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做出好决定》 所属活动: NO.8【天津北洋筹备分舵】拆书家训练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如何将后悔最小化,以及如何用新的选择来止损 学习目标: TF2-4

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静待花开。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我的三个标签是“通信行业”、“80后宝妈”、“书评人”。 【学习目标】1、让学习者通过3个步骤,在做决定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后悔情绪的出现,从而降低无谓的时间和精力损耗,建立积极的决策方式。2、学习者通过3个具体步骤,能够舍弃已经发生的沉没成本,从而及时停止损失的进一步发生,做出理性决策。【图书介绍】F:今天这本书叫《做出好决定》,副标题是理性掌控工作与生活。顾名思义, 这是一本教人怎么做决定的书。
A:一般来说“做决定”这部分常常只是很多书里的一个章节,讲的不是很清楚。而今天这本书用了整整一本书的内容,讲解在决策建议中常见的思维误区、心理陷阱,带给我们更具有实际意义的行动指导,避免决策失误。
B:也许会有小伙伴说,做决定还需要学呀,我们天天都在做!那我想问一下,有多少人在决定前先进行理性分析的?又有多少已成事实让你“悔不当初”呢?今天的这本书囊括了我们在选择路上几乎可能遇到的所有的“坑”,并且都一一给予了明确的应对办法!
当我们面对选择犹豫不决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想:我会不会后悔?那么今天的这两个片段,我们将学习到: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什么样的情况下,你可能会感到后悔呢?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四种情况。首先,如前所述,后悔是因为有反馈。后悔来自已选方案与未选方案之间所产生的比较。如果你不知道决定的结果如何,你就很难体验到后悔。第二是已选方案的吸引力与其他一个或多个方案大致相同。如果被选方案的结果不好,就容易得出做错决定的结论。这表明,决策越困难,你越有可能会出现后悔情绪。第三,如果很快就知道决定的结果,你很可能会感到后悔。比如你决定横穿马路,结果被汽车撞倒,裹了一个月石膏,你对这个决定的后悔程度肯定会大于决定吸烟,因为吸烟的不良后果通常会延迟几年或几十年到来。第四,一个决定越是不可逆,如果后果不理想,那么你对这个决定的后悔程度就越高。相反,如果你可以轻易地纠正过去的错误,就不太可能为之前的决定感到后悔。

虽然你无法消除后悔,但可以将其最小化。例如,不是所有的决定都需要后续跟进。如果你仔细比较后,在互联网上购买了一台新相机,下订单后再继续去比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只会增加出现后悔情绪的可能性。生活中的很多决策都会自动给你反馈,没必要给自己找更多的反馈。你反而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重要的决策中去,特别是那些存在好几个相似备选方案的决定。这些决定是你最有可能会后悔的。最后,在不可逆的决定上多花点时间。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图书介绍】

F今天这本书叫《做出好决定》,副标题是理性掌控工作与生活。顾名思义, 这是一本教人怎么做决定的书。

A一般来说“做决定”这部分常常只是很多书里的一个章节,讲的不是很清楚。而今天这本书用了整整一本书的内容,讲解在决策建议中常见的思维误区、心理陷阱,带给我们更具有实际意义的行动指导,避免决策失误。

B也许会有小伙伴说,做决定还需要学呀,我们天天都在做!那我想问一下,有多少人在决定前先进行理性分析的?又有多少已成事实让你“悔不当初”呢?今天的这本书囊括了我们在选择路上几乎可能遇到的所有的“坑”,并且都一一给予了明确的应对办法!

