步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今天带拆的书是《正面管教》, F:该书作者是简•尼尔森 ,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该书畅销美国400多万册,被翻译成16种语言。自1981年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它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A:《正面管教》是家庭教育图书中非常畅销的一本,相对其他同类图书,它简单易懂,举例生动具有代表性和参考性。在亚马逊和当当网的同类图书的排名一直都是前3。B:那各位小伙伴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遇到熊孩子的时候,特别无助、不知所措、很抓狂;或者是发现你家的孩子迷恋网络游戏、爱打架,那你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呢?是哄他、恐吓他?还是利用大人的威严呢?那通过阅读《正面管教》这本书,你就会学会如何友善、尊重赢得熊孩子的合作,学会当问题发生时,
如何聚焦于解决问题。同时你还能学会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地管教孩子的教育方式。现在请小伙伴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我发给大家的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认同、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候你告诉孩子你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的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同样的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合作就足以为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去你的话(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好的,我看到大部分小伙伴已经读完片段了,上面的片段告诉我们如何利用四个步骤赢得孩子的合作,第一是对孩子的行为表示理解,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共情;第二步就是表示同情,最好说出自己曾经类似的经历;第三步是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是关注于解决问题。在这四个步骤中,前面三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铺垫。通过前面三个步骤才能获得孩子的倾听,孩子还会和你一起去合作解决问题。
【举反例】举一个我的例子,以前,我小孩每天晚上洗澡的时间就是我家“最热闹”的时间,每次洗澡,他总是不乐意。所以每天到他洗澡的时间,我们想尽各种办法让他去洗澡,一开始我们去哄他,行不通后,就开始恐吓了,就会对他说你不去洗澡,警察叔叔会把你捉走的或者是你不洗澡,老鼠会咬你等类似的恐吓。之后恐吓行不通,就开始摆大人的威严,(就会对他说,你去洗澡,我数到10,1。。。2。。。)最后他才满肚子委屈去洗澡。
那现在我们学习了如何应用四个步骤,赢得孩子的合作,那具体应该如何做才能赢得孩子和我们孩子的亲密合作呢?
【反例变正面例子】如果现在我再一次面对我那不愿意去洗澡的熊孩子,我应该怎么做呢?第一步,向孩子表示理解,我会和他说:川川,这本恐龙翻翻书是不是很有意思啊,你是不是想多看一会,再去洗澡啊?第二步表示同情,和孩子分享我小时候也是经常会这样(说我小时候在外面玩得很高兴也是不愿意洗澡)。第三步说自己的感受,妈妈上了一天的班,有点累,想早点给川川洗澡,早点休息。最后关注问题的解决,(因为我孩子还比较小,我就提出了建议,给孩子有限的选择)我们是找一个恐龙玩具和一起洗澡呢?还是5分钟之后再去洗澡呢。这样,通过这四个步骤,时间到了,他就会和我去洗澡了。
【不这么做的坏处】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会有疑问?说一定要这样做,不这样做可以吗?大家有没有发现了,很多家长对付熊孩子常常和我一样有这三种方式。先是各种哄(大家懂的)、然后恐吓(诸如用警察叔叔啊,老鼠啊之类的东西去恐吓他),最后是利用大人的威严。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短时间内,这三种方式是有效的,可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孩子不会理会你的哄,知道恐吓都是骗人的,利用威严只会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那利用这四个步骤,就可以非常友善、尊重让孩子和我们一起合作。
大家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种赢得孩子合作的方式还挺有意思的,是不是也想去实践一下呢?
