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山西太原筹备分舵拆书活动第7期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积极暂停,有效的沟通法宝 学习目标: 学会用“积极暂停”的方式冷处理你的情绪,理智解决问题。

开场: 大家好,我是王宏,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正面管教》。F特征:《正面管教》的作者是简·尼尔森(Jane Nelsen),是一位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说、大学心理咨询教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这本书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A优势:这本书是家庭教育书籍中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书中所传授的“正面管教”是风靡欧美的教育风暴!一个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体验!已经有超过16个国家、600万个家庭被它改变。
B利益:这本书帮助数以千万计的家长找到引导孩子自信,自律,拥有强大内心力量的成长途径。为很多受到困惑、面临育儿挑战的家长们,提供了行之有效并且触动他们内心的解决方法,让身心俱疲的育儿过程,转化为家长和孩子都放松、享受的美好过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果你的配偶或同事把你逼得走投无路,并且说:“我不喜欢你刚才的所作所为。你去暂停一下,想想你都做了些什么。”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你是会感激人家的帮助,还是会愤愤不平?你想的会是“哎呀,这真是太有帮助、太鼓舞人了”,还是“这太侮辱人了。你以为你是谁啊?”你会觉得因为这个人是在帮助你,因而决定把你所有的问题都告诉这个人,还是会与这个人拉开情感距离,甚至去另找一个伴侣?

既然这种做法对大人来说既是不尊重的也是不奏效的,为什么我们却认为这对孩子就会有效呢?成年人做了很多无效的事情,因为他们没有经过真正的认真思考。他们没有考虑长期效果。他们没有考虑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孩子是怎么想的,以及孩子会对自己、别人以及将来该怎么办做出何种决定。他们也没有考虑自己说的是什么话。

我问父母和老师们,为什么说“你想想你做了些什么”这话很愚蠢。其愚蠢之处在于,这句话假设大人能控制孩子们的想法。他们控制不了。那些被送去“暂停”的孩子不大可能在那里想他们做了些什么。他们更可能想的是你做了些什么,以及你对他们多么不尊重、不公平。有些孩子可能会满腔愤怒和怨恨,想的是要怎样才能扯平,或者下次怎样才能不再被你抓到。最让人痛心的是那些因此而把自己想成是“坏蛋”或“不够好”的孩子。

积极的“暂停”则完全不同。它是要帮助孩子感觉更好(这样他们才能接通理性大脑),而不是让他们“感觉更糟”(这是一种错误的激励),不是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在每个人都能足够冷静到接通理性大脑之前,专注于解决问题就不会有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孩子无理取闹或犯错误的时候,一般的做法是会让他到小黑屋去反省以此惩戒他,觉得只有这样让孩子内疚,羞愧和痛苦,才能激励孩子惩罚虽然短期有效,事实上惩罚性暂停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积极的停对孩子则是一种鼓励,并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力量的体验,鼓励性的暂停提供了一个帮助孩子感觉好起来的冷静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孩子做的更好。

why人在暴怒的瞬间,处于被动物脑控制的时刻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就是气话,做出来的事也是极具破坏性而且对解决问题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在意识到自己有脾气来了,要有意识的察觉并主动采取“积极暂停”的方法,从当时的情形中撤出来,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样才能够理智地解决问题。

how】积极暂停是避免正面冲突,隔离到一处安静所在,给双方提供冷静和反思的时间,让他们真正从不良的情绪当中走出来冷静加自省,积极正面地认识到自己的错处。所以,这样的暂停区在设置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原则的:

    1解释用法

    2共同选择

    3示范使用

    4暂停后回来

    在你和孩子准备积极暂停”区之前,首先需先给孩子解释,这个暂停角是用来安抚情绪的,而不是惩罚;其次,一定要让孩子参与选择、布置、起名,也就是孩子参与越多越好遇到有情绪的时候,自己先做示范,去积极暂停下来,这样我们就在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看到效果,才能真正明白它的作用。孩子明白遇到事情先去平复自己的情绪,这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去拥有主动积极这个习惯。有一点一定要告诉孩子的是,冷静过后一定要回来,积极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边界:孩子的年龄具备能够和父母一起计划或选择“积极的暂停”区的能力,使用积极暂停工具的年龄在3岁以上。

预防异议:你是不是觉得让孩子在“暂停”时允许他们做些愉快地事情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奖励。这是一种陈旧观念,并不是只有让孩子遭到惩罚或感觉更糟才能做得更好,只有让孩子感觉更好时才能理解和接受更好的建议才会做得更好。

[意译案例]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案例,说明这4个小技巧如何运用的。

女儿小小放学回到家,抱怨:

“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朝她吼叫!“

妈妈双手叉腰,以一种指责的口气问道:

“哼,你做了什么让老师生气的事情了?”

