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影响力》 所属活动: 翰林分舵NO.167-以退为进&积极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运用相互退让原理恳请别人达成你的愿望 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学会如何以退为进巧妙地影响别人。

开场: 学习目标、自我介绍:1分钟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陈闽。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吧。第一,就是中医的普及推广者。第二,是传统文化的践行者。第三,是身心灵修炼的实践者,希望能让身心灵的修炼更加落地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运用退让原理来让别人答应你的请求。也就是说如何以退为进巧妙地影响别人。大家随我完成这次学习后能够学会以退为进地让别人轻松答应你的请求。(学习目标)
用FAB法介绍图书,1-2分钟
F: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叫做《影响力》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写的。书中讲了六条最容易影响他人的心理学原理。
A: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于书中用到了大量的有趣案例,让你通过这些案例了解六大心理学原理是怎样影响别人的。这样就避免了心理学著作枯燥逻辑性太强的弊端,从而让所有人都能轻松看懂。
B:这本书的好处在于你只要看过以后就能轻松用到生活中去。你能学会通过看似不经意的几句话就轻易地影响了他人的行为,而这种行为的影响是不露声色的,甚至被影响的人会觉得这本来就是他们自己的想法。所以我真的建议大家找机会读一读这本书。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主题】如何运用相互退让原理恳请别人达成你的愿望

【图书】《影响力》

【章节】第二章

 

   有一天我正在街上走着,迎面过来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他先做了一番自我介绍,然后问我要不要买几张周六晚年度童子军杂技表演的票,5块钱一张。我对这种事情向来没什么兴趣,因此婉言谢绝了。“哦,既然你不想买杂技表演的票,”他说,“那要不要买几块我们的大巧克力?只要—元钱一块哟。”我买了两块,同时立刻意识到事情有点不对劲,因为(a)我不喜欢巧克力;(b) 我不喜欢随便花钱;(c)我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两块他的巧克力;(d)他拿着我的两块钱走掉了。

 

   为了搞清楚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我马上回办公室把我的助手们召集起来开会。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互惠原理是如何让我同意购买那个小男孩的巧克力的了。广义地讲,互惠原理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对我们采取了某种行为,我们应该以类似的行为去回报。我们前面已经看到,这个原理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我们有义务回报我们所得到的恩惠然而,这个原理产生的另一个结果是,如果他人对我们做出了让步,我们也有义务做出让步。想到这一点时,我们意识到那个童子军对我采用的就是这种手段。当他要我买一元钱一块的巧克力时,他已经做出了一个让步,因为与他让我买5块钱一张的票相比,这的确是·种让步。如果我要按照互惠原理的指示行事,我就应该做出一个让步。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我的确做出了让步:当他的要求由大变小时,我由拒绝变成了顺从,即使我对他提供的两样东西都毫无兴趣。

 

   这个经典的例子极好地说明了影响力的武器是怎样将力量赋予到一个请求之上的。我买了一件东西并不是因为我多么地喜欢它,而是因为提出这个请求的方式运用了互惠原理。我喜不喜欢巧克力并不重要,这个童子军对我做出一个让步,咔哒,哗,我也就回应了一个让步。当然,相互退让的方法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对所有的人都有效,本书所谈到的影响力的武器没有一个会有如此强大的威力。然而,在我与童子军的交易中,这种方法已经让我莫名其妙地买了儿块我不想要而且价格也贵得离谱的巧克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环节,约3-4分钟。要体现出把原书拆页的建议加工出具体步骤,或体现出意译原书案例。

从这个案例中大家看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三言两语就忽悠了一个成年人,而这个成年人被忽悠以后还不知道为什么。那么这个孩子是通过怎么样的套路,一步一步让自以为智慧的成年人答应他的要求的呢。我从书里的内容提炼出了三个步骤,给大家讲一下就明白了。这是加工出的具体步骤

一. 内心先想好一个自己能接受的目标。

  比如这个孩子内心的目标就是卖出几块巧克力。这个目标不算高,但是这个孩子内心能接受的底线。

二. 向对方提出一个比自己目标高一些但不是特别离谱的要求。
  故事里小男孩没有直接提出要作者买巧克力,而是提出一个更高一些的要求-买杂技表演的票。他的巧妙在于,这个高一些的要求虽然比自己内心的底线高一些,但是高得并不离谱。因为如果太离谱,对方就会对你这个人失去谈话的耐性那么就没法往下谈了。

  三.如果对方接受高要求最好,如果对方不接受就再把自己原定的目标提出来。
  故事中作者直接拒绝了买杂技票的请求,小男孩儿把买巧克力作为一个让步的要求提了出来。因为作者已经拒绝了他一次了,这回小男孩儿做出了让步,作者觉得应该用一个让步来回报对方的让步,就自然而然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这就是书中所说的“相互退让原理”。这种原理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例如律师打赔偿官司,公司的商务谈判,甚至你在向别人借钱的情况下也能用到。举个律师打赔偿官司的例子。比如原告希望得到20万元赔偿,那么原告律师就会漫天要价,要求200万赔偿。被告当然不干了,于是双方最后在法庭上你来我往一通交锋,最后原告律师做出巨大让步,以20万元成交。这样原告满意了,被告也觉得自己通过争取少受了损失,双方都满意。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环节,10-15分钟给出一个预先设计好的案例场景,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演练,最后邀请一组做当众表达或角色扮演。


从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相互退让原理”在生活中是多么强大,我们运用好了可以达成许多愿望。那么我们就在现场做一个模拟演练。我给大家三个场景:(这些场景是设计出的)

a) 小张的老板是个工作狂,每次看到员工请假他就觉得这时不安心工作的表现而不准假。这次小张家里有紧急事情希望能请三天假。如果你是小张,你将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相互退让原理”来向工作狂老板请假呢?请大家在小组内模拟一下。

b) 老王有点急事想和朋友老刘借钱,他想借个3万块钱,有怕老刘不借给他。他应该如何运用相互退让原理向老刘借钱呢?

 

   在模拟上面的场景的时候,一定要用今天学到的“相互退让原理”三个步骤:先定好基本目标,然后提出一个高要求,最后主动做出让步 把基本目标提出来。我们先在小组内讨论演练,大家可以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比如一个人扮演请假的员工,另一个人扮演老板。我给大家6分钟时间,6分钟后我会分别请两组朋友上来现场表演。

 

伙伴表演:

伙伴1(小张):家里有事想请假一周假

伙伴2(老板):公司忙不能请。

伙伴1(小张):家里人生病实在是需要回去。而且工作也安排完了。

伙伴2(老板):只要工作安排好了,可以请三天假。

 

总结上面这两组朋友们模拟的非常好,我们只要勤加练习就能掌握好“相互退让原理”这个有力工具。下面我再做个总结:相互退让原理的实施需要下面三个步骤。

 

. 内心先想好一个自己能接受的目标。

. 向对方提出一个比自己目标高一些但不是特别离谱的要求。

. 如果对方接受高要求最好,如果对方不接受就再把自己原定的目标提出来。

今天我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