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静静,长期从事数学研究多年,同时也怀揣着一颗文艺青年心。我从今年四月份开启简书写作之旅,每日一更,计划持续一年。加入拆书帮是我正确的选择,它让我重新认识了“学以致用”的妙处。学习目标:当向对方提出要求时,怎么做才能让对方做出改变,以及在提出意见后,若对方陷入情绪化时,如何做才能缓和对方情绪,使之乐意接受。
图书介绍: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让别人无法拒绝你》是日本作家藤田尚弓著,由沈涵翻译。这本书是世界上最容易理解的沟通方法之书。 A 优势 书中将人们通常认为是很难的沟通技巧,通过初学者都能理解的实例娓娓道来,有利于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知识点,此外书中也涉及了现实中无法忽视的、存在好恶和不同立场的沟通技巧等等。 B 利益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逛街买衣服时,明明不是自己特别喜欢的衣服,在导购的三言两语后天花乱坠地夸你,以及多次试穿的过程中,出于不好意思,你把它买了下来,结果穿了一两次后就压箱底了;再或者与对方砍价的时候,语塞根本不知道怎么回应对方,总之你吃亏了等等。发现只要与对方交流,你总处于吃亏的境地。如果你想改变的话,那就阅读这
直接要求对方就能使对方做出改变吗? P157
希望你再XX一点,希望你别再XX了……如果你希望对方做出改变,你会采取什么方法表达这一愿望呢?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但会伤害到对方,而且也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人们一旦觉得对方不分青红皂白地要求自己改进、否定自己,自我保护意识就会增强,并且下意识地进入辩护状态,寻找能证明自己行为合理性的证据,列出非这样做不可的理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时,要首先肯定对方的一些行为,说明要改变的原因,最后才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提出要求时,说明理由与不说明理由,对方的接受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没有明确的理由时,编造理由也是一种手法。欺骗固然不好,但考虑到对方的情绪,善意的谎言也不失为权宜之计。
语言能缓和人们的痛苦,使人心情愉悦,但使用不当也可能使人受伤,一蹶不振。正因为语言的力量如此强大,所以我们在选择劝谏方法时一定要谨慎行之。
学习目标:当向对方提出主张时,通过部分肯定,说明改变的原因以及说出自己的建议三步,能让对方做出改变。
【what】沟通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情商,不仅要吃透书中知识要领,还要教会别人。正所谓教才是最好的学嘛!做任何事离不开“巧”这个字,同样地,人与人沟通交流时,谈判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当我们希望对方做出改变时,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不伤害对方情感自尊的前提下,应该学会如何应用这些技巧呢?
【不这么做的坏处】【why】我先举个例子,通过案例发现做的不好的地方,并给出行动的正确步骤。
上级下达命令,让你和同事A合作负责营销一个产品。所以你俩的任务是每天要跑好多家店,并把产品介绍给目标客户。但几天下来,你俩走访的客户数量并不多,导致产品推广的效果不明显。于是,你向同事提出自己的想法。主要针对的情况是同事给客户的谅解详细周到,但说得不好听就是冗长,低效率。于是你对小A说了这样的话。
你:“小A,你的解说有点长,能不能简明扼要一些呢?有些不感兴趣的客户,讲解再多也不顶用!如果感觉没希望的话就趁早放弃,多找一些感兴趣的客户,这样才能提高业绩,你说不是吗?"
这时,小A不开心了,他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损。心想既然你不是我的上司,没有说这话的立场吧。所以,同事没有接纳你的想法,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做法。
【how】从上例来看,虽然两人的目标都是提高业绩,但却无法和睦相处。你的本意并没有否定同事的销售方式,也并非有意伤害他。
那么,如何重新来过,让同事接受你的想法呢?三步走战略:部分肯定+改变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建议。 你可以这样说:”多亏你讲解得细致,这次营销才这么顺利(部分肯定)。不过如果咱们能再多走几家店就好了,你看我们能否用宣传手册的大致提纲给客户讲解(说明改变的原因)?这样是不是能缩短时间,提高客户数量呢(提出自己的建议)?“
用这样的方式与同事交流,首先肯定他的做法有闪光点,接着说明需要改变的原因,这样同事就不会觉得你在批判他。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即便同事可能不会轻易接受,但也不至于陷入情绪化。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直截了当要求对方做出改变,会让对方觉得自尊受损,下意识想要反驳你。感情用事,不但改变不了对方的行为,而且还威胁到了人际关系。
【预防异议1】可能有人会想,万一在给对方说明需要改变的原因时,找不到明确的理由该怎么办?送你一句话,善意的谎言是权宜之计。
【反馈】有人问:万一我说了理由但对方还是不愿意改变,我该怎么办呢?
