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请问不会说话是个问题吗?不算说话看来大家都认同是个问题,但不要担心,因为还有更严重的问题:没意识到自己不会说话,才是更大的问题。
【场景】我就曾经有这样的遭遇,有一日和老妈一言不合杠上了,老人家开始翻旧账:“你还嫌弃我不会做饭!”冤枉啊,我哪里敢嫌弃她呢?原来是她炒菜时,我在旁边说了一句:四季豆要多炒会儿才会熟,不然会吃中毒的!
【提问】如果是你是我,你会怎么处理的呢?效果如何呢?沉默?解释?这些手段我都用过,但是半毛钱用都不管。
【影响】说话之伤,都是暗伤,自带缓释效果,若无人点醒,至死不知。道理很简单:能意识到你问题所在的,通常都不会告诉你。心大点的,察人之过笑而不语;心稍微小点的,不跟你计较,但会疏远你;等而下之人,一边给你穿小鞋一边装大度,你死都没死个明白。总之,不会说话,后果很严重。轻则不能交朋友,重则影响事业前程和家庭幸福。
【解决】今天向大家推荐奇葩说团编写的这本书——《好好说话》
对许多人来说,说服就是一种用语言改变他人想法的过程。这种神奇的刻板印象,往往让人们对于说服这件事既畏惧又羡慕。
说服并不是什么如洗脑般的超能力,而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
其核心主题无非是两方面:一是人是如何形成看法;二是人又为什么会改变看法。
前者,使得整个学习说服的过程,几乎等同于一个自省的过程;后者,则让我们在说服中,不只知道了要如如何改变别人,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不害怕改变自己。
很多人以为,说服是找出一种说法,好让你“照着我的话做”。但事实上,一切的说服都是为了找到一个切入点,好让对方能从中为自己找出一个去做的理由。
所以,当我们要说服别人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意识到,每个人都必须拥有对自己行为的选择权,确保他,并且善用它。
【学习目标】
学习者在完成本次拆书后,在企图说服他人时,不再是说教,通过提问方式探索对方的动机,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最后得出结论和具体的行动。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知道,我是一名老师,老师当久了,都有一个特点:好为人师。所以,当有朋友向我诉说他的困惑苦恼时,我总是很热心地坚持给人出主意,出完了还挺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功德无量。
【案例】比如,如果碰到这样的场景,朋友抱怨说:“我最近又长胖了,好羡慕你能保持得这么好。”
像我这么热心的人以前一定会马上给她出各种注意,比如:你为什么不运动呢?跟我一起去跑步吧。我知道朋友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比如忙、要加班、累等,最后陷入我不停的讲道理,对方不停的找借口模式。最后结果就是,我的苦口婆心徒劳无功,而朋友却被自己的理由说服了,相互之间还有点小不服气。
吃过无数堑的我,开始长了点智,不再随便开口给建议,而是换了一种提问题的说话方式,具体场景我再给大家还原一下。
朋友抱怨说:“我最近又长胖了,好羡慕你能保持得这么好。”
我:“咦,奇怪了,从来没听你抱怨过身材的问题,为什么会对这感兴趣呢?”。
朋友:“我也希望自己能瘦一点啊,穿衣服好看一点,年纪大了也要关注健康嘛……”
我:“哦!那你打算怎么做呢?
朋友:”都说要管住嘴迈开腿,我也想天天运动,可是好难坚持哦!“
我:”为什么会觉得难坚持呢?是强度太大,还是时间太长难坚持?”
朋友:“因为我自己是一个意志力薄弱的人,如果没有人监督就容易放弃”
我:“那对一个人不容易坚持的问题,你想到什么办法改善没有?”
朋友:“我建个运动打卡群,找一群人来相互监督,做不到就发红包”
【讲解概念】
当一方喜欢用“为什么你不如何如何”的方式,督促你去做某件事时,这就是典型的说教场景;然而被说教一方,则不断丢出“因为我有什么什么原因”当借口,拒绝作出改变。
在本拆页中,我们看到了说服与说教的区别。
说教是让你听我的,照着我的话做,当说教者在给出建议:“为什么不xx”时,其实是在否定对方。谁都不喜欢被否定,而为自己所提出的理由辩护更是人类的天性。
说服是说服者通过语言引导,被说服者为自己找到行动的理由和行动计划,从而自己愿意去改变。
【行动步骤】
从原拆页关于说服的核心主题两方面,我们总结出说服的步骤主要是:
说服的第一步是帮助对方去自省,比如用好奇探究的反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让对方去思考:“因为我要如何如何...”,这样就让对方能从中为自己找到一个去做的理由。
说服第二步是引导他自己得出结论和具体的行动,同样也是用提问方式:“你打算怎么做呢?”
总的来说,我们就是不要过度关怀,不要急着给建议,先学会提问。
【适用边界】
当然,现实生活不是电视剧,不可能完全按照书上编写的剧本行走,因为说服本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只能对某些成见已深的对象。其实,只需要对方有一丁点改变,如从“很讨厌”变成“没那么讨厌”,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来思考,已经是极大的成功了,不是吗?
请大家根据今天的学习主题,结合自己的经验,场景是你将来可能会遇到的,编写一段符合主题的小故事,几百字即可,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要求使用今天学习的“提问——引导”技巧。摘要写在纸上,时间4分钟,然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给我们讲讲他的剧本。
【学习者分享】
员工想和老板去提离职,提交辞职报告。
老板:你为什么现在想辞职呢?
员工:在北上广压力太大了,也没有归属感,想去找一个能够融入,并有自己的生活的城市工作和生活。
老板:你的生活状态一般不会因为改变城市而改变,而是通过改变你的工作状态等来改变。
(这好像又陷入了说教模式呢!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去努力探索员工背后的需求)
利用今天的拆页所学技巧,老板
老板重新说:看来归属感对你比较重要。那有哪些方式可以帮你找到归属感呢?
员工:我应该多交一些朋友,平时也多出去走走,不要老是宅在家里。还有买房买车安家会让我更有安全感。
老板:除了离职,那你还打算怎么做呢?
员工:看来我要努力工作多挣钱了。如果去一个新的城市,重新认识新的朋友可能更难。其实现在同事们也不错,只是8小时外还缺乏点交流,看来我要主动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