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人际关系篇)》 所属活动: 拆书帮西安古城分舵第46次升级打怪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之要事第一 学习目标: 从自己的价值观开始,要事第一,主动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事

开场: 大家好,我叫徐佳敏,现在是一名研二的学生,喜欢读书,喜欢旅行,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面对繁杂事务时,会根据自己的目标做取舍,敢于放弃对自己目标无关联的事情,分清什么是重要的,更应该做的。

事件场景:我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会碰到事务繁杂,或者多个紧急事件都碰到一起,尤其是明明自己已经很忙了,忽然再来个电话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又打乱,或者我们本来定好这个月要去体检,却被手边杂七杂八的事务搞得脱不开身,我们有时候宁愿刷剧,刷手机,迟迟不想开始那些堆积如山的工作。
提问:我想问一下大家,大家对自己的个人管理做的好吗。包括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等等。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最近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刷手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可以减少无意义的事情,任务清单里的事情多到做不完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有没有想过,清单里的某些事,是可以不做的?(互动)
影响:我们每天只有24小时,能够高效工作的时间也没有很多,如果我们不能够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遇到事情,总是想着,先处理那些紧急的事情,而对那些可能暂时看不到结果的事情拖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A1】请大家自测

下面,我给大家发张测试题,看看自己的自我管理怎么样,1代表最不符合,6代表最符合,请仔细阅读每一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

1.如果一天要做八件事,我会疯掉。

2.我总是缺乏自制力,即使有很多事要做,我还是忍不住去刷手机。

3.我总是被突如其来的事务打乱计划。

4.我总是先去处理那些看起来特别紧急的事情。

5.我想有条不紊地做事,却力不从心。

6.我对自己的事务规划不明确。

【I】解释自测题

大家的打分怎么样呢?我们来总结一下,填在这个表里,看看是不是大多数人遇到的情况一样。(在黑板上画表)

6道测试题,如果你有3道题打分都超过3分,那么,你就需要好好学习下时间管理了,分值越高,说明你的自我管理能力还需要提升一下,让自己做事更有效率,越来越接近自己的价值观做事。大家对自己的答案有感触没?

让大家做这个测试题,希望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我们今天拆解的主题--要事第一。这几个问题,应该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的实际情况,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即便是学生,平常的事务也很多,面对这样的情况,想要把所有事情做完是不可能的,如何更高效地做事,更高效管理自己的事务呢。


【引导】

在分享今天的内容之前,我们来大概了解一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前两个习惯:积极主动和以终为始。大家看一下黑板,我们说,七个习惯中的前三个习惯是关于个人的,首先最基础的是积极主动,它是个人管理的基石,积极主动告诉我们,你是创造者,我们要积极主动去创造事情,主动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对外界刺激回应的方式,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告诉我们以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无论发生什么,都遵循这一原则。因为每天都牢记着这些人生目标和价值观,才更能让我们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不受制于外界。有了积极主动和以终为始这两大基础,我们再来看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

接下来,先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大家阅读一下原文片段,然后我们再进一步交流。


【原文片段】

有效的管理指的就是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情。领导者首先要决定的,就是哪些事情是重要的;而作为管理者,就是要将这些重要的事务优先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管理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成功的普遍共性》一文的作者格雷一直致力于研究所有成功人士身上普遍存在的共性。他发现成功的决定因素并非辛勤的工作、不凡的运气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习惯三“要事第一”。格雷说:“成功者能为失败者所不能为,纵使并非心甘情愿,但为了理想与目标,仍可以凭毅力克服心理障碍。”

克服这种心理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使命,要有习惯二中所明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观,内心要有燃烧的激情,让自己对所有其他不相关的事情大声说“不”。克服这种心理还需要有独立意志,愿意为自己所不愿为之事,能够做到在特定时刻始终坚持自己的既定价值观,不屈服于一时的冲动和欲望。这种能力会让你成为一个诚信的人,让你忠实于自己积极的第一次的创造。

使用下面这张图可以详细阐释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重点。从本质上看,我们对时间的使用方式不外乎以下四种。


紧迫不紧迫
重要

1.危机,迫切问题,在限规定时间必须完成的事情

2.预防性措施,建立关系,明确新的发展机会,制定计划和休闲
不重要3.接待访客,某些电话,某些信件,某些报告,某些会议,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公共活动4.琐碎忙碌的工作,某些电话,某些信件,消磨时间的活动,令人愉快的活动

这张表告诉我们,紧迫意味着必须立即处理,比如电话铃响了,哪怕你正忙得焦头烂额,也要放下手边工作去接听。一般说来,接电话总要优先于私人工作。

紧迫之事通常都显而易见,推拖不得,却不一定很重要。重要性与目标有关,凡有价值、有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就是要事。

在时间管理矩阵中,第一类事务既紧迫又重要,需要立即处理,通常被称为“危机”或“问题”。对某些人来说,这类事务会消耗掉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他们整天都在处理危机 ,应付各种紧迫任务。但是,如果你过分注重第一类事务,那么它们的范围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占据你全部的时间和精力。

有些人每天都在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疲于奔命,因此只能借助第四类既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务来逃避现实,稍微放松一下。在这些人的时间管理矩阵中,他们把90﹪的时间花在第一类事务上,而余下的10﹪中的大部分则用在第四类事务上,用在第二和第三类事务上的时间则少而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于处理危机的人所过的生活。

