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李朝晖、李小曼3-2过级分享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李朝晖3-2过级分享 学习目标: 李朝晖3-2过级分享

开场: 大家好,欢迎来参加拆书活动。希望大家通过现场的学习,今后在面对选择时不再是冲动的下决心,而按顺序做到以下两点来表达自己的郑重的态度,一是列举出自己行动的理由,二是举行一个行动的仪式。★【观察点:1、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动或动作,有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
2、RIA设计能够体现该学习目标】

事件场景:经过多年的熟悉生活或工作后,会发现自己的思考和眼光好象被局限住了,在处理生活和工作时,只有单一的视角,人生变得简单而无趣了。提问:现在是否还记得上一次我们突破常规、创新做事是在什么情况下,是在什么时候吗?影响:其实过于规律和平常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会让我们失去生命中的活力与激情,会让我们失去了很多本可以得到的东西。解决:在《精进》这本书中,作者用一把劈开迷雾的剑,为这种都市流行病拿出了有效的治效方案,这本书为我们开拓出了一条心智成长的道路。
★【观察点:实用类、理论类】★【观察点:1、使用场景介绍法2、事件、提问、影响、解决4个步骤清晰】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A1请大家自测: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在开始之前,请大家填一张自测表,以下6个题目,请按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完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填完之后,我们再开始今天的拆书。

1、我列出的工作和生活目标都会按质按量的完成。2、我在开始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会找个时间认真考虑一下相关的因素。3、我会分析自己生活工作中的得与失。4、我可以做到写作或工作时心无旁骛、专心致志。5、我会仔细观察一件事情的进展情况。6、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说的出做的到的人。

I解释自测题


以上的自测是为了检验大家履行决心或承诺的能力,得分越高证明你履行决心或承诺的能力越强,反之证明你可能会许一些空头支票。★【观察点:设计量表题(行为性无异议的陈述句+“我”为主语+不出现频率性词语(总是或从不可以)+不分句+配上数字量表化+量表解释)】


R】向孩子学习郑重的态度

对于这个问题,民国时期的大学者梁漱溟先生曾以两字作答:郑重。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郑重的态度既不急功近利,也不消极避世,它更像一个孩子所常常持有的态度。可能有人会问,孩子怎么会郑重呢?我想,长时间和孩子相处过的大人们,不会怀疑这一点。和其他孩子一样,我儿子也经常问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什么恐龙要不要上学啊,什么火车有没有后视镜啊,很多问题一问出来就把我逗乐了。可是每次他的神情中却一点嬉皮笑脸的意思都没有,反而非常严肃,像是在说,“我可是在学知识哪”。还有,他玩起汽车来也是一丝不苟,他喜欢把几十辆小车沿着桌子的四条边依次排开,一辆一辆首尾相接排得笔直。如果有辆车被碰歪了,就要立刻一分不差地复原回去,一点差错都容不下。

孩子用郑重的态度玩耍,反倒是成年人用戏谑的、游戏的态度去度过自己的人生。谁说我们不应该向孩子学习呢?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格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梁漱溟14岁时开始“好用心思”,有了奋力读书、钻研学问的自觉,他带着多病体弱之躯,终日不敢懈怠,终于自学成才。24岁时只有中学学历的他登上北大教坛,便是极好的示范。★【观察点:原书拆页为why/what/原书一个完整的案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互动)谁来说一下,你认为这个片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好的,是郑重。(如果学习者提的第一词不是郑重的话,可以继续提问——有没有别的答案?)★【观察点:设计中有简短互动、有举例】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能够郑重的对待一件事。片段中讲了我们小时候,想一想自己在孩子的时期在对每一件事情上的态度是什么样子的?即然是玩一个最简单的玩具或游戏,态度上都是相当认真的,在过程中不断思考完善,在完成后还会兴奋的讨论,激动的和别人诉说。是不是这样?

那么长大我们是什么样子呢?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下决心“以后要早起、开始运动、一年读20本书、每天10个英语单词……”结果呢,坚持了一段时间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的我们和小时候差了什么?差了郑重的态度。举个自己的例子,戒烟这事吧。以前多次戒烟是这样的:——冲动的决定:看别人不抽了,于是下决心说我从明天戒了。——盲目的行动:没什么准备评估,就是一句话,不抽了。——简单的方法:方法就是忍着,坚持忍着。——悲惨的结束:忍不住了,就这样了,抽吧。

所以现在看来,我们很多事根本就没有采取郑重的态度所以才会失败。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呢?两个步骤,一是下决心前认真分析思考,二是在行动前举行一个仪式。

第一步认真分析思考。即考虑清前因后果加适用边界,思考会让我们郑重的下决心。

至少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这件事对我是否真的重要?对我的好处是什么?我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如果要这样做,得具体哪些条件?我具备吗?

