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行走在拆书帮升级打怪之路上的斗士黄鹂。我是个阳光向上的青年,想学习很多东西,比如心理学,亲子教育,婚姻家庭,人际沟通等等。要学习这么多的东西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我今天带拆的内容就跟时间管理相关,拆解的是TF2-2,我们先来分组。
一、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拆书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通过记录某段时间的实际耗用,分析记录的情况,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地完成事情。
二、图书介绍(1-2分钟)
F特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管理学宗师级人物德鲁克教授的智慧结晶。他对中国管理者的价值是难以计量的。
A优势:本书被誉为是启蒙中国现代管理第一书,是终生受用的案头必读书。它不是说只有高级管理者才能做到卓有成效,每一个普通人学会卓有成效。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又有助于提高机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
B利益:这本书告诉我们怎样合理管理时间,怎样选拔人才,做决策时考虑的要素是什么等等。结合真实的故事与案例,令人易懂可操作。
三.R阅读原文拆页
要提高管理者的有效性,第一步就是记录其时间耗用的实际情形。许多有效的管理者都经常保持 这样的一份时间记录,每月定期拿出来检讨。至少,有效的管理者往往以连续三四个星期为一个时段,每天记录,一年内记录两三个时段。有了时间耗用的记录样本,他们便能自行检讨了。半年之后,他们都会发现自己的时间耗用得很乱,浪费在种种无谓的小事上。经过练习,他们在时间的利用上必有进步。但是管理 时间必须持之以恒,才能避免再回到浪费的状态上去。
因此,第二个步骤就是要做有系统的时间管理。我们先要将非生产性的和浪费时间的活动找出来,尽可能将这活动从时间表上排除出去。要做到这一步,可以试问自己下列几个问题。
1. 首先要找出什么事根本不必做,这些是做了也完全是浪费时间,无助于成果。将时间按记录拿出来,逐项逐项地问:“这件事如果不做,会有什么后果?”如果认识“不会有任何影响”,那么这件事便立刻取消。
然而许多大忙人,天天在做一些他们觉得难以割舍的事,比如应邀讲演、参加宴会、担任委员和列席指导之类,不知占去了他们多少时间。而这些工作,他们本身既不感兴趣,做得也根本不够精彩。然而他们得承受这些负担,一年又一年,就像从天而降的灾难一样躲也躲不了。其实对付这类事情,只要审度一下对于组织有无贡献,对于他本人有无贡献,或是对于对方的组织有无贡献。如果都没有,只要谢绝就得了。
2. 第二个该问的问题是:“时间记录上的哪些活动可以由别人代为参加而又不影响效果?”“授权”这个名词,通常都被人误解了,甚至是被人曲解了。这个名词的意义,应该是把可由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这才是有效性的一大改进。
3. 还有一项时间浪费的因素,是管理者自己可以控制并且可以消除的,这项因素是:管理者在浪费别人的时间。
这种现象并不明显,但有一个简单方法可以诊断出来:去问问你的下属。有效的管理者懂得有系统及诚恳地问他的下属:“请你想想看,我常做哪些浪费你的时间而又不产生效果的事情?”问这样的问题,而且问得对方敢说真心话,才是有效管理者的特色。
即使管理者处理的都是颇有成效的工作,其处理方式仍可能造成别人时间的浪费。事实上,一位管理者大刀阔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绝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人总有一种倾向,高估自己地位的重要性,认为许多事非躬亲不可。纵然是最有效的管理者,仍然免不了有许多不必要的和非生产性的工作。
(举例) 晚饭后,大家都吃饱了,A边洗碗边叮嘱:“孩子,快点做作业,别等下又做到十点多。”电视机前,孩子和丈夫 两个人正讨论手机游戏。孩子不耐烦地说:“我就玩一会儿,等你做完事陪我做作业,有些我不会的。”A加快了与锅碗瓢盆斗争的速度,好不容易整理干净。丈夫说:“切点水果吧!”A抱怨:“你在那玩手机,不会自己弄啊!”“一直都是你做的,你切的好看”A沉默了。边打毛衣边陪孩子做完作业,已经是将近10点钟了。洗漱后躺下,赶紧看看手机朋友圈,手机刷屏,不一会儿就到十一点了。看到朋友圈里一篇《你的时间去哪儿了》,她不禁感慨,都五月份了,年前计划要考证,要每天看书一小时,可怎么也没有时间看,难道每天没有24小时吗?
(讲解)) 在生活中跟A一样,很多人都在年初有很多的梦想和计划,可真正实施起来,他会感觉根本没有时间去做。每天都陀螺似的忙着,年终发现计划还没有落实,梦想成了空想。你有没有考虑过给自己的时间做个账本,看看哪些是属于时间盈利的,哪些是属于时间资源闲置,哪些属于浪费资源的?给你的时间做个账本,找出时间的实际耗用情况,思考怎样有系统地管理时间。思考分析关于时间管理的三个问题:1.找出“不必做的事”,删除掉。2.找出能授权的事,借他人的时间。3.找出无益于他人时间的无效时间,控制或消除掉。
(预防异议) 也许有人对这个记录时间存在异议:我这上班都忙死了, 哪有空记录时间的耗用情况,这不是画蛇添足吗?可你没有记录时间,不知道你的时间 都花在哪些地方,是有效利用,还是浪费时间。不思考记录时间的账单,你的“忙”可能就是瞎忙,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记录时间并不是耽误时间,而是将时间利用的更加有效。
拆书家提问设计:早晨的忙乱慌张时间,上午的工作黄金时段,晚上的休闲充电时刻……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哪个时间段是你觉得最需要记录并分析的过去一周的的这个时段,你都在做些什么,哪些事占用了你的时间。你大概记得每件事花费的时间是多少。
本次拆书学习后,你打算怎样记录你觉得需要调整的时段,分析你在这个时段时间耗用的性价比。思考一下,哪些事是我们说的不必做的,可以授权的以及无益于双方的。你准备怎样来规划管理你的“生命”之时。请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应用。
学习者案例实录:
每天在学校上班,除了上课,下午没事就睡。晚上就睡不着,要么出去打麻将,要么教儿子做作业,边玩手机。等儿子做完作业,我还是睡不着,就接着玩手机看电视到十一二点。学习后就知道,真的是恶性循环。计划考会计证,每天下午睡到2点,然后开始看书书。晚上陪儿子做作业的同时,自己也看书,这样对儿子和自己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