“我什么也没做。”小小生气地回应道。

“算了吧,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地朝学生吼叫呢,说,你到底做了什么?”

小小怒视着妈妈。这种表情突然让妈妈想起了正面管教,问道

“那么,你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没什么可做的!”小小还是怒气冲冲地回答妈妈。

    妈妈这时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一下,对女儿说;“去舒服小屋是不是会好一些?妈妈现在也觉得有点烦躁,妈妈也到自己的“房子”呆一会儿,等下出来就会好了。”

    一会过后,我冷静了一会儿,到了小小的“房子”里说:“怎么样,心情好些了吗?我们可以聊一下吗?我敢肯定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当众吼你,你一定觉得非常丢脸,尴尬极了吧!”

小小原本低着的头这时抬了起来,用狐疑的目光望向了妈妈。妈妈看起到了效果,她理解的正确的。继续,“我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算术考试,我站起来削铅笔,老师就当着全班的面吼了我,我当时觉得又丢脸又生气,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小小这时有兴趣了:

“真的?我也不过就是问别人借了一支铅笔。老师就为这么点小事就冲我吼,我觉得很不公平!”

“嗯,我理解你会这么想。那你看有什么办法,能以后不让自己这么难堪?”

“我想我可以以后多准备几支铅笔,这样就不用找别人借了。”

“这个主意听上去很不错!”

    这个事情就这样解决了。第一次沟通,因为妈妈缺少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首先是指责,让双方充满敌意无法沟通。当妈妈意识到自己的沟通态度不对时,马上让自己暂停,转换态度,小小感觉到了尊重和理解,就愿意想解决办法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现场演练

我们刚学习了如何积极暂停,接下来请大家一起做个现场演练,

请大家认真听演练的场景:有一天,你的孩子作业写得乱七八糟,老师很生气,不但撕本要求重写,而且要家长到学校接受批评,从学校回来后,你觉得非常丢脸,你质问孩子:“你的作业是怎么做的?让我到老师那里挨批,丢死人了!”孩子却朝你吼叫:“老师真是大惊小怪,不就是字不工整,做得数学题全对不就可以了吗?”这时你觉得孩子意识不到错误,却又态度不好,你更加生气了。这时你如何使用积极暂停工具。

现在两人一组,根据刚才我给的场景,两人角色任选,尝试用积极暂停进行演练。时间5分钟。

一回到家妈妈怒气冲冲的对女儿说:“老师今天把我叫到学校了,让我看了你的数学作业,真是写得乱七八糟,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你怎么可以这么不认真,太过分了!”

女儿:“那又怎样,我的数学作业全做对了,不就是字写得不好嘛,真是大惊小怪!”

妈妈:“发生这样的事,你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你经常把0写的像个6,这样的事情还少呀?”

女儿也生气的吼叫道:“我的字就是写不好,我有什么办法!”

这时,妈妈突然意识到这样解决不了问题,只会互相埋怨、推卸,妈妈的口吻缓和下来;“孩子,我们大家都冷静一下,你去你的房间玩一会,妈妈也去自己的房间呆一会吧,这个问题,一会咱们再说。”

女儿看到妈妈口吻缓和下来,女儿也同意妈妈的意见,说:“好吧,我要去我自己的房间和狗狗玩一会了。”

过了一会儿,吃饭时,妈妈和女儿都平静下来了,两个人才重新讨论这个问题。

   反馈、点评:大家的表现都不错,能够用今天的所学知识点运用到实例中,说明今天拆解的知识点大家都掌握的不错。

最后,请大家去实践,使用“积极暂停”工具冷处理你的情绪,理智的解决问题,帮助你成为孩子喜欢、愿意沟通的好爸爸和好妈妈或者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