二是在行动前举行一个仪式。仪式会让我们郑重的对待过程。

为什么要有仪式,仪式代表郑重和庄严,见过升旗仪式吗?见过结婚议式吗?见过重大活动的开幕仪式吗(奥运会议式)?有没有发现越是重要的活动仪式就越隆重,所以我们要想学会郑重,就要学习给自己一个仪式。

介绍几个举行仪式的办法,向朋友宣布自己的行为是仪式,把自己要做的事情认认真真的写出来是仪式,把这些行动贴到门上、冰箱上提醒自己也是仪式,每天朋友圈、微博上打卡也是仪式,更简单的仪式是沐浴更衣。等等等等,形式不拘一格,只要能表达出你认真的态度,让你有了一种郑重的感觉,这就是仪式。

下面介绍一下我戒烟的的成功过程。有一次我听说有个同事戒成功了,这次我没冲动,我想了想,他抽二十年了居然能戒,一定是有办法的,于是我决定先去问他是怎么办的。之后我认真的想了一阵子,确认这种方式是适合我的。这是第一步认真分析思考。然后是第二步仪式,我写下自己戒烟的十大理由,放在桌面上每天一读。同时在日记中打卡记录执行情况。于是我成功了!

所以因为随意,所以失败,因为郑重,所以成功!

★【观察点:对学习者给出的内容进行追问确认/好奇反问/坦诚无知/组织讨论/故事启发式的回应,或简短复述/摘要点评/真诚赞美/号召鼓掌/超越拔高式的反馈。【注】这个后续要加上,当前没有,3-2可以通过。】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可以来练习一下关于可以让我们保持郑重态度的仪式

大家今天在假期里来参加拆书帮的活动,也是因为有人向你推荐了拆书帮,你觉得拆书帮的活动还不错,但是要一直坚持的参加下去仍然需要一种郑重的态度。现在请大家按照今天学习到的内容两步法来培养自已郑重的态度,一是通过认真分析思考,郑重的下决心,二是通过举行一个仪式,让我们郑重的对待过程。

 

我们分组来讨论和演练一下,然后请一位小伙伴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他是如何进行分析思考和举行仪式的。介绍几个举行仪式的办法,向朋友宣布自己的行为是仪式,把自己要做的事情认认真真的写出来是仪式,把这些行动贴到门上、冰箱上提醒自己也是仪式,每天朋友圈、微博上打卡也是仪式,更简单的仪式是沐浴更衣。等等等等,形式不拘一格,只要能表达出你认真的态度,让你有了一种郑重的感觉,这就是仪式。

★【观察点:1、给出具体场景(拆书家给出具体场景,或一个方向学习者可以根据方向加工出具体的案例,可以变形为选择题等。)2、设计的指令清晰3、小组讨论出解决方案或角色扮演【注】具备一点即可】

现场案例记录:

小昭:一、思考。拆书可以解决大学生社交接触面过少的问题,又可以增加知识面,而且通过这几次参加,我发现在形式上拆书比其他方式更能吸引我,在方法上可以帮助我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不继续参加我将失去以上的机会,会影响我未来的职场能力。参加活动最重要的是需要每周拿出半天时间,从学生的情况看,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二、仪式。我设想的仪式是要和我的偶像沟通一下,然后正式拜她为师,从而开始我正式的拆书之旅。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给小伙伴们一个任务吧

其实每个人都不愿意随意的下决心、定目标,只是因为现代社会信息泛滥等原因使我们经常在冲动下很多盲目的决定。请小伙伴回去后,邀请你最信任和亲近的人,一起回忆一下什么情况下你会冲动的、会盲目的下决定?了解了这些情景后,请把它们列下来,用来提醒你自己在这些时候起起今天学到的知识。

★【观察点:1、有给学习者布置特定任务或找人分享或事后复盘或拉人陪练的任务,指令清晰2、学习者写出未来要做的应用】


现场案例记录:

我今天回去以后,把室友中几个关系不错的召集起来,让她们帮我回忆一下这个学期中我冲动或盲目的事情。用便签写下来,贴到我的书桌上。同时把今天的片段的RIA一起贴上,提醒我在这些时候应用今天的知识,并记录下我的反应。



结束句:思考代表郑重、仪式代表庄重,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分享,学会培养郑重的态度来完成自己真正的目标。

 

★【观察点:强有力的总结(强调核心要点/强调学习目标/呼应开场图书介绍/呼应讲解内容等)【注】这个后续要加上,当前没有,3-2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