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目标】通过学习,学习者认识到非暴力沟通所提倡大家谈的需要,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资源或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小齐,今天我们拆书学习的内容跟需要有关。【介绍图书•场景】我们所处的社会并不提倡大家谈需要,更希望大家谈奉献、牺牲和谦让精神,如孔融三岁能让梨、舍小家为大家、做好事不留名,但是我们不谈需要,并不表示需要不存在。【提问】那么我们会以什么方式来表达需要呢?我们需要秩序的时候我们却说“不要和他来往,他从来都是迟到的。”当我们需要爱的时候我们却说“我要跟你分手,不要在一起了。”这样的表达是不是让我们陷入争辩?抗拒?拒绝?【影响】恐怕很难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损人不利己,伤人伤己。【解决】今天给大家安利的是《非暴力沟通》,本书自问世以来就被视为沟通界的经典,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博士,在从事纷争调解的过程中,他发现如果大家在沟通的时候放下对彼此的评判,而是谈彼此的需要,问题就能得到很快解决。所以“需要”成为了《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内容,他认为如果我们在沟通中去谈需要,就能很快和对方建立连接,解决问题。
分享拆页之前,我想请大家配合我做一个测试,测试大家对自己需要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有多高。测试的左边是描述,右边是分数,大家阅读描述,如果完全符合,就选6,完全不符合就选1,分数越高符合程度越高。做完题目请举手示意,并把总分相加。
如果大家相加的总分超过了18分,或者平均分在3分以上,那就说明你对自己的需要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我想问一下,超过18分的有几位小伙伴呢,请举手。现场来的小伙伴基本上都举手了,那看来今天的拆页学习还是蛮适合大家的。
好,那么我们就进入今天的学习,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阅读我给大家准备的拆页。
拆页的第一个重点在第一段的最后“以下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基本需要”。我们都知道每个人有定义自己需要的权力,我有我的需要,你有你的需要,每个人都有相同或者不同的需要,非暴力沟通所定义的需要必须符合一个原则:每个人都有的基本需要。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就是说我们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受教育的程度,不分国籍,整个世界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涵盖在里边的共同需要。【互动】大家看看这张列表里所列的需要,是不是大家都追求的资源和要素?是吗?有哪一些是你不要的吗?(学习者回应:都需要,没有不需要的)你们看看里边是不是没有香烟、权力、金钱?(学习者回应:没有)所以要符合非暴力沟通所定义的需要,就必须是我们全人类所共同追求的需要,那些香烟和金钱只是一部分人追求的东西,不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所以它们不符合非暴力沟通所定义的需要。
那为什么要去这样定义需要呢?因为作者在研究中就发现,当我们在沟通当中如果谈及我们都在追求的资源或要素,我们就更容易建立连接,更容易看到彼此的人性。就比如说我跟你谈共同的爱好,比如我喜欢吃榴莲,【互动】在座有没有喜欢吃榴莲的?(学习者有的回应喜欢,有的回应不喜欢)你喜欢?那我跟江老师之间就能在榴莲这一点上建立连接,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谈榴莲的吃法,榴莲的品种,怎么买榴莲便宜,对不对?我就可以跟她建立一个连接,但我就没办法跟为盼和自然建立连接,因为你们不喜欢吃榴莲。所以当我们去谈我们共同追求的资源和要素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建立连接,同理,如果这个需要是我们共同去追求的,就很容易建立连接。【举例】我举个例子大家对比一下。比如两夫妇,丈夫经常晚归,妻子需要丈夫的陪伴,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妻子会很愤怒,然后指着丈夫说:“你还会回来啊,你怎么不死在外面,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说,是不是!”如果是这样沟通,显然很可能行不通,对不对?如果她直接讲需要呢,大家对比一下:“老公,其实我很需要你的陪伴的,你看你一个星期每天都是十二点钟以后才回来,你对我的爱和陪伴我都没有感受到,但是我真的很需要你的爱和你的陪伴,我们商量一下解决这个问题,你看能不能早点回来。”【互动】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尤其是男性,两种表达方式,你更愿意接受哪一种呢?(学习者回应:肯定是第二种)就是说,当我们谈共同追求的资源和要素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建立连接,看到彼此人性,就更容易解决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这样定义非暴力沟通的需要的原因。