当我们面对选择犹豫不决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想:我会不会后悔?那么今天的这两个片段,我们将学习到:将后悔最小化的方法,以及如果后悔了,要如何做出新的判断来将损失最小化。有这方面困惑的小伙伴要仔细听了哟~

【拆书家讲解】

WHAT

这段主要讲的是我们经常会出现的一种负面情绪,叫后悔。

【负面一般做法】

各位有没有这种感受,当我们回顾以往决定的时候,总是会想“如果当初我这么做就对了”“早就应该那样做”……

看到有人点头了,说:这不很常见吗?有什么问题吗?还真的有问题!因为这时你就已经开始后悔了。

【这样做的坏处】

很明显,后悔是一种容易给我们带来消极影响的情绪。频繁地后悔会浪费我们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因为打翻牛奶而哭泣”,不仅让做事效率变低,更重要的是会制约我们未来的决策能力!

就像用条件反射训练动物一样,经常处在后悔情绪中,会让我们越来越害怕选择,从而一步步地放弃掉掌控自己生活与工作的权利。

因此,避免后悔迫在眉睫!

【拆页行动建议】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书中作者是如何让后悔最小化的吧。

1、明确问题的重要性。

自问:这个问题重不重要?换句话说,如果拍脑袋决定,我会不会后悔?

像“倒一杯牛奶”“下单买一件商品”这样的问题,自然是可逆、不重要的。

而对于结婚、求学、找工作等人生大事,一般来说都属于不可逆的“重大”事件。

2、问“为什么”?

(1)判断“不重要”,为什么?

牛奶打翻了就再倒一杯;付款后发现同款也不会耽误继续使用。正因为有简单易操作的解决和弥补方法,这些问题在我们的判断中,就理应属于“小事”的类别。

(2)判断“重要”,为什么?

大都是因为影响时间很长、对人生起决定性的作用,具有不可逆的选择后果等等。

例如,近两年房价节节攀升,花费上百万购买一套住房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项重大,且不可逆的经济决定。而由此背负长达几十年的贷款,更是影响着此后的绝大部分人生。

3、行动。

(1)不重大的决策,不要跟进。

比如,你新买了一款手机,正在不断滑呀点呀的试用新功能的时候,抬头发现同事竟然也在用这款。这时你是要问“你多钱买的?”还是问“这个手机有XX功能,你知道吗?”

当然是后者。这个时候,知道对比价格,很可能使你陷入后悔的负面情绪中。

(2)重大的决策,延续“为什么”的分析思路,列出具体的影响因素,做出理性决定。

在第二步中我们大略分析了之所以重大的原因。那么,针对前面的例子,我们可以进一步列出多个具体的判断标准。比如地段、楼层、单价、总价等……然后针对不同的选择方案,用满分十分制进行评估,最后每个方案得出一个总数,从而辅助我们做出理性的选择。如下所示:

重要性

标准1

标准2

标准3

标准4



地段

楼层

单价

总价

总分

方案A

10

3

5

8

26

方案B

7

6

4

7

24

方案C

8

9

4

9

30

通过表格的量化权衡,相信我们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就会更为理性和不会后悔了。

【例子】

说到这里,想起我大学毕业的时候,面对可以保送研究生,和原计划要找工作之间的选择。当时的自己太傻太年轻,不懂什么叫“好决定”。想到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准备考研,而自己不用考试就能上,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听从了组织安排。

【变为正面例子】

如今看来,如果当时的自已运用“避免后悔”的3个步骤,要如何决策呢?

1、决策是否重大?

是。关乎就业与求学两个人生课题。

2、为什么?

如果上了研究生,就意味着要晚3年工作,但是在学术上会更加精进。而立刻工作会积累更加丰富的实际经验,但是在学历上比不过硕士。这个决定不仅决定了自己未来3年要如何度过,而且是一个从学生转变成社会人的起点。重大,且不可逆!

3、决策。

重要性

标准1

标准2*1.5

标准3

标准4



时间成本

工作经验

学术基础

学历

总分

研究生

5

3

9

10

28.5

找工作

7

8

6

8

33

对于 “通信”这个新兴行业来说,更新换代的速度要远远走在学校教学之前。因此我在“标准2”上增加了1.5的加权项。

通过分数对比,可以看出“找工作”应该是更为正确的选择。

【预防异议

当然,即使我们不纠结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大事上充分地考虑,也不能完全避免后悔的发生。俗话说,“悔悔更有益”嘛。适当的后悔情绪能够提醒我们及时复盘,从而提升思考决策的能力,也是未尝不可的。只是不要太频繁就好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了,现在我想请各位回到刚开场,当我问道:是否有过“当初这么做就对了”的想法,你脑中出现的是什么情景呢?

