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刻意练习》 所属活动: 南京玄武筹备分舵线下定级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刻意练习三原则,如何找一位好导师 学习目标: 学会通过3原则最大限度地运用刻意练习

开场: 大家好,感谢大家参与我的TF2-4拆书家定级。首先我们作一个分组:我右手边的翁豆和潘丽为第一组;我左手边的乔阳和薏米为第二组。【学习目标】通过本次的RIA带拆,我们可以①学会通过3原则最大可能地运用刻意练习,发现自己以往与刻意练习3原则相违背的地方;②学会通过三步法 为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找一个好导师。
【图书介绍】
本次拆书的片段节选自《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F】《刻意练习》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豆瓣评分高达8.1分。它的作者之一,安德斯 埃里克森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各领域高手之后,打破了天才的神话,提出了天才来源于正确的练习。也就是刻意练习。
【A】《刻意练习》被许多顶级的学习型社群喜爱并推荐。包括我们的赵帮主也为它写了推荐词,可以说刻意练习的理论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
【B】通过《刻意练习》呢,我们可以为自己量身定制合理高效的练习计划,帮助自己用更短的时间精深某一项向往的技能。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我给大家3分钟时间,阅读一下我今天的带拆片段1。小伙伴们请仔细阅读,看完后给我一个示意。


尽可能地进行刻意练习是在任何一项事业的追求中变得更加杰出的基本路线图。如果在你所处的行业或领域之中刻意练习可以实行那么你应当采用刻意练习。如果不是那就要尽最大的可能应用刻意练习的原则。在实践中这往往归结为带有几个额外步骤的有目的的练习首先辨别杰出人物然后推测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接着再提出训练方法这些方法使你也能像他们那样表现卓越。

确定谁是杰出人物

在确定谁是杰出人物时理想的情况是运用某些客观的测量标准将最杰出的人物和其他人区分开来。在那些涉及直接竞争的行业或领域这相对较为容易比如个人的体育项目以及比赛。此外在艺术表演中挑选出最杰出者也比较直接简明这些行业或领域尽管更加依赖人们的主观判断但依然涉及一些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标准而且人们对杰出艺术家应当做些什么也有着清晰的期望。

……

找出杰出人物和其他人的差别

一旦你已经辨认出某个行业或领域中的杰出人物下一步就是有针对性地思考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使自己从同一个行业或领域中那些成就不太卓著的人之中脱颖而出同时还要思考哪些训练方法帮助他们实现了卓越。这并不总是件容易的事。为什么有的老师比其他老师能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成绩呢为什么有的外科医生所做的手术比其他医生所做的手术效果更好呢为什么有的销售员的销售量总是大于其他人呢

……

最佳方法是找到优秀导师

最后还要记住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可能最佳的方法几乎总是找一位优秀的教练或导师。高效的指导者懂得成功的训练体制一定还包含些什么而且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调整它以满足单个学生的需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小伙伴们,大家应该都已经看完了。下面我们进入到片段1的I环节。相信在座的小伙伴们从小都听说过一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似乎是说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但事实是天才总是凤毛麟角的。各行各业能够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屈指可数。这时,这句名言的后半句就会被拿出来说事儿,“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这句话似乎又传达了一种先天论,有天赋才能当天才,没有天赋再怎么努力也没用啦。

小伙伴们,真的是这样吗?所有的天才都是因为有天赋才能表现杰出的吗? 当然不是。《刻意练习》这本书通过许多生动而翔实的案例证明 天才的天赋或者说那1%的灵感并不是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而是来自于自觉或不自觉的刻意练习。那么什么是刻意练习呢? 

【what】通俗地讲,刻意练习就是有目的性地持续做造成我们与行业杰出人物差别的事情。

【why】为什么要进行刻意练习呢?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有答案。为了锻炼自己某一个领域的技艺,或者为了让自己在某一个专业方向变得卓越。我这里重点说一下如果不使用刻意练习会有什么后果?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的故事,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但大有人在,而且触目惊心。不但他们的过去是简单重复,他们的未来也可以一眼望到头。没有目的性,没有寻找自己与行业领先者的差别,没有坚持改变,最终的后果是原地踏步,庸庸碌碌。(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

【how】那么,怎么运用刻意练习呢? 有三个原则:

  1. 辨别出你想精进的领域里的杰出人物;

  2. 想办法找出他们通过什么方法 实现比其他人更为优秀;使用总结的方法不断练习;