那么是不是说这么多需要,我们是不是要背下来?然后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再运用?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我们需要做的是去判断什么是我们共同追求的资源和要素就行了。那怎么判断呢?答案就在这段拆页的最后两句话里面,它有两个标准,【互动】我想请一位小伙伴来帮我提炼一下这两个标准。(学习者提炼:第一个标准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第二个标准是它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为盼讲的是正确的,第一个标准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我们共同追求的需要要符合这个要求,那刚刚我举例中的香烟、金钱、权力、烈酒,这里有一些是我们获得需要的媒介,比如金钱,我们用钱去买我们需要的东西,它是媒介是手段,有一些就直接有害于我们生命健康成长的,比如烈酒,毒品,所以它们不是我们非暴力沟通所指的需要。第二个标准:它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举例】比如两夫妇吵架,那男的可能就说:我不要跟你过了,我要跟你离婚。那么如果你去问他,他的需要,他可能会说:我的需要就说跟她离婚。你们看,他所指的需要已经涉及具体的行为——离婚,你们觉得这么具体的行为会是我们共同的需要吗?在座各位如果婚姻美满的,没有人需要离婚吧?吵架双方没喊离婚的那方也不一定需要离婚吧,所以这个所谓的需要就没办法跟人产生连接,就不是我们非暴力沟通所指的需要,非暴力沟通更愿意把它看做是他的诉求、要求、命令、请求。所以大家现在清楚了没有,非暴力沟通所指的需要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必须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一个它不涉及具体的行为。【互动】(学习者问:拆页里的玩笑算不算具体的行为呢?)拆书家回答:拆页里所列的需要都是名词,只是翻译过来,中文的名词和动词会有可能都是同一个词,但这里的“玩笑”是名词。
【A3】我们还是要进行一个练习来巩固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平时跟人交流的时候,大家都不会跟人直接谈需要的,他可能会抱怨、指责等各种方式,我们今天学习了非暴力沟通的需要是什么,知道如何区分,那么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别人在抱怨或者指责的情况时,我们可以从他的话里边感受他的需要是什么,好不好?我给到大家一个场景:个朋友给我打电话,抱怨最近遇到的不愉快,我们现在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看看她有什么样的需要。【分组】这边两位小伙伴是一组,你们是一组,你们是一组。好,我们以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我这个闺蜜她抱怨的一连串事情,她有什么样的需要,我们可以对照一下我们的拆页来看一下,我们列出来的需要要符合非暴力沟通对需要定义的标准哦,大家也可以发散地去找,不一定要在拆页里,拆页里的需要也不全,只要符合刚刚我们说的两个标准就行。
【学习者讨论结果】
整个案例来看,她需要得到倾听和理解。具体的细节上,她被领导臭骂,她需要领导的理解和尊重;她想让同事顶替她的工作,她是需要得到支持;后来她找了关系才看成的病,她这里抱怨是希望得到秩序,平等;整个过程折腾三四天,她需要平静。
好,谢谢自然的回答,我们分析出这么多答案后,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能接受她的需要,她的抱怨变得不那么不可理喻?看到了彼此的人性呢?看到她这些需要,她其实还是可以被理解的对不对?
【A2】接下来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就是未来一个星期内,如果我们遇到别人的抱怨,或者你自己心里有一些不满的时候,请大家去感受一下别人当时有什么样的需要,你自己又有什么样的需要,把它们记录下来。学会认识非暴力沟通所说的需要。
【学习者的记录之一】
本周一,妈妈抱怨买回来的菜短斤少两。她的需要是诚信。晚上小朋友打架,抢玩具,我想他们是需要乐趣,那些玩具可以给他们带来乐趣,我介入了他们的争吵,把他们拦开,因为我需要他们的人身安全,打架会互相伤害,我们一起想办法分享玩具,找到了一些解决办法,后来又都开心了,我们都需要支持。
周二,我上班迟到了一小会儿,我不得不临时请假来避免被罚款,我很懊恼,很责怪自己,我的需要是休闲(因为被迫请假,浪费了本可以用来休闲的时间)、秩序;晚上回到家家里都是垃圾,家具上都是灰尘,要打扫卫生了,一想到这些就头疼,我想我是需要休息,也需要家的整洁和舒适的环境。
周三,儿子要我给他测量身高,结果又长高了一点,他很高兴,我想每个人都需要成长,长大的人儿很开心;因为延时退休的政策,上班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唉声叹气的人比较多,我想我们都需要休息,需要自由的原因吧。
周四,我很讨厌看现在的新闻和报纸,都是负面新闻比较多,什么今天又有人溺亡明天又有人被骗等等,我觉得我需要和谐,那些暴力和不幸让我很沮丧。
周五,听说下周要出差了,我好想不去啊,我想和家里人在一起,讨厌出差,我想我需要亲人,需要亲密关系。
周末,准备出差和拆书活动,一想到要被陪审者打回来的过级实录就担心,我需要自我实现,我希望我早日成为三级拆书家,我需要庆祝,我需要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