还有一些人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紧迫但并不重要的第三类事务上,却自以为在致力于第一类事务。他们整天忙于应付一些自认为十分重要的紧急事件,殊不知紧迫之事往往只是对别人很重要,对自己就不一定了。

有些人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第三和第四类事务上,可以说他们过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生活。

高效能人士总是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类事务,因为不论是否紧迫,这些事情都是不重要的,他们还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在第二类事务上,以期减少第一类事务的数量。

第二类事务包括建立人际关系、撰写使命宣言、规划长期目标,防患于未然等等。人人都知道这些事很重要,却因尚未迫在眉睫,反而避重就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现在大家应该对这三个习惯有了一定的了解,

看完这个片段,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段话的关键是什么?它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时间管理的四项限相信大家也有了解过,那么,它的核心是什么?(互动)

(期望答案:要事第一,多做第二类重要不紧急事务,告诉我们,我们的精力有限,要把大多数时间花在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事情上,时间管理四项限,帮助我们理清自己的核心目标,选择重要的事情,舍弃不重要的事情)

我们每天要面对很多事情,可以肯定的是,不是每件事都值得去做,也不是每件事都非做不可,那如何取舍呢,要事第一,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尽量让自己做的更多的事都围绕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目前的工作核心。之所以出现要事第一,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事务太多,如果不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取舍,就会被那些事务搞的焦头烂额。

用要事第一来执行,以原则为基础来安排人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紧急和重要有两个维度,相对来说,我们要更看重重要程度,也就是说,无论紧急与否,我们都更倾向于先做重要的事情,我相信大家对四项限已经很熟悉了,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怎么样呢?对于第二类事务,我们往往因为它不紧急而把它放在一边,对于手边紧迫的事情,我们不管它也许不用做,我们也会去做,第四类事务,相信大家的共通点更多,每天花在刷手机的时间,不算还好,一算吓一跳。

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是什么,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也就是四项限中的第二类事务,以第二类事务为生活中心,有助于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上周周天的时候我列了11个待办事项,没有开玩笑啊,我下午还专门数了一遍,我的待办事项是想起一条列一条,一看到那一长串的任务我整个人都懵了,正常情况下,11项任务我是不可能都完成的,而且那天下午还突发占了两个多小时去看了场电影,结果就更别说了,我是怎么做的呢,虽然我知道四项限,但我用的并不好,我就是根据紧急程度来做的,哪个最紧急,哪个待会儿要给老师交,结果到晚上的时候我一看,剩了几个没做的,都是实际上很重要,虽然目前看不到效果的事情,我觉得它不紧急,就舍弃它做了别的事。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自己就不会有成长。只有按照重要程度去取舍,把真正重要的事放在首位,才能有真正的进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现在,相信大家对原书拆页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在请两个人(或三个人)一个小组一起做个演练,就按照我们开始分的小组。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小明是一家创业公司商品部门经理,手底下十几个下属,他每天不仅要回复各个部门的邮件,还要分配自己十几个下属的工作,还要与营销部门商讨策划案,交接发出商品的信息,除此之外,几乎每个下午都要向上级汇报工作,还有不时接到的售后电话,他虽然对这份工作很喜欢,但面对每天这么庞大的工作量,他还是被搞得焦头烂额,他每天下班回去都在想,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对小明来说,他一直想在领导力方面有所提升,好尽快升职,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统筹,分配工作,而不是独揽工作,可是这样下去,怕是没机会了?请大家根据我们今天学到的要事第一,帮小明梳理一下,哪些是对他最重要的,哪些事他可以不做,哪些事可以让下属做,哪些事可以暂时放一放?请大家开始讨论,稍后我们请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组的讨论结果。


【学习者案例记录】

周老师:

跟领导力提升有关的事情肯定是重要的,那么一些日常的事情可能不重要或不紧急的,这些事情包括制定部门计划,员工工作的细分,甚至日常跟领导的沟通汇报,这是不重要不紧急的,什么是重要紧急的,可能是跟领导力相关,本来是不紧急的但因为他没做,所以可能会被拖成紧急,比如在工作中他需要提前给下属分配工作,但他把这些事情没有提前做好,比如周一开周会的时候才分配,那就变成非常重要紧急了,所以我的目标是什么,根据我的目标来制定我的计划,我的要事是什么,搞清楚我的要事,不把重要不紧急变成紧急,然后做真正目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


刚刚周老师从分析四项限来跟我们分享小明的现状,很好的用到了我们学到的要事第一,作为经理,我的要事是什么,然后其他不重要的应该怎么办,放在要事后面。


在这里顺便给大家分享一个小贴士:4D工作法


Do it now 立即去做(星标)

Delay计划去做(日程)

Delegate授权去做(确认跟进时间,填进日程)

Do not do it尽量少做或不做(偷着乐吧)


[A2]

今天刚好是周六,给大家布置个任务,回去记录一下自己下一周五天工作时间的待办事项,每一天,当你写下待办事项时,用我们今天学到的要事第一,从重要不重要的维度开始思考,哪件事对我是最重要的,就先做它,如果每天能做三件重要的事,其他的事,要么特别紧急的就先做,要么委托别人做,要么不做,要么推迟,即使完不成也没关系。这样尝试记录一周,看看自己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