拆书家回答: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你问的这个问题刚好是我在第二个拆页讲解的内容,一会咱们会一起看。
【适用边界】上述拆页给出的建议,不仅适用于商业场合,也适用于个人生活。
拆书家提问设计:
生活中这样的案例随便搜搜就是一箩筐,满大街都是。家里有小孩儿的,难免调皮捣蛋,家长若不分青红皂白训斥,孩子会变得叛逆;夫妻,同事之间,被对方否定了也会禁不住反驳等等。你一定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么请回忆一下你有没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当时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一起来讨论吧。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宏姐:有次我家孩子放学回来,等我做完饭后,发现她在卧室趴着玩手机,我顿时就生气了。立马斥责她:“天天就知道玩手机,我每次看你都在玩,别没完没了啊!作业不赶紧写,玩手机简直是玩物丧志。别玩了,赶紧吃饭,吃了饭写作业去,今晚不准看动画片。”
我说完后,看着孩子不开心,晚饭简单吃了几口就回卧室了,也没和我说话。
(反馈回应)宏姐给我们分享的案例确实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况,而且描述具体详细。再次谢谢她的分享。
【A1+】看来你们做事都比较”冲动“啊,不过没关系,既然学了这个片段,你肯定也有收获。那么,重新回到原来的场景中,利用拆页给出的具体行动步骤,你会如何选择正确的方式处理呢?
学习者记录:
当时我确实不应该这么做。惹得孩子不开心,我也不痛快。其实那天她已经提前把作业完成了,但我并没有过多问他。回到原来场景中,我看到孩子在玩手机,我会先问他:“作业写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呢?妈妈猜你肯定完成作业才玩手机的吧(肯定)。”孩子点头。我继续说:“不过你的娱乐可不能只有手机,做完作业还可以和咱家的狗狗玩,或者出去外面溜达溜达,长期玩手机对眼睛不好,尤其是小孩子。这样吧,你过来帮妈妈洗菜,我们一起做晚饭,你看好不好?以后要尽量少玩手机,知道吗?”这样孩子就会心平气和接受我的想法,他也不会不开心。而我也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只要主张正确就OK了? P163
在让步与主张的胶着状态中,如果对方陷入情绪化,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掌握一些不伤害对方的处理方式。
我们与家人或亲近的人交谈时往往容易陷入情绪化,总觉得自己被指责。另外,与感情用事的人交谈时,为对方的反应所牵制,话题渐渐偏离主题的情况也很多。要求对方改变时,光有正确的主张是不够的,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旦感情用事,平日能轻易解决的事情,也变得毫无头绪。想必大家也曾因为沟通不当而导致人际关系出现危机吧。希望以下几点能对大家有帮助:
1.对方言辞激烈时不要应战
被责备时,人们难免想辩解。可以辩解一旦开始就没完没了,因此被指责时请尽量忍住。也许做到这点有些困难,但只要冷静下来想”对方只不过在气头上而已“,就能做出理智的判断。
2.配合对方的主张寻找突破
要让对方点头就必须对症下药,解决对方担心的问题。不光提倡自己的主张,还要关照对方的看法。充分做好事前的准备与模拟工作,到时候能够灵活应对而无须担心了。
3.省去可能刺激对方的”接续词“
”可是,不过,话虽如此”等刺激对方的多余的话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即使主张正确,这些接续词也会使对方感觉被否定了。不用这些危险的接续词,也不会对对话的含义造成影响。省去反而会增加印象分哦。请大家平时留心注意接续词想使用吧。
冷静审视当下的状况,找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掌握这种诀窍不仅能维持与亲友之间的关系,也能使职场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只要平日里多加留心与注意,谈判时就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学习目标:在提出意见后,若对方陷入情绪化时,通过理性回应,配合对方主张等步骤,缓和对方情绪,使他乐意与你进行进一步沟通,达到满足双方的意愿。
【what】在上一环节中讲解了如何向对方提出合理的主张,可是光有正确的主张,事情就能顺利解决吗?当然不会这样顺利,沟通不止包括言语交流,还包括非言语交流。例如,在我们要求对方做出改变时,万一对方是枚”定时炸弹“,一不小心冲你撒气了,面对如此粗鲁的回应,你会不会情绪化?
【预防异议2】这里可能会有人反驳说:“对方那么冲,我怎么可能不生气,尤其在对方言语比较恶劣的情形下,很难做到控制自己不发彪啊!”是的,没错。但事实上,如果你不这么做会更麻烦,因为在类似情况下没有用妥善的做法反而会造成更多的时间、精力的浪费。虽然难,但很值得。
【反馈】有人问:对方过于执拗的话,我该怎么做呢?