是在文理分科时候的选择?还是曾经错过的某个人?或者跟我一样,在就业和求学之间的拍脑袋决策?

请描述出当时的场景是什么样的,你做了什么事情,或者说了什么话,导致了这件后悔的事情?

小组讨论1分钟后,我们请代表发言。

学习者案例记录:

张伟:

我想到了自己的一段求学经历。我是70后,初中毕业的时候,分数可以上重点高中,但是当时社会的风气是上个好中专,学好一个技能就ok了。因此成绩优异的我放弃了读高中,上大学的选择。现在看来,放弃高等教育是我人生中的最不应该的错误决定。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

那么,让咱们回过头,假如时光倒流,你能回到当初判断这件事的重要性吗?你会如何运用今天的行动建议来重新做出“不后悔”的选择呢?

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2分钟时间后,我们再请代表发言。

学习者案例记录:

张伟:

我接着刚才的案例分析一下:

首先是重要决策吗?必须是!

其次,为什么?

读中专是为了眼前的工作,而上高中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关乎一辈子的决定必然是重大且不可逆的。

最后权衡这个重大事件,我考虑有几个标准:时间、技能、未来形势和我的分数条件。

重要性

标准1

标准2

标准3

标准4



时间成本

技能

未来趋势

知识能力

总分

高中

5

7

9

10

31

中专

7

10

4

5

26

这样看来,当时的决定的确太草率了。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那么,认识到沉没成本后,怎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决定呢?首先要认识到今天做的决定只影响未来,而不是过去。所以做决定时,不要注重过去的亏损和成本。也就是说,要忽略沉没成本。在一段持续很久的恋爱关系中,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今天是第一次跟这个人约会,我下次还希望见到他吗?

其次,要勇于承认错误。如果你不想承认错误,就问问自己:为什么承认一个之前犯的错误会困扰我呢?承认错误是为了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适可而止。你要能区分这些情况,即坚持走下去的这条路是正确的还是一条歧途。

第三,一致性并不总是美好的品质,灵活性也可以是一种资产。如果你能客观地证明坚持下去是一种错误,那么完全可以与以前不一致。过去的决定实在过去特定的条件下做出的,它可能已经不再适应现在发生了改变的情形。以前的决定并不一定是错误的,只不过做出这一决定的先决条件已经发生变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什么是沉没成本?

是那些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时间、金钱、精力等。比如,今天晚上有2小时空闲,你要和好友去聚餐。那么这2个小时就是你的沉没成本。

【负面一般做法】

在前一个片段中我们看到,人在做决定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后悔情绪,也就是纠结在已成事实的沉没成本上。

【这样做的坏处】

我们为什么要避免让沉没成本影响自己的决定?

如果我们一直陷在这种情绪之中,会怎样呢?“倒了的牛奶”永远不会回来。不欢而散的聚餐,2个小时也不会重来。只会让时间和精力白白地流失。因此,面对损失,我们需要换一种更加理性的态度来“止损”,而不是让损失越来越大。

【拆页行动建议】

让我们回到片段来看看,具体要如何做出理性决策,适时止损呢?

1、不要再想那些“不可收回的支出”

对自己说:“不存在时光机器,已经付出的代价无法找回。

一般来说这一句话没多大意义,所以一定要多次提醒

一旦发现自己又陷入到回忆中,就问问自己:“这个结果能改变吗?”“现在,我能做些什么?”

