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黔九桃花源2017第7场练级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避免使用暴力语言,赢得与孩子有效的沟通 学习目标: 利用五步技巧和策略赢得孩子的合作

开场: 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今天来到我们的拆书现场,那我们先分一下组吧,以桌子为界,一边一组,一会儿会有小组内讨论。希望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识别出和孩子沟通时的暴力语言,利用技巧赢得与孩子的合作。今天的拆页来自《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会说》。【F】本书作者是美国的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他们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本书主要讲述父母与子女怎样有效、愉快地沟通、建立亲子关系。【A】虽然亲子教育的书很多,但很少有像这本书能30年来不断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是一本融合爱与沟通技巧的神奇之书,切实可行、合情合理、清晰易懂,让读者不断有意外的惊喜和发现。【B】你有没有过同样的话对孩子讲了很多遍但他还是屡屡不改?有没有过孩子嘴上答应你但身子迟迟不行动?有没有对孩子大吼大叫之后孩子转身就走......相信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也许你也想做些改变,跟孩子做些沟通,改善你们之间的关系。那这本书就能帮你赢得孩子与你的合作,有效、愉快地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且其理念和方法可以运用到其他关系中。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会说》 P52-54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当成人希望孩子配合时常用的几种方法。读每个例子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在听父母对你说话。仔细体会这些用词,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让一个朋友大声地该,你闭着眼睛听。)

       1.责备和问罪

       “你的脏手印又弄门上了!怎么老这样?……到底怎么回事?你就不能做得好点?……告诉过你多少遍了,要用门把手。你从来就不听。”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2.谩骂

        “今天气温都零下了,你就穿一件薄夹克!你怎么这么蠢啊!”

        “ 来,让我来给你修自行车吧。你笨手笨脚的。”

        “看看你吃饭的样子!真恶心。”

        “把屋子弄这么脏,你真是个懒虫,简直跟猪一样。”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3.威胁

      “再碰灯泡,你就会电死的。”

      “再不把口香糖吐出来,我就到你嘴里抠出来。”

      “我数三下,你还不穿好衣服,我就丢下你走了。”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4.命令

       “马上把屋子打扫干净。”

       “帮我拿一下包,快点!”

       “你怎么还没倒垃圾呢?现在就去!……还等什么?快!”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5.说教

         “你觉得从我手里抢书,做得对吗?你不知道好的行为习惯有多重要。你必须明白,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有礼貌,我们就要对入有礼貌。你是不是也不愿意别人抢你的书?那你就别抢别入的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6.警告

       “看着点,别烧着你。”

       “小心,别让车撞到你!”

       “别往那儿爬!你想摔下来吗?”

       “穿上毛衣,要不会感冒的。”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7.控诉

         “你们俩别叫了。你们想对我干嘛?……让我犯心脏病吗?”

         “等你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就知道这有多烦人了。”

         “看见我的白发了吗?都是因为你。”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8.比较

         “你怎么不能像你哥哥那样?他总是提前把作业做完。”

         “丽萨举止多优雅。她从不用手抓东西吃。”

         “你怎么不能像盖瑞那样穿衣服?他的发型、衣服都很整洁。看起

来也很舒服。”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9.讽刺挖苦

       “你知道明天要考试了,还把书落学校。你做得真明智!”

       “今天就穿这个—紧身衣配格子裙?你今天会得到很多夸奖的。”

       “这就是你明天要带到学校的作业吗?也许你的老师能看懂你写的天书,我可看不懂。”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10.预言

         “你竟然对我撒谎。知道长大后你会是什么样子吗?没人会相信你。”

       “你就这么自私。没人会愿意和你玩。你不会有朋友的。”

       “你就会抱怨,从来不自己想办法。我看十年后,你还得为同一个问题在那儿抱怨。”

      如果我是孩子,我的感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1学习者能够识别出和孩子沟通时存在的暴力语言。

     【预防性讲解】看完了吗?大家可能觉得使用拆页中的这些语言挺有效的,孩子都会按照要求去做,但你想想,这样的效果是孩子自己内心的一个驱动呢还是担心、害怕你的权威?大家回顾一下,孩子的类似的行为是不是会反复出现?那就说明我们并没有根本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图快图简便,所以,为了长久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看到这些暴力语言在实际中并没有什么效果。

     【what】通过原文段,我们可以看出来,孩子不愿意与我们合作的原因是我们常用的方法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体会他们的感受,相应孩子也不会与我们合作。而我们常用的方法有十种:

1.责备和问罪:你怎么.....你从来......