  3. 找一个好的导师。好的导师能够纠正你练习中的偏差,这往往是你自己难以察觉的。(灯下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亲爱的小伙伴们,通过I环节的分享,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刻意练习的用处和特点。刻意学习几乎在所有的学习领域 比如说体育方面的溜冰、轮滑、游泳,文艺方面的绘画、拉小提琴,学校里的功课学习,职场上的技能学习……都能发挥作用。现在,我想请在座的小伙伴按照我们之前的分组讨论一下,你之前有没有什么方面的学习是半途而废或者是虽然坚持下来了,但没有达到你期望的境界的。我给大家1分钟时间,之后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好的,我看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笑)现在我们请@翁豆先来分享一下。

@翁豆:之前想学简笔画,可以教小朋友,也可以放在自己写的文章里面,感觉会比较好,但是没有坚持下来。

好的,没有坚持。那这一组我们请@薏米分享一下。

@薏米:我也是之前想学绘画、素描、形体之类的。然后一直只是自己看书自学,一直处于很基础的阶段,一直在打基础,后来就不了了之。

想要自学的是吧?好的,那么让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如果使用我们刚刚学习的刻意练习三原则——第一,辨别杰出人物;第二,总结练习方法;第三,寻找优秀导师。针对刚刚分享的案例,我们可以怎么做,来达到或接近自己期望的目标呢?我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然后作简要分享。

【A1+】

好的,时间到。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下,假设再给你一次机会,运用我们今天讲解的刻意练习3个原则,针对刚刚的案例,你可以怎么做?

我们先请这一组的@潘丽,你针对刚刚@翁豆分享的案例,来说一下你的想法。

@潘丽:好的,刚刚翁豆是要学简笔画嘛,首先她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这个行业有哪些厉害的导师,或者说听朋友推荐有没有这方面水平高的人。(吴迪:对,潘丽这一步是辨别杰出人物)简短重述

@潘丽:对,第二个呢要分析他们有什么方法。比如看看这些导师有没有免费的课程,或者他们的公众号、博客里有没有分享出他们的方法。第三个还是要去上一下他们的课,实地感受一下,如果觉得还可以就报名学习。

好的,这一组我们请薏米来说一下你的思路:

@薏米:我想学绘画主要是想学设计,而不是单纯的绘画。那么我就可以找出设计这个领域比较杰出的人物。

然后我就会去关注他的生平,关注他是通过什么方法怎么一步一步达到现在这个水平的。我会关注这些点,然后观察他和其他那些普通的设计师有什么差异?是因为什么造成了这些差异?然后去制定自己的目标。

吴迪:嗯,这一步特别重要,能说细一点儿吗?就是你打算怎么去判断他的设计好在哪里?)追问确认。

@薏米:比方说他的绘画可以通过画笔表达出他所想的那些东西,然后他的那些创意可以看他关注哪些领域,通过哪些方面去扩散自己的思维。 然后对于第三步“寻找优秀导师”我有点迷惑,不是很清楚怎样去做。

好的,没有关系。

大家分享的很赞。看来都已经理解了刻意练习的3个原则——那就是辨别杰出人物,总结练习方法,寻找优秀导师。(强有力的结语)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怎样找一位好导师”?我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阅读片段2,看完请给我一个示意。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怎样找一位好导师

怎样找一位好导师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番反复但你可以采用几个办法来增大成功找到好导师的概率。首先尽管好导师并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人但他应当在行业或领域之中有所成就。一般来讲导师只是能够引导你达到他们或者他们的学生曾经达到过的水平。如果你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初学者那么只要导师具有足够熟练的技能对你来说都可以但如果你已经训练了好几年那你需要找一位更能干的导师。

好导师还应当在他所在行业或领域的教育中具有一些技能和经验。许多成就突出的人士并不能胜任导师的角色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来教别人。他们本身能够做出杰出业绩并不意味着就能教其他人怎样追求卓越。询问一下导师的经验如何有可能的话做一番调查甚至和这位导师以前的或现在的学生交谈。这些学生有多么优秀他们技能的提升多大程度上归功于那位导师他们对导师的评价是不是很高最好是和那些刚刚开始接受导师指导的人交谈因为他们的水平与你现在大致相当他们对那位导师的体验也与你自己从那位导师那里获得的体验最接近。理想的情况是找一些年龄和相关的经验与你相当的学生。有的导师可能非常适合教孩子和青少年但对怎样帮助成人学生经验相对不足理解也不够透彻。

衡量导师的声誉时要牢记主观判断的不足。在线评级网站尤其容易产生那些不足因为这些网站上的评级通常反映了导师有着多么迷人的外表或者在他手下学习多么愉快而不是反映了他们的教学和辅导多么高效。在了解对某位导师的评论时要忽略那些关于他的课程多么有趣的评论着力寻找那些对学生取得的进步以及已克服的障碍进行特定描述的评论。