经过这样不断地提醒,至少能加快自己走出去的过程。

2、承认犯错,分析原因。

(1)告诉自己:“我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

注意,一定不要用“默认”的方式跳过这步。

(2)问自己:“我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

还记得上一个片段中“预防后悔”的3个步骤吗?我们可以用在这里,审视在哪个环节出现了疏忽。

是没有明确重大性?还是没有问自己“为什么”?亦或没有按照判断标准列出对比表格?

3、根据新形势调整对策,有效“止损”。

清楚了为什么会犯错,我们就要吸取教训,重新出发了。

(1)首先可以从自己和环境(内、外)两个方面寻求“与当初相比,现在有了哪些变化?”“给我带来了哪些优势和劣势?”

(2)最后一个问题:“我现在能如何调整?”

根据上一步我们分析出来的优势和劣势,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可以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呢?

【把刚才例子变成正面例子】

比如我上面的例子,当我硕士毕业的时候,发现通信行业早已不如当年那样火爆。就业形势与设想的差距很大。那么,我要如何走出陷在后悔情绪的泥沼呢?

第一步,告诉自己,时间不可能倒流。三年的校园时光虽然让自己错过了当初的风口,但是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当下需要做的是,决定如何面对未来。

第二步,承认是自己当初草率的决定导致了现在的境况。没有分析“为什么”,就怕脑袋决定了自己的求学人生。

第三步,

(1)分析当下:3年的时间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给自己带来哪些优势和劣势呢?简单做个表格:


优势

劣势

当初

本科,23岁

看重学历

年轻

学术不深

现在

硕士,26岁

看重经验

学历

经验不足

(2)“我现在能如何调整?”

根据上一步我们分析出来的优势和劣势,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可以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呢?

修正“沉没成本” .png 

优势:学历高-》我就可以凸显硕士文凭的含金量。

劣势:经验不足-》我可以用研究生时候的实习经历来弥补

在加上尽量避免谈到年龄带来的问题,相信效果也不会太差~

整体思路在咱们的拆页背面,有个导图帮助大家理解。

【预防异议

仔细观察,我们生活中的沉没成本无处不在。只要存在选择,就一定会有付出。当我们意识到当初的选择出现偏差,产生损失的时候,今天的行动规划就能发挥有效止损的作用了。

会不会有小伙伴说,你说的倒是轻巧“承认错误,及时止损”,哪有那么容易!是的,我承认这个片段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让我们勇于放弃过去的投入,而改变当初的决定的确很难。

但是,如果不能走出过去,只会带来更多的损失。

所以,即使不能一下子做到,我们可以一步步慢慢来。

先学会抛弃沉没成本。一次不行,就多试几次,提醒自己!终有一天,我们能真正客观冷静地面对已成事实的损失。这个时候,再尝试从错误中寻找问题,并加以修正。

给自己一些时间慢慢来,就一定会走出沉没成本的泥沼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

下面呢,我想再跟小伙伴们说个真实的场景。记得在我年轻(上初中)的时候,做公共汽车去姥姥家。应该在城东北角到站,我却在西南角就下车了。公车刚开走我就懵了,这可怎么办?!

第一反应就是走过去吧。于是仗着年轻有体力,就顺着西马路暴走起来。结果走到西北角的时候,已经累得不行了,看着还有同样距离的北马路,我陷入了激烈地思想斗争中……

好了,请两个小伙伴一组,一个人扮演“分析家”,一个人扮演“我”,看看如何运用今天“止损”的办法,找出好的决定。给大家10分钟准备,我们就要现场演练咯~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析家(孙赫): 你看你都走了那么远了,再坚持一下吧。

我(戴敏捷):当初我就不应该决定步行~实在太累了。

分析家: 好吧,那咱们先停下来,看看下一步要如何决定吧。

我: ok

分析家: 对于你来说,步行西马路的这段时间和体力,就是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了,是不?

我: 嗯,绝对是!我就不应该走!现在停在半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的。后悔死了!

分析家:先不管刚才的决定给你带来多大的损失,让你体力消耗了多少了,问题是下面的北马路要怎么解决。

我:说的是呢。我要怎么办呢?