2.谩骂:看看你......你太......

3.威胁:再............

4.命令:马上......快点......

5.说教:你觉得......对吗?

6.警告:小心............

7.控诉:都是因为你......

8.比较:你看看人家.....你怎么不像......

9.讽刺挖苦:这就是你的......早跟你说......

10.预言:你这样以后......

      我想问问大家对以上十种暴力语言你会常用到几种?

     【举例】那举个例子:有一天,妈妈下班回到家,看到小朋友一边吃着薯条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玩具散了一地。妈妈一看就火大,上来说开始:“你回家洗手了吗?手脏就开始吃东西,告诉你多少遍了(责备和问罪),吃薯条对身体不好(说教),把屋子弄得这么脏乱,像猪一样(谩骂),马上把玩具收好,电视关了(命令),老是看电视,你想眼睛近视吗?(警告)看看我上班那么辛苦,都是因为谁?(控诉)你怎么就不能像隔壁的小明一样,回家赶紧把作业写好(比较)天天这样看电视,你是想考试不及格?(讽刺挖苦)这样你以后怎么考好大学,找到好工作(预言)。想想看,短短几句话几乎把这些方法这十种暴力语言全用到了,而孩子听到这些就生气、委屈地离开了,离开时还说了一句:“坏妈妈”。

     【how细化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

       当然我们的今天的第一个目标,是能够识别出和孩子沟通时存在的暴力语言,那首先:1.我们就可以对照以上的十种类似的语言,如果有一种,就已经是暴力语言了。如果我们有时候加班,本身在工作上有其他的情绪,回家后再带着自己的情绪跟孩子讲话时,就更加暴力了。

      那结合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得出来:2.清楚自己希望达到的目的:妈妈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及时完成作业、孩子身体健康、主动收拾好玩具。站在孩子的立场体会感受,妈妈一回来,不问青红皂白地一通说教、批评,没有感受到妈的爱,实际上妈妈是对孩子有爱的,但是通过这种暴力语言,孩子并没有感觉出来,特委屈。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些方法并没有效果,反而会破坏双方的关系,目的也没达到。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一次和孩子的冲突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没有结婚或者没有孩子的也可以想一想跟你的朋友、同事、家人最近的一次冲突是什么?请在便签纸下写下来,给大家一分钟时间。

然后,想一想当时的场景,你当时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请想一想当时的场景,在小组内分享。给大家2分钟时间。然后请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现场案例

     孙行者:就是前两天发生的事情,我和我的两个朋友一起吃饭,其中一个朋友他是做审计的,有点冲,另一个是做普通工作的。点菜的时候他们让我点,我点好菜给他们看了然后问他们要不要改,并且也念给他们听了,他们也都同意然后就给了饭店负责人,因为我跟饭店负责人很熟,她好心提醒我们说酸菜肉沫和酸菜豆米有点重复了,土豆烧排骨和土豆干豆角也有点重复了,要不要改一下菜,结果那个很冲的朋友就说我:“你看你点个菜都点不好,怎么怎么......”把我当成一个孩子指责,我当时也很生气,因为都给他们看过,也问过他们意见,那现在就没有权力说我,结果大家都不是很高兴。

      杜红敏:谢谢帅哥的分享,很棒!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这种冲突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那请大家再回到你刚刚想到的这一个冲突的场景中,想一想以后我们再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能不能识别出我们这种语言是暴力语言?然后觉得可以怎么做?请大家想一想,可以分享一下。

      晨曦:我是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比如我跟我妈之间,她跟我说话就是这种模式,我们本来在聊天,如果说的是她比较中意的她就会好好跟我讲,很通情达理,但如果我的意见跟她不一样的时候,她就会讽刺我,对我态度也不好,那像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做呢?

