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家好,我叫其文;职业是互联网公司研发部技术主管,爱好阅读,跑步。我希望我成长为以下三个标签:拆书家、分享爱好者、阅读爱好者。
拆页选自于李忠秋的《结构思考力》,本书核心理念是无论思考还是语言表达都要做到先总后分、先框架后细节、先重要后次要、先结果后原因。本书冠名“中国版的《金字塔原理》”,它的主要内容启发自芭芭拉·名托的《金字塔原理》,它更契合中国企业和人的特点,相对来说比较接地气、也更易于理解。在学会结构思考后,可以让我们在沟通中思路更清晰,表达也更有力,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 “结论先行,也叫总-分-总”的表达方法,现在请大家花1分钟阅读手中的片段。
I 讲解
好了,大家都看的差不多了。
在片段中提到的“结论先行”,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说结论,亮出你的观点;
第二步,细说理由,阐述观点;
第三步,再进一步总结你的观点。
这三个步骤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总-分-总”结构。
在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小学老师给一个家长打电话,上来先说你家孩子今天上学路上遇到一条河,家长一听立刻紧张了,赶忙问“然后呢”;老师又说有个同学落水了,你家孩子见义勇为跳下去救了,家长更紧张了,赶忙再问“然后呢”;这时,老师才说你家孩子把同学救上来了,学校决定给他颁发小英雄奖,家长总算松了口气。
如果这位老师使用“总-分-总”的方法,先告诉家长学校要给他的孩子颁发见义勇为小英雄奖(总);理由是您家的小朋友在学校的路上救了一位落水的同学(分),所以您的孩子授予了小英雄奖(总)。这样家长就不会提心吊胆了,而会感到孩子骄傲。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的是“分-总”的结构,也就是先谈细节,最后给出结论。比如先谈事情的发展经过,最后说现状;先汇报工作流程,最后说成果;又或者先一堆理由,最后才表明目的。这样很容易让对方不耐烦,如果他迟迟等不到你的结论,他就会打断你。
所以,我们在开始表达之前,要先明确我们的目标,然后按“总-分-总”的方法进行表达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工作沟通会谈的时候,这样我们的思路会更加清晰,表达更加有力。
A1
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有没有出现过因为目标不明确,而让对方听不懂或者不耐烦的情况,有没有交谈过程中被打断的经历?
下面请大家三人为一个小组,从我左手边开始,3分钟时间在小组内分享各自的经验。
伙伴分享:工作中下属汇报工作成果时,总是强调努力做个这个哪个,最终都没有拿出理想的成果。
A2
今天学习了用“总-分-总”的方法。那么我们下周该如何运用这个方法呢?请大家拿出便签,写下以后的行动计划。我们在写下一步计划时,一定要避免写口号性的文字;写不要做什么,而是要写后面要做什么。
写的时候,一定要写明时间、地点、任务以及完成这件事的最后期限。
伙伴分享:2017年5月20在公司写邮件的时候运用“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结束语: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应用“总-分-总”,让自己的表达更清晰有力 ,提高沟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