分析家:这样吧。我们先来看看当初你为什么要决定走,好不好?

我:嗯,我没想到会有这么远,而且越到中午天气越热,我都快烤成干了。这么下去,我肯定坚持不到终点的。

分析家:那就是你没有预估好体力与距离之间的关系,而选择错误咯~

我:嗯,是的。

分析家:好吧,那么下面咱们再来看看,现在你的内外环境都有哪些改变了。

我:内部,出发前是体力充沛;现在是体力不支。外部,出发前是全量的距离和时间;现在只剩下一半的距离和不到1/3的时间。

分析家:好吧,那现在你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

我:优势……我兜里还有够打车到目的地的钱,而且打车能够节省更多的时间;劣势……还有一半的路程,但是我真的走不动了。

分析家:好了,这样看来我们的结论就出来啦。扬长避短的话,下一步你会如何选择?

我:打车。节省体力和时间,用口袋里的“优势”解决问题。

分析家:哈哈,果然,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不过我还想到了一个方法,你可以打电话“求救”,同时原地等待,来恢复体力。你觉得呢?

 

咱们的小伙伴们果然实力不俗哈,在两种选择以外想到了第三种。不过这个解决方式需要一个额外的道具—电话。在咱们的场景中,暂时不支持的哈。在九几年的时候,一个初中生是没有手机的……

话题扯远了哈,两位的现场演练真的很精彩,将今天的行动步骤都一一地用到规划到了。与我有同感的小伙伴为她们鼓下掌呗~

      怎么样,大家对这个场景的演练过瘾了吗?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刚才说的是我的经历,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在最近的工作生活中有没有让自己后悔的沉没成本出现呢?

也许是已经投入了很多,但极有可能不成功的项目?

或者是一本多次拿起又放下的大部头?

大家现在是不是已经出现了一个,在未来可见的,需要止损的类似情景了呢?请尝试将其描述出来,并且运用今天的3个步骤规划一下,未来的你要如何应对呢?

5分钟时间思考,然后我们把它们分享出来。

学习者案例记录:

张伟:

我来分享一个自己的事情。还是跟工作就业相关的。我现在做的是IT行业,跟今天的拆书家差不多哈。那么大家都清楚,最近几年通信行业逐渐从朝阳转向了夕阳。我是70后,工龄已经有将近20年了。但是既然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趋势,如何及时止损,就是我现在要面临的选择。

首先,20年的IT行业经验,是我的优势还是我的包袱?我越来越觉得是你刚才讲的那种“不值得”的沉没成本。科技进步、人工智能崛起,让IT人的被替代感越来越强烈。因此,我要劝自己放弃掉这过去的20年经验,从头再来。

然后,告诉自己之前因为没有看清趋势,而导致的错误选择不能再来。下一步就需要吸取教训,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最后,分析现在的内外因素,可以发现。

内:当初的我上有老下有小,很多需要顾及的家庭因素。而现在我只剩下儿子,完全具备大干一场的条件。

外:与通信行业的没落相比较,我发现金融行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至少在大陆,保险金融的发展进度要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由此我总结出自己现在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我看到了趋势,没有了家庭负担。而且自己的性格、人生经验以及知识储备都很适合金融行业的要求。

劣势:在心里方面,有一个需要迈过去的坎。大多数人对于保险行业还是存在极深的偏见。因此在朋友圈里发信息,往往让我不好意思。但是我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冲破这层障碍,因为我的确喜欢这份工作。

综上所述,我制定的下一步行动就是,放弃掉IT的工作,投身于保险行业,用独有的整合资源能力和喜欢帮助人的天性来驱动自己在新天地中的一番作为!

结语

今天我们拆解了两个片段,一个是为了最小化后悔而做的在小事上“停止跟进”和在大事上“重点思考”。一个是为了止损而做的“忘掉损失”“承认错误”和“调整决定”。怎么样,大家觉得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能够规划应用了吗?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出好决定!

我是今天的拆书家静待花开,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