      杜红敏:这个分享特别好,这也是我们今天的第二个学习目标,我们能够识别出跟孩子或其他人沟通过程中的暴力语言,那怎么做才能避免使用这些暴力语言,所以我们今天的第二个学习目标是识别出暴力语言后,可以使用技巧赢得与孩子或其他人的合作。所以,现在也请大家看一下今天第二个原文片断,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如果有看完的,可以示意一下我,谢谢!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  孩子才会说》P57

        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吗?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不至于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的心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少付代价,又好操作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非常有帮助的五个技巧。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个技巧都适合你自己,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见效。但是,这五个技巧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 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提示。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说出你的感受。

     5.写便条。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2】学习者能够识别出和孩子沟通时存在的暴力语言,用技巧策略赢得孩子的合作。

    【what】第一个片断,我们看到并识别了在沟通过程中的使用的暴力语言,但是我们光能看到是不够的,就像我们知道自己生病了,也知道是什么病,但是没有药一样是治不好的,那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代替代呢?所以,这一段拆页就给出了,怎么用更好的技巧和策略赢得孩子的合作。通常有五个技巧:描述、提示、用简单的词表达、说出人的感受、写便条。

    【why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常用方法:大家想像一下想让孩子与我们合作时我们一般是怎么做的呢?比如那个妈妈,回家看到孩子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薯条,看着电视,旁边的垃圾、玩具散在一地,那回家看到这样一个场景,说了那么几句。【后果】孩子最后也没有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还觉得妈妈坏,母子关系就没那么和谐了,如果经常使用暴力语言,孩子别说跟你做朋友了,不躲着你就算不错了。【正面例子】可是如果妈妈听了今天的分享,告诉自己不能使用暴力语言,想让孩子听你的,那我们就可以回到家以后,了解情况,然后告诉自己希望达到的目的,心里想一想自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想让孩子健康成长,能自己主动做好作业,收拾好玩具,那些大吼大叫的暴力语言使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和担心,孩子到最后也不会听你的,说不定老师还布置了看电视的任务呢,因为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责备,到最后没有达到你想要的效果还破坏了母子关系。这样想想,有这么多的坏处那我们可能就不会再用那些常用的方法那些暴力语言了,避免了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是不是也愿意跟你说说当时的具体的情况了呢,这样可能母子关系会更好吧,那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更好的方法呢。

    【how

      那我们看看更好的方法是什么怎么做的吧!

      一、明确目标:我通过这种沟通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二、给出鼓励性的语言或行为:5个技巧和策略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事实,或者描述问题。不指责,只描述现在的问题,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不牵扯其他问题。

      2.提示:直接提示孩子怎么做,不谴责,孩子更容易接受。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孩子的耐心和注意力相对来说没有成人久,长篇大论让孩子们找不到重点,也没有兴趣听,多说不如少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4.说出你的感受:不评价孩子的人品和个性,只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只会更诚恳也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诚,也不会说些攻击的话伤害他。

      5.写便条:预防性地写便条,你希望孩子在哪些事情上怎么做,那你可以给他留言,告诉他怎么做或者告诉他你的感受,当然只表达爱也可以,少了大吼大叫,文字比口头说更有效。

      举个例子吧:拿我说吧,刚洗好澡从浴室出来,已经都九点了,看到到睡觉时间孩子们还在玩手机,玩具也没收拾。这时候,我不能再用常用的那种说教式的方法,我可以给孩子说:我看到玩具都还躺在地上呢(描述),或者直接说,玩具(用简单的词语)看看惯例表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提示),也可以提前在玩具箱上贴张纸,上面写着:玩好后请送我回家,谢谢!(写便条)

     【预防性讲解

      可能有的伙伴们觉得,这只是针对孩子教育方面的,我还没结婚或者还没有小孩子,那在其他关系上可以用吗?有效果吗?其实这些理念和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关系中的,包括你的同事关系、亲密关系、朋友关系,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和策略就可以应对各种关系。还有的伙伴们可能要说了,是不是这五个技巧都要用到?当然不是,根据情况不同,可以只用一种,也可以全部都用,还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其中的几种也可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现场演练