特别重要的是查询意向中的导师在训练方面的情况。无论你每星期跟导师上多少堂课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训练完成导师布置给你的练习。你希望导师尽可能多地在上课期间指导你不仅教你如何练习而且告诉你应当注意哪些特定的方面、你犯了哪些错误、怎样识别卓越的表现。要记住导师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帮你创建心理表征以便你能监测和纠正你自己的表现。

丹尼斯·麦克劳克林的丹计划”,是证实我们可以怎样在导师指导下提高自己的好例子。丹尼斯曾了解过刻意练习并且吸收了许多经验因此从他开始提出要练习打高尔夫球开始他就理解个人指导的重要性。甚至在他还没有开始时他已经找好了三位导师一位高尔夫教练、一位力量和体能训练的教练、一位营养师。

丹尼斯后来的经验阐明了关于指导的最后一条经验当你自己改变了时可能需要更换导师。几年来丹尼斯在他最初的高尔夫教练指导下提高了自己的球技但到了一定程度他的进步就停滞了。他已经吸收了教练教给他的一切准备找一位水平更高的教练。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不再能快速进步或者根本没有进步的地步别害怕去找一位新的导师。最重要的事情是不停地向前、向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大家都已经看完了。

【what】找一位好导师的意思是你要找一个在你想学习的领域 拥有比你更高技艺的人,由他来指导你的学习,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计划、布置作业、给出反馈 等等。但请注意导师不完全等同于片段1里面的“杰出人物”,首先,导师并不需要达到杰出人物那样的高度,他只需要是行业里的高手,比你当下的水平高就可以了。但他必须了解怎么做才能缩小“杰出人物”和你的差距。其次,“杰出人物”也未必就是好导师。俗话说自己学的好不代表教的好就是这个道理。(异议预防)

【why】为什么要找一位好导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①好导师对“杰出人物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杰出”了解更为深入;②好导师能够对训练方法作微调 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③最重要的一点是 好导师能让你注意特定的方面,帮助你创建心理表征。这一点可能不太好理解,我来举一个例子。足球场上,总有一些人对于球的落点把握更为精确,他们也能比其他人更快一步抢到球。报纸和媒体往往称赞这样的球员有着“天生的嗅觉”,现在我们知道这当然不是天生的,而是这些球员经过了洞察力、判断力的刻意练习,将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变成了一个自然的条件反射,这就是一种心理表征。在一般的导师看来,这样的心理表征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但好导师却可以总结并帮助你练习这些微妙之处。这是拉开好导师和一般导师差距的地方,所以也是对学习者最重要的地方。(更贴近实际、易于理解的例子)

【how】那么,如何找一位好导师呢?(细化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

  1. 寻找你想学习的领域里公认比较厉害的一些人。这样的人肯定不多,但好在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论坛、社群相对容易地找到一些这样的人。不需要象古代的人一样跋山涉水去拜师学艺了。(异议预防)第一步我总结为“水平高”。

  2. 别忘了刚刚我们说到“好学生未必是好老师”,所以,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这位我们想拜的导师 有没有带出好学生的先例,有了先例,还得看看是因为学生自身就是个好苗子呢?还是确实要归功于导师。以及带出的好学生与你自身有没有可比性。如果成功先例的情况与你特别相似,那你同样成功的可能性自然也会比较的高。是吧?第二步叫“会教人”吧。

  3. 最后,现在的好导师不等同于一直是好导师。这一点相信大家很好理解。一个优秀的小学老师不一定能教好大学生。所以,当你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你就得找“大学的好导师”。最后一步是“适合自己”。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案例设计、促动参与

下面我给出一个特定的场景案例。请大家思考、讨论并分享如何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三步法为案例里的主人公“寻找一位好导师”?

案例:我们的群里有一位小伙伴说未来他要去杭州发展,不在南京了。他现在还只是一位拆书爱好者,那么我们假设他去杭州后,人生地不熟,但没有放弃拆书家的梦想,想在6个月内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他如何找一位好导师?

