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饶晶晶,乐观、开朗、充满正能量的新手拆书家。今天我训练的是《拆书家手册》V3的TF1-2,用How片段和大家一起学习,将便签法的R、I、A三个环节理解的更加透彻。接下来为我们今天的拆书活动做准备,我们需要分一下小组。(现场根据人数灵活分配) 我今天带拆的图书是《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本书作者是甄颖,她是美国正面管教资质导师,也是育儿博主,育儿博客国内访问量最高达到3700万。《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中通过实践在正面管教之路上宝妈们的真实育儿故事分享引导出正面管教中的十二个有效工具。有了这些工具家长们就如同有了法宝,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育儿途中的遭遇的各种“小怪兽”。在尊重自己和孩子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找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共同解决问题的7个步骤
1.开始谈话。
找个双方都情绪都平稳的时间和地点,和孩子坐下来:“我有件事想跟你谈谈,就是_______。我希望咱们能一起找到解决方法,你愿不愿意谈一谈?妈妈保证不发脾气,不生气。咱们都保证不互相指责?”——最后一句最重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谈话的情绪安全。
2.倾听孩子的想法。
如果孩子不同意,告诉Ta:“好,我明白。等你想听的时候咱们再谈。”——不强迫,情绪安全。如果孩子同意,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你的感觉是什么?”听孩子说完后,用共情重复孩子的话。——让孩子先说,家长先听。倾听的同时,只需要共情即可,而不要点评,也不要着急给孩子讲道理。如果孩子说不出自己的感觉,家长可询问:“是不是觉得……”
3.说出自己的感受。
听完孩子说完,问孩子:“你想不想听听妈妈的感觉是什么?”妈妈的感觉可能和你的不一样,这很正常,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然后,诚实的告诉孩子你的感觉。使用“我”句式。——告诉孩子“每个人感觉不一样,这很正常”,和第一步的最后一句同样重要。这一步不容易的地方,在于诚实地告诉孩子你的感觉,而不是你的道理。有家长到了这里就不由自主地将谈感觉变成了讲道理。谈感觉是谈心,讲道理则容易变成说教。
4.感谢孩子。
说完以后感谢孩子:“谢谢你听我说,也谢谢你告诉我你的感觉。”——这样的感谢虽然简单,但对于培养孩子和家长谈心的习惯,也就是前面3个步骤,非常有帮助。
5.启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孩子:“你觉得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困难?”或者使用启发式提问,听孩子说,或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不批评、点评、否定孩子提出建议。可点头、微笑、“嗯”等表示听到了。——即使孩子的建议不可行,也写下来,以示对孩子的尊重。家长也可参与“头脑风暴”,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孩子没有建议,家长也可自己提出建议。这时候,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的“正面语言”,给孩子有限权力的“选择”,都可以使用。这时候,也可以适当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思路清晰理智。
6.选定解决方案。
对于最可行和尊重双方的方式,最好由孩子自己选择。——孩子是当事人,自主选择为后面的执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7.约定回顾时间。
约定一个时间来回顾、表达感激。——行大于言。前6步都是说,最后还是要落实在行为上。约定的时间不用太长,baby step,让孩子容易看到小进步,巩固执行效果,或者及时调整不当行为。
生活中当我们和孩子相处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挑战,孩子做事拖拉,不按时睡觉,容易发脾气,喜欢玩手机或电脑游戏……虽然每个孩子给予的挑战不一样,但有意思的是这些挑战确实或多或少都存在于每个家庭。当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挑战时有些家长脸上写着大大的无奈,在要求孩子无果时只能做出让步,选择短暂性的逃避,本着眼不见为净的原则做出妥协。而有些家长则会火冒三丈,责骂呵斥Ta立即、马上将错误改正否则后果很严重。显而易见这两种方式对于解决问题都没有长期的效果可言。前者直接忽视孩子,后者将孩子处在一个感觉很糟糕的境地,它们都忽略了解决问题前需要先和孩子进行情感的连接。想要长期有效的解决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我们要制造一个情绪安全的氛围让孩子敢说,用心倾听孩子的感受,放下自己的指责埋怨,只是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再诚实的说出自己的感觉,放弃长篇大论的说教,只是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受,感受可以不一样,感受没有对错之分。倾听和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让自己和孩子处于同频状态,让之后的良好沟通变得水到渠成。接下来真诚的感谢孩子的交谈,适当的时候给予拥抱和鼓励,这些小技巧是滋养亲子关系的必要养分。然后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开手让孩子自己思考,只是在旁边做一个引导者。最后选择一个经过Ta自己思考的可执行的方案落实并约定回顾时间巩固执行效果。整个过程都要以尊重孩子和尊重自己为前提,解决问题之前先连接情感。养育孩子的道路很漫长,但我们不能走得太着急,因为太着急我们就会忽略很多沿途的美景。放慢脚步,用心倾听孩子,现在的“慢”是为了以后轻松地走的得更远。
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们在平常和孩子或Ta人的相处过程中有没有急于想解决问题而忽略对方情感的例子?每组有五分钟组内互相分享时间,结束后邀请代表向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案例。
学习者案列记录:
四年级孩子小B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每天都拖拖拉拉,昨天晚上他又做到很晚,妈妈很愤怒“天天要做到这么晚,你动作就不能快一点吗?”孩子瞪了妈妈一眼“不用你管,你出去”。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解决问题的7个步骤,相信大家对每个步骤该说的话该做的动作都有了清晰的概念。现在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写下你将这7个步骤怎样应用到未来的生活中,注意我们写下的内容不是空想和决心,而是在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有的场景中我们具体的做法。
学习者案例记录:
时间:晚饭后的散步时间
地点:家里
人物:刘妈妈和孩子宝儿
1.宝贝,妈妈有件事想跟你谈谈,就是关于你玩电脑游戏的事。在谈话过程中妈妈保证不生气,你愿意和我谈谈吗?
2.对于你每天玩几个小时的电脑游戏,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能告诉我吗?
3.妈妈的感受是很担心,担心你的视力会下降。
4.谢谢你可以心平气和的和妈妈聊这些。
5.我们是不是可以一起共同想一些解决的方法呢?
6.那我们就暂时选定A方案。
7.一个星期以后看它是否有效果,再决定是否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