【适用边界】那什么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呢,使用这种方法的一个前提是大人和孩子都必须是情绪稳定。在整个过程中,父母至始至终都必须是非常有耐心的,不借题发挥,不指责、不说教。
好的,到这里,大家都已经学会了如何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了,【显像提问法】A1那请各位小伙伴回想一下,对于有孩子的小伙伴来说,在你和你孩子相处过程中,有没有某个时刻是非常抓狂、非常生气、非常愤怒,有时候还会无助呢?当时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那对于没有孩子的小伙伴,在公共场所,比如超市啊,地铁啊,飞机啊,有没有遇到过某个熊孩子让你非常的生气和愤怒,觉得怎么还有这样的孩子,背地嘀咕他们的父母是怎么教孩子的。
请想一想,并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等会我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分享:我家小孩让我抓狂的他会穿着鞋跑上沙发、床去蹦啊,跳啊,玩得非常嗨,因为他才2岁多,不懂什么是脏,什么是干净,所以我不会和他说道理,有时候还挺无助的。
【A1+】好的,看来大家经常遇到熊孩子啊,那如果时间倒流,让你回到过去,应用上面所学的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我再强调下我们四个步骤是1、理解,2、同情,3、说出感受,4、解决问题。那该如何赢得孩子和你亲密的合作呢,请各位小伙伴组内讨论,等会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给我们分享。
学习者分享:针对刚才我分享的案例,孩子穿着鞋到沙发上蹦蹦跳跳的,那如果利用上面的四个步骤,我会这样处理:第一,表示的理解,我会对他说,宝贝,沙发软软的,你是不是觉得在上面蹦蹦跳跳非常好玩啊。第二,表示同情,说爸爸也喜欢这样蹦蹦床哦;
第三、说出自己感受,但这样跳的话,沙发会容易脏,洗沙发会非常累的。
第四、解决问题,我觉得孩子喜欢这样蹦跳,可以有其他的体验方式,或者是脱掉鞋子上去跳。
【强有力的结束语】好的,到此我们就学习完了第一个片段,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下次当我们遇到熊孩子的时候,我们懂得了应用四个步骤赢得孩子,和孩子和平相处的方法。
上面片段中,第四个步骤是关注于解决问题,那当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平时是怎么处理的呢?是指责孩子?还是觉得是要给点苦头孩子吃了,惩罚孩子,让他长点记性?那效果如何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种全新的方法,当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指责,不惩罚,那是一种怎样的管教方法呢?是不是很好奇啊?那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学习第二个片段。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候阅读我发给大家的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
片段2:
关注于解决问题的3R1H
1、相关(Related)
2、尊重(Respectful)
3、合理(Reasonable)
4、有帮助(Helpful)
下面内容摘自《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说明了当学生们由关注于逻辑后果转向关注于解决问题时,两次头脑风暴中提出的建议有着怎么样惊人的差异。
在五年级一个班的一个班会上,老师让同学们做头脑风暴,两名因为没听见课间上课铃声而迟到的同学讨论逻辑后果,下面是学生们列出的后果清单:
1、让他俩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2、让他俩放学后留下,他们上课迟到了几分钟就留几分钟
3、扣除他们明天的课间休息时间,他们迟到了几分钟就扣除几分钟
4、取消他们俩明天的课间休息
5、向他们哄叫
然后,老师要求大家忘记逻辑后果,为有助于迟到的同学准时回到教室的解决方案做一次头脑风暴,下面是他们列出来的解决方案清单:
1、大家可以一起大喊:打铃了
2、迟到的同学可以在靠近电铃的地方玩
3、迟到的同学可以注意别人什么时候回教室
4、把电铃调得更响一些
5、迟到的学生可以选一个好朋友,提醒他们该回教室了
6、打铃的时候,大家可以拍拍那两个迟到同学的肩膀
两个清单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前一个不论看上去还是听上去都更像是惩罚,它关注的是过去,以及让两个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第二清单则不论是看上还是挺上去都更像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它关注的是帮助这两个学生在将来做得更好,其焦点在于把错误当成了学习的机会,换句话说,第一个车清单是用来伤人的,第二个是用来帮人的。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阅读完这个片段了,这个方法是不是很新奇,不惩罚孩子同样可以教育好熊孩子。上面片段主要告诉我们,一、态度要转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要把我们的注意力聚焦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问题本身上,抛弃我们惯有惩罚、指责,甚至是羞辱的方式。二、依据3R1H原则(相关、尊重、合理、有帮助),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那什么是3R1H原则。我举个小例子,让大家好理解
小明又一次忘记做作业了,于是班主任当着全班人的面,说:小明,下次你再忘记做作业,你就不要来上课了,今天放学后,罚你抄写乘法口诀50遍 ,放学后罚你扫地,我看你以后还敢忘记做作业。大家对这位班主任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觉得怎么样?有没有遵守3R1H原则呢?我们来一一对照一下。1、相关-作业和扫地、抄50遍乘法口诀明显没有关系。相关必须是与忘记写做作业(也就是问题)相关联的,如老师把作业发给家长,由家长监督。2、尊重-明显也没有,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但做起来,相对比较难做到。3、合理-抄写50遍,明显的不合理。合理包括不能借题发挥,并且从孩子和大人的角度来看都是合理的。4、有帮助-上面班主任对小明的惩罚短期内或许对小明是有效的,但没有解决隐藏在“忘记交作业”这个现象下的真正问题,小明还是会继续忘记交作业。
这样解释3R1H原则,大家明白了吧,那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呢?