我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然后来做一个分享。

好的,我们先请@翁豆 分享一下你的解决方案。(应用知识点,形成解决方案)

@翁豆:好的,第一步的话是要找到水平比较高的老师嘛,就是公认的行业里比较厉害的人。因为他是从南京去杭州的,所以有一些内部的资源可以利用的,比如说找他现在在南京的伙伴、导师来推荐在杭州有没有认识的导师。

(吴迪:推荐?非常好。)

@翁豆:对,推荐。而且我们在推荐的时候一个是结合我们自己的了解,第二个我们也会去问问总舵的一些人,包括杭州现在是什么情况啊,这样就可以把目标聚焦到3、4个甚至于2、3个导师。

然后就可以去看看这几个导师有没有线上带拆啊、线下带拆啊、训练营啊什么的活动。

(吴迪:由于是推荐的,很有可能一举两得,把第一步和第二步都完成了,因为推荐人很大程度上会了解被推荐人是否 擅长教导别人)摘要点评

@翁豆:是的,但推荐只是说可信度会比自己在网上搜索到的信息 要高。具体是否适合自己,还是要自己去感受体会,包括去与这个导师已经带出来的学生去交流。还有一点很重要,案例里说了希望6个月内通过三级拆书家的定级,那么就要事先跟导师沟通好他有没有这个时间。

(吴迪:哈哈,是的。其实我现在是比较为@可嘉 的学生担心的,他太忙了。好的,这一组我们请@薏米分享下。)

@薏米:我的跟@翁豆 的也没有太大差别。

(吴迪:没有关系,各人看问题的角度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肯定会有一些差异化的地方。)

@薏米:那我就补充一点,在“适合自己”这个环节。因为每一个导师是有自己的带拆方向,有的着重于亲子教育、有的擅长职场提升。所以在选择导师时可以把这一点也考虑进去。

(吴迪:非常好,还有没有补充?我们请@乔阳 来分享一下)

@乔阳:好的,我们刚刚还讨论到一点,就是导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怎么样可以被衡量。可以来确认他的往期学员的成长有多少可以归功于他。比如说第一,这个导师之前有没有带出过三级拆书家,有还是没有? 然后在“有”的情况下,他是从头开始带,还是中途开始带的?他花了多少时间带出来的。

(吴迪:好的,我觉得乔阳提出的这几点都是非常客观的,比方说有没有带出三级拆书家,用多长时间带出三级拆书家。这都是很客观的,可以避免一些主观的评判。补充的非常好,感谢乔阳)真诚赞美

好的,我们的A3环节就到这里。下面,我们进入A2环节。

【A2】分步催化1

好的,上面我们说过,刻意练习在很多学习领域 比如说学校里的功课学习,职场上的技能学习,兴趣爱好的学习……都能发挥作用。刚刚大家也已经为我们即将去杭州的小伙伴设计了他的解决方案。

那么请大家再思考讨论一下,未来你可以在什么学习场景“寻找一位好导师”,来帮助自己刻意练习呢?请思考并分享一下,只分享情境或场景即可。我给大家1分钟时间。

@翁豆:未来我们可能会开一些精品课。所以我想要寻找到一位可以帮我们设计课题、包括片段选择、设计主题、打磨课程的这样一位导师。

@乔阳:因为7月份要去英国,所以想要在英语口语发音方面找到一位好导师。

【A2】分步催化2

好的,请大家再次思考并讨论一下,在我们刚刚假想的场景中,你打算如何运用我们刚刚的三步法“寻找一位好导师”呢?请讨论并分享,3分钟后我们来分享。

时间到了,这次我们请乔阳先来。

@乔阳:好的,第一步:在英语口语教学领域,从网站和论坛上可以找到很多优秀的导师。

第二步:了解他往期的学员收获如何?这个可以通过对特定的几个学员调研(私聊)来实现。以此判断导师会不会教。

第三步:主要看这个导师的课程设计,还有就是他是偏向于有国外经历的、就是语言环境比较好的学员呢?还是针对毫无国外工作生活经历的学员?比如说我。显然后面一种是更加适合我的。

好的,非常赞的分享。下面我们请翁豆来说说。

@翁豆:好的,玄武分舵很快即将正式成立。所以我会考虑到象其它城市的分舵一样开设一些主题精品课。这一方面可能需要请我们的植舵教练 洪七公给我们一些指导,也会跟总舵的小师妹做一些对接;考虑推荐几位导师来给我们做一些指导。由于是内部推荐,所以可信度也好,目标也好,可以一下子圈定比较精准的目标,这个相当于做了第一步和第二步。

那么然后就会去跟导师一对一沟通,看看他们分舵的发展方向和我们玄武是否契合?导师自身有没有时间?距离远近。象七公每次从厦门过来确实太远了。这是第三步,是否适合自己。

好的,感谢翁豆的分享。“水平高、会教人、适合自己“,相信通过这三步法呢,我们可以把搜寻的圈子逐步缩小。按照这三步法去做,找到好导师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能,也希望刚刚因为时间原因 在A2环节没有分享的小伙伴尝试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多加练习。(强有力的结语)

本次2-4定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