      刚刚我们学习了赢得孩子合作的更好的方法,学习了技巧和策略,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吧。

      一会儿要请大家当演员了,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玲玲九月份就上四年级了,现在离暑假结果只剩下几天了,可她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妈妈下班回到家,看到玲玲坐在电视机前看《跑男》,面前的茶几上摆满了吃的,垃圾到处都是,妈妈火气一下就上来了。现在三人一组,需要一个妈妈和玲玲的演员,还有一个观察员。

      角色扮演:玲玲、妈妈、观察员

      请玲玲和妈妈简单演绎这个场景和母女俩的对话,先用常用的方法,然后再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技巧,代替之前那些常用的方法,分两轮演练,观察员负责监控在整个过程中,角色是否用到了新的技巧并适时提醒。

      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进行演练,然后请小组为大家演绎。

      如果有演练好的,就可以相互换一个角色,都体会一下每个角色的不同感受,这样印象会更深刻,也能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我看到大家讨论地很热烈,我这次给大家这么多时间,也就是让大家每个角色都体会一下,感受一下,现在请一个小组表演一下。

      学习者现场案例

       第一轮:常用的普通方法

       荣光(妈妈):宝贝,作业做完了吗?

       阿筑 (玲玲):还没有呢。

       荣光(妈妈):那你在干吗呢?

       阿筑(玲玲):看电视啊。

       荣光(妈妈):电视好看吗?看的什么电视呢?

       阿筑(玲玲):好看啊。

       荣光(妈妈):还有四天都要开学了,把电视关了。

       阿筑(玲玲):还有几分钟就看完了。

       荣光(妈妈):不行,做完作业再看。

       阿筑(玲玲):做完作业就没有了。

       荣光(妈妈):关了,去做作业。

       阿筑(玲玲):就只有十分钟了。

       荣光(妈妈):不行,做作业,这是你的任务。必须关掉。

       阿筑(玲玲):瞪着妈妈,无奈地去把电视关了。

       荣光(妈妈):还有,做作业之前把桌子上的东西收了,这么多垃圾,都收了。

       阿筑(玲玲):你收吧,我还有那么多作业。

       荣光(妈妈):现在知道作业多了,早就告诉你了,天天不听,结果到现在还没有做完。

       阿筑(玲玲):不情愿地过去收垃圾,但动作很散漫,并对着妈妈的背影做小动作。

      第二轮:新的方法:技巧和策略

       荣光(妈妈):宝贝,妈妈回来了。妈妈看到你正在看电视,桌子上有点乱呢。

        阿筑 (玲玲):噢,有点不好意思,下意识地去收拾。

       荣光(妈妈):你现在还有四天要开学了,知道你的任务是什么吗?

       阿筑 (玲玲):知道,做作业。

       荣光(妈妈):很棒!

       阿筑 (玲玲):我还有十分钟就看完了。

       荣光(妈妈):还有十分钟是吗?那你能做到十分钟后就开始做作业吗?

       阿筑 (玲玲):可以呀。

       荣光(妈妈):那好吧,妈妈相信你。

       阿筑 (玲玲):十分钟到了,自己主动关电视,去做作业。

        荣光(妈妈):妈妈觉得你自己知道该做什么了,非常好,只是,妈妈觉得桌子还比较乱,妈妈看着有点不舒服,你可不可以在你写作业之前收拾一下呢?

       阿筑 (玲玲):可以呀,没问题。

      杜红敏:谢谢大家的精彩演出!真的,刚才大家现场应用很棒,第一轮通过普通方法,收到的效果并不好,但通过识别出暴力语言,第二轮采用新的技巧,避免了暴力语言以后,孩子会更愿意听我们的,会更愿意跟我们合作。

     【A2】催化应用

      刚刚的现场应用大家都做得很棒!我们先用普通方法识别暴力语言的坏处,再通过新的技巧和策略,赢得孩子的合作。刚刚也通过现场试用使大家熟悉了用法。那今天学到的东西怎么应用于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中呢?