根据片段,我细化了一下步骤,
【细化步骤】1、给自己一个冷静期,给双方一个冷静期;
2、倾听孩子,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
3、头脑风暴,和孩子一对一头脑风暴,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
4、尝试,尝试一段时间,如果没效果,再重新开始。
即这个步骤就是按照这样的流程:
【冷静期→找出原因→头脑风暴→尝试】
【举例】那应该怎么理解,具体应该怎么用呢,我来举个例子,我是小明的家长,我接到他班主的电话说我小孩已经有好几次没有交数学作业了。接到班主任这个电话,我应用我们上面学习到的利用四个步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首先,我接到这个电话之后,我没有马上和小明聊这个事情,我要给他一个冷静期,可能在学校老师刚刚批评了他,他心情不好,同时也给我一个冷静期,大家冷静一段时间再处理这个事情会比较好。第二,倾听,我找一个合适的时间,比如是周末,我好好倾听我家小孩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样的一个看法,是什么原因不交作业呢?刚开始可以从最喜欢的学科入手和他聊,如你喜欢那个科啊,你为什么喜欢它呢?然后一步步进入到没交作业这个问题上来,如你觉得数学怎么样呢?在这个过程,大人千万不要指责,不要说教,引导孩子多说,我主要是倾听,在恰当的时候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有什么看法呢?你感想是什么啊?让他说出来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第三步,我和他一起来一对一的头脑风暴,我们针对上面找出的原因找到解决方案。如上面找到的原因是作业太难了,那我们头脑风暴找到的解决方案有可能是请家教、提前预习、课后妈妈辅导等。找到这些方案后,就一起从中找到最好的方案。最后,尝试,让孩子用新方案尝试一段时间,如果效果不好的话,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寻找新的方案。
这样,大家应该比较好理解如何利用这四个步骤了吧?
【预防异议】
或许有小伙伴会说这样解决问题的方法真的有用吗?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正面管教》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就被翻译成了16钟语言,单单美国就畅销了400多万册,受到那么多家长的喜欢,并且经过时间的考验,足以证明书中的理论和方法是非常有用的。大家放心去尝试,去实践。
【A3】
好了,我们学习了对照3R1H原则,应用四个步骤,寻找解问题的方案。我们来做一个演练,请大家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现在周末,你带你家孩子去朋友家玩,你和你朋友正在客厅聊天,突然听到“蹦”的一声,原来是你家小孩打碎了你朋友心爱的杯子。现在,请两两作为一组演练,一位是扮演妈妈,一位扮演孩子,你们一起应用上面的四个步骤,探讨杯子打碎后怎么办这个问题。
演练时间是5分钟,5分钟后,我请一位“妈妈”和一位“孩子”现场演练一下。
学习者演练:(自然扮演妈妈,为盼扮演小孩)
【冷静期】
(旁白:事情发生后,妈妈冷静了一会才去找小孩)
【倾听】
妈妈:盼盼,刚刚我听到很大的一声,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孩:我不小心弄碎了一个杯子。
妈妈:那你有没有受伤啊?
