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所属活动: 拆书帮南昌分舵第36次线下学习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肢体语言对沟通的影响 学习目标: 练习观察自己和对方的肢体语言

开场: 大家好,我是刘昭君,今天我给大家拆《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这本书。所呈现的家庭问题可以涵盖每个人的家庭生活,它是家庭治疗的开山之作,更是家庭关系调适与完满人格塑造的典范指南。是我见过最落地的家庭治疗系列书,其中有很多小练习,让我们对家庭有全新的认识。在这本书中,萨提亚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以发展出健康的家庭生活,如何进行清晰和坦诚的沟通,面对人与人的不同。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当你说话时,你的身体的所有部分都在传达信息,你的脸、声音、肢体、呼吸和肌肉都在“讲话”,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言语交流——语言;肢体(声音)的交流——面部表情、肢体姿势、肌肉配合、呼吸节奏、音调、手势。
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之间的差异产生了双重信息。你的言语在讲述一个意思,而你的身体的其他部份却在表达另外的意思。你是否看到过有人边摇头边说:"噢,我真是喜欢这个",并为此感到奇怪呢?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平时我们在沟通过程中,除了用文字在说话。同时也在用声调、语言和肢体动作说话。有时声调、语言和肢体动作比文字更能表达真实的自己。有时候我们文字在表达一个意思,肢体或语言、诘调在表达另一个意思。这样言行就不一致了。生活中你有看过一个人边摇头,边说:我喜欢吗?又或者很生气的表情却说我喜欢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
我也经历过这类的情况,我在跟我先生闹情绪时会说:你走开,其实心里是希望他不要走,身体的方向这是靠着我先生的方向并且身体向他倾。有时我会孩子沟通也是这样,自己明明生气了,孩子看出来我脸色不对劲。问:妈妈,你生气了?我语气很重,板着脸回应:没有啊!女儿会指出:可我看到你脸上的眉头紧锁。此时感觉我的表情出卖了我。请大家想一个类似经验在小组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我也有这样的情况,心口不一。别人要请我吃饭,我明明不想去,可是为了把关系处理好,还是会去。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当我有情绪时,我打算先接纳我的情绪,如果可以就先暂停,去觉察自己的情绪。为什么这个人、事会使我有什么情绪。我需要什么?然后再身心一致的去表达,好奇你们打算如何运用在生活中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所以当我跟爱人有矛盾时,我常会生气。以后我会先接纳自己的这份生气,再问问自己的内心,他的哪个点会让我有这份感受。我要的是什么,我的期待是什么?然后再跟爱人坦诚布分的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