       请大家想一想,最近你需要跟哪些人寻求什么合作呢或者想让他听你的?比如,希望孩子按时好好吃饭、老公能同意支持我去上课、下属或者学生能改变同一个错误屡犯不改等等。

       请大家想到一个具体的事情,结合你自己的情况,想一想,你将如何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赢得他们的合作?

       请大家想一想,拿出一张便签,写下接下来你会经历的事情,以及你的行动计划,请写下具体的使用时间、事件、行动方案等。注意要应用今天学习的新技巧和策略。给大家3分钟时间。写好的小伙伴可以在小组内分享,给大家2分钟时间,然后我请几位小伙伴为大家分享。

       好,我看差不多都写了,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现场案例1】

       阿兰:我在工作中最近比较困惑的一件事,就是我部门的一个同事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如果没有纠纷的话就没有什么事,一旦有纠纷的话因为缺少证据会对我们工作很不利,平时一直没有去处理,我平时一般都是好言好语地在说,也没有一些严厉的处罚,这个工作没有完成在我心里一直是一个结。那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就会做以下的调整:首先我把这个事情的事实给他做描述,从布置到现在已经四个月的时间了一直没有完成。第二个就是提示他如果这些工作没有做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对他的影响;第三个就是告诉他我希望的结果是什么,同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他工作没有完成还是有些生气的;最后就是希望他能给一个明确的时间,拟定一个工作计划并实施,当然我可以提供支持,也可以持续跟进。

       杜红敏:谢谢阿兰的精彩分享,能够运用今天学到的这些方法很棒。

      【学习者现场案例2】

       达达:我的情况很简单,就是跟朋友约好的时间,他没有过来,我有点郁闷。通过今天的学习,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在电话里说,我们提前约好的时间,你却取消了这个约会,我也是推了其他的事情来约会的。我会告诉他我觉得我没有受到尊重,你好象也不重视我,告诉对方我的感受,希望以后我们彼此能尊重彼此的时间。

         杜红敏:谢谢达达的精彩分享。那他就是选择直接说出他的感受,也很好。

      【学习者现场案例3】

       阿筑:我的情况也是朋友爽约,本来约好一起看电影的,那今天学习了以后,我会向对方描述,今天晚上我们约好的,电影票也买了,你突然之间跟我说你不过来了,我还是觉得很伤心,因为我们是朋友我很重视我们的约定,好象在你的心里感觉很随便,你不来我还是很难过的,如果你能来的话就过来,如果不能来以后我们在约定的时候请不要轻易做决定。

        杜红敏:谢谢美女的分享!阿筑选择的是以后会描述事实,说出我的感受,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学习者现场案例4】

       我看还有小伙伴要分享,那我们等她一下。

        荣光:我的情况是孩子的事情,因为孩子过年的时候跟外公外婆去了海南三个月,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孩子爷爷奶奶接手了,当时我在贵阳上班,外公外婆就跟爷爷奶奶传授经验,就晚上不要让孩子和妈妈视频,这样孩子晚上不好带之类的。刚好那段时间我特别关注两岁孩子的安全感的问题,也咨询了一些育儿专家,他们也说没有在孩子身边,至少要和孩子视频,让孩子能看到妈妈。结果我就很坚持这件事情,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包括爸爸全部都反对我这样做,所以我当时压力特别大,冲突也很大,我自己感觉特别不舒服,后来寻求专家,专家就建议我每天白天定时跟孩子视频,视频要简短,只跟孩子讲故事,每天坚持讲三个故事,我也把专家的建议给家人讲了,寻求他们的支持,结果一个星期后孩子晚上睡觉也好了,家人也都支持这个决定。那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把我的感受跟对方说明,并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并告诉对方。

      【总结】

       谢谢荣光的精彩分享,也谢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今天的拆书活动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今天学会了识别常用的十种暴力语言,学会了新的技巧和策略,两个大方面和五个小技巧,这样使用大家很快就会发现,我们的沟通变得更好了,然后孩子、父母、朋友等好像更能听我们的话了,这样大家是不是很开心呢?那就需要我们经常持续地使用这种方法,然后就会有更好的收获,加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