小孩:嗯呃....,没有。
妈妈:没有受伤啊,杯子是怎么碎了啊?
小孩:我看到柜子上有一个很好玩的文具,想拿下来玩,结果不小心碰到杯子,杯子就掉下来了。
妈妈:哦。
小孩:我不是故意的。
【头脑风暴】
妈妈:那现在杯子碎掉了,我们怎么办呢?
小孩:我拿扫把把碎玻璃扫掉。
妈妈:哦,要不其他人会容易受伤。
小孩:那我现在去拿扫把。
妈妈:那扫干净以后应该怎么办呢?你现在心情怎么样?
小孩:我很害怕。我害怕阿姨骂我。
妈妈:阿姨不会骂你,那你自己是不是有很多心爱的东西啊?
小孩:有啊。
妈妈:这是阿姨非常心爱的杯子哦,我们打碎了怎么办啊?如果你的东西被打碎了,你心情会怎么样啊?
小孩:我会很难过啊。
妈妈:那你打碎了阿姨的东西,阿姨的心情会怎么样啊?
小孩:也是很难过啊。
妈妈: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呢?
小孩:去和阿姨道歉。
妈妈:和阿姨道歉,很好,盼盼表现真好,那我们一起去和阿姨道歉。我们很诚恳和阿姨道歉,那现在杯子已经坏掉了,我们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补救啊?
盼盼:拿我的玩具给她。
妈妈:你的玩具阿姨不一定喜欢,那我们一起买一个杯子给她,好不好?买一个差不多一样的杯子给她,好不好?
盼盼:那我们去超市买一个给她。
【尝试】
妈妈:那你和妈妈一起去,好不好?
小孩:好。
【强有力的结语】大家是不是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要说比较多的话,但我觉得这个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个过程,引导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通过这个过程容易建立孩子的责任感和责任心,下一次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想到更多的是如何解决问题,不是一味的自责和逃避。
【A2分步催化-激活场景】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很好掌握了上面的的方法了,那请大家闭上眼睛,大家设想一下,你们家的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了,你有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家小孩玩玩具丢得满屋子都是,不爱收拾;或者是你小孩不好好吃饭?或者你小孩子长大了,去学校总是拖拖拉拉;或者是你家小孩爱打架;你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请各位小伙伴在组内讨论一下。等会我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拆书家分享:孩子长大后很贪玩,吃饭这个问题,真是个大问题,该吃饭的时候从来不好好吃饭。
如何利用我们刚学习到的四个步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大家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在组内讨论一下,等会我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分享:【冷静】我会先冷静一下,先把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倾听】询问孩子是什么原因不吃饭,倾听孩子,是吃水果太多了,还是吃太早了,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或者看看是不是因为最近刚好有他喜欢的动画片,或者他和小伙伴玩得很开心,一下子不愿意脱离这个开心的事情,暂时不想吃饭,通过询问,倾听,找到他不吃饭的原因。
【头脑风暴】如果真的是不饿,我们可以晚点再吃,如果是因为动画片很好看,忘记饿了,然后我们看看动画片里面的人物,用动画片的人物带入。那如果和小伙伴玩得很开心,那如果不吃饭,那就会影响其他的小伙伴的吃饭了。
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寻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
【尝试】如果真的是不饿,那可以把饭菜放回锅里面,等会再吃。
找到真正的原因,真的是非常重要,而不是看到不吃饭就动不动就骂,孩子更加会反抗,逃避吃饭这个问题。
【强有力的结语】非常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通过这位小伙伴的分享,大家是不是对于应用四个步骤寻找解决方案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片段,一个是学会用四个步骤赢得孩子的合作,第二个片段是学会依据3R1H原则,利用四个步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希望各位小伙伴回到家以后来多多实践我们今天学习到的教育方法,把它们用起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我们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