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廖威雄,威武雄壮的威雄。今天跟小伙伴们分享的书是《结构思考力》。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现场RIA学习后,我希望小伙伴能够用上拆页上的三个步骤,快速清晰地抓住他人表达的核心内容,并总结清楚表达者的思考逻辑。
【F】这本《结构思考力》的作者是李忠秋,讲的是结构思考力在思考和表达方面的理念和方法。
【A】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源于之前给小伙伴们分享过的《金字塔原理》,作者以一种通俗化的更符合中国本土思维方式的方式进行诠释金字塔原理。因此这本书比《金字塔原理》更加适合我们学习运用。
【B】在掌握了结构思考力后,你能和别人聊天时快速掌握别人表达的核心内容和思考逻辑,能让你的思考逻辑清晰,能让你的表达清晰简洁易懂。
本节教大家一些方法在纷繁的信息中识别关键点,理解他人的核心内容并能够总结清楚,也就是运用结构思考力做到听清楚、说明白!我将这个办法总结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和结论。找出信息中哪些是结论、哪些是支撑结论的理由,并将它们区分开。
第二步:找到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画出结构图。接下来找出这些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并依据事实、理由、结论的对应关系画出金字塔结构图。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接受信息除了在前两步做到能够听清楚外,最后还要用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做到说明白。
【预防性讲解】小伙伴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三个步骤操作起来太复杂,在实际的沟通过程中怎么可能有这么多时间慢慢整理出结构?实际上这几个步骤只是打基础。对于新学者来说,的确需要比较多的时间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来整理、分析,但是当你把基础打牢固了,培养出了结构思考的能力,你并不需要严格按照3个步骤执行,结构地分析只会像呼吸一样自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们觉得呢?
【举例】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其实经常会接受到各种杂乱无章的信息,你有没遇到过这样的场景?领导找你说一件事,然后希望你第二天做个PPT报告给他,他要在大会上发言用。试想一下,我们的领导有没可能会这样说:“小廖啊,我明天报告的中心思想是XXX,支撑这个中心思想一共有3个理由,分别是XXX,有XXXX这些事实证明了这个理由的正确性”。一定不可能的,领导会怎么做?他会先丢给你一堆资料和数据,然后把他的思想零散地告诉你,“老张觉得应该xxx,老罗建议xxx,我感觉两者都有优劣,可以试试融合老张、老罗的意见”。这时候,如果你要做出一个符合领导要求的PPT,你就必须用结构思考力,找出各种资料、数据和领导零散思想的结构来,哪些数据支撑了老张的观点,哪些数据支撑了老罗的观点,提炼出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得出结论,然后把这个结构体现到PPT里。
【分步催化1】
孩子的表达是最混乱的,试想一下,当有一天你们的孩子放学回家,他扔下书包,快速跑到你面前,很兴奋地跟你说了一大堆的话,一会说学校怎么怎么样,一会又说老师同学怎么怎么样。或者你的另一半跟你讨论买房的问题,Ta说了很多,市场环境如何啊,房价如何啊,收入如何等等,但是Ta说完一大堆后你都不清楚他想不想买房?不知道你有没遇到过类似的场景?对方都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小伙伴们可以先回忆然后与身边的小伙伴分享,2分钟后我们请一个小伙伴出来给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
【分享】
我问我家小孩,今天兴趣班都做了什么?他就哗啦啦地从头讲到尾,他讲,今天老师跟我们复习了以前的知识,然后打了球,还搞了个什么团队。半天下来,我根本不清楚他到底讲了什么。
【分步催化2】
我们试试用分享者的案例,用上我们今天学习的三个步骤,来分析一下,对方是要表达什么?他的逻辑结构是怎么样的?你可以怎么用一句话总结对方的中心思想?2分钟后我们再请一个小伙伴分享。
【分享】
按照 上课类型,用了什么方法,兴趣点和难点的4类的结构分析孩子的分享,例如上了语文课、数学课,语文课用了猜字游戏的方法,孩子们最喜欢哪一点,觉得哪里比较难,总结就是,孩子今天过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