拆书家回答: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理性地作出判断,如果对方明显不愿意改变的话,那就没必要强迫他灌输自己的看法。不过我们的拆页是针对能够做出改变的情况,需要灵活运用。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我们这么做了,导致的结果就是你俩一直处于辩解的紧张氛围中,没完没了地撕逼,导致离主题越来越远。明明争执的是最初那件事,到最后却发现两人的对话已经变了味道。比如我举个例子:我们一般在家会与父母产生各种小矛盾,小摩擦。休息天待在家,妈妈见你还没起床,便冲你大声嚷嚷:“你怎么这么懒,这个点了还不起床!还吃不吃饭了?不吃我就洗碗了。”此时,你感觉妈妈处处针对你,心里非常不爽。于是,你也向母亲叫嚣:烦死了,让我安静一会儿……巴拉巴拉指出母亲的毛病。这样一来二去,双方都不开心,事情没解决,反而更加恶化了。
【how】 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感情用事。一旦感情用事,平时能轻易解决的事情,也变得毫无头绪。沟通不当会导致你的人际关系出现危机,我们都不希望是这样的结果。那么该如何做呢?本部分拆页给出了建议步骤,我详细解释一下,同样也是三步走战略。
1.对方言辞激烈时不要应战。千万别冲动,冲动是魔鬼。要遵从毛泽东打日本鬼子的战术,敌进我退,敌疲我打。在对方言辞激烈时,保持冷静,别对着干,想想对方不过是在气头上,我们就能够做出理智的判断了。
2.配合对方的主张寻求突破。要让对方对症下药,解决对方担心的问题。提出自己主张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对方的看法。不能硬邦邦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以为就万事大吉了。要知道共情的重要性噢!
3.在谈话中,省掉一些可能会刺激对方的“接续词”。什么意思呢?例如:“可是,但是,话虽如此,不过”等等这些词汇尽量在交谈中避免多次出现。不然对方会认为你在否定他的看法。
【A3】促进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对夫妻,丈夫工作如日中天,所以想换辆车开,于是和妻子商量。结果妻子听后,反应过于激动,指责丈夫总顾着自己,不考虑家庭以及孩子。自己省吃俭用,几乎把全部时间精力都给了孩子,丈夫却从来不顾家,甚至严重到没有尽到作为一名父亲的责任。这时,作为丈夫的你该怎么接话?
(自我展示) 那么,根本我刚才的提示,请你们现场模拟夫妻直接的对话,找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给几分钟讨论时间,一会儿希望我们的学习者能够积极踊跃进行表演,同时这也是展现自己的好时机噢!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宏姐(饰丈夫)与小牛(饰妻子)的对话:
妻子:换车?你怎么总顾着自己?
夫:没这回事,对你我一直都是充满感激的。
妻子:你知道我为了孩子多节约吗?你平时哪里照顾过孩子!
夫:我让你们受委屈了,咱们还是下次找个时间好好谈吧。
妻子:你做了哪怕一件父亲该做的事情吗?
夫:最近车子总出问题,有时候孩子踢足球都没法儿接送。还有,你母亲住院不是也花了不少钱吗。为了家人着想,也该换辆新车了。
妻子:哪里来的闲钱啊!
夫:你要是担心的话,咱们可以买一部二手车。把现在的车送去换,不够的那部分分期付款,应该就不会有太大的负担了。
妻子:嗯嗯,貌似说的还有理。那你换吧,记得换的时候通知我一声。
夫:好的,没问题,老婆大人。
【A2】催化应用
(反馈回应)大家的演练贴合实际谈话内容,非常棒!希望你们真的能够学以致用,把知识真正用到实际生活中。
拆书家提问设计:
那么如果你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夫妻之间争吵,同事之间发生摩擦,爱人之间的矛盾等等,当时你已察觉到对方情绪有变,感觉暴风雨马上来临。而你最近刚好习得书上的拆页方法,此时你该怎么做?运用拆页中提到的三步走策略,一不应战,不对抗,二积极配合,三避免消极词汇。具体执行的话,你会怎么做?构思一个场景,根据行动步骤说出你的解决方案吧!
学习者案例记录:
我说说夫妻之间的争吵吧,因为我老公脾气比较暴躁。经常回家后各种抱怨工作上的事,以后他再这样的话,我会这么做。
夫:“累死我了,一下午谈了三批客户,最后那个女的,挑三拣四,不懂装懂,简直烦死人了!受不了这样的客户。“
妻子:“大热天的,再遇上个不懂事的顾客是够呛。快坐下来喝口水吧,我把他平日爱喝的冰镇酸梅汤拿过来。(表明没有反过来埋怨丈夫冲自己撒气)
夫:“唉,挣这么几个钱不容易,为了孩子今年上大学,我还得咬牙干下去。”
妻子:“是啊,你真是不容易,这些年,家里主要靠你挣钱撑着。我这个挣公家饭的人,最多能挣点生活费。”(说明积极配合)
夫:“话不能这么说,孩子的功课、人品,没有你下功夫,哪儿能有今天的模样?唉,我们都不容易。”
妻子:咱们先吃饭吧。
夫:嗯嗯,好的,以后好好工作。
结语
总结:不管我们是主张别人还是别人主张我们改变,首先我们的态度要诚恳,让对方感受到你也有为他们考虑,其次再循序渐进理性交流。希望未来的我们在沟通中都能保持理智冷静,做一个高情商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