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许晓勤。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晚上的拆书活动。首先我们来进行简单的一个分组(我们后面的活动会用到)——我们坐在左边的三位分为一组、右边的三位分为一组。请大家确认一下自己的组别。
今天我想跟大家拆解的书目是《方法总比问题多》。这是200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甘霖。本书是一流人才工作方法的专著。作者是享誉海内外的方法学家、国际职业培训师,他一步步教你怎样克服对于问题的恐惧,在遇到问题时怎样运用一些思维技巧,比如找准“标靶”、类比思考、巧妙转移问题等,不仅从心理上藐视问题,以方法克敌制胜,而且还能最终将问题和挑战转变为机遇。其实这些不但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很有帮助,而且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上遇到任何遭遇挑战,需要寻找人生发展突破的人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今天我从这本书中挑选了一个片段,接下来,我发到微信群中,请大家阅读。
分解问题和压力
向难题挑战,实际就是向压力挑战。
战胜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善于把大难题化作小难题,将大的压力,分解为小压力。
一个人肯定一次吃不了一匹骆驼,但如果一次吃一点,不要太久也会消灭光。
学会分阶段和分层次处理,“不可能”就成为了可能。
原文片段的意思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要向压力挑战,就要分阶段和分层次处理问题。
首先,分阶段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把问题在过程中逐步量化进行处理解决。一个人肯定一次吃不了一匹骆驼,但如果一次吃一点,不要太久就会消灭光。举个例子,在我第一次以学习爱好者身份参加拆书帮线下活动时,我就被拆书家吴雯雯的风采和能力深深地震撼了,甚至可以说非常崇拜。我当时就想,要成为这样一名拆书家,那得经历多少年的磨练啊,过程肯定非常的困难。而当我第一次学着用RIA方法在便签上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并把自己的行动计划付诸活动时,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已然成为自己的“拆书家”。之后,我参加了训练营、加入了东莞筹备分会,一步一步地踏上了真正的“拆书家”通关之旅。现在回头想想,要想成为三级拆书家,也不过就是分阶段实现,一步步地前进,通过自己努力就可以达成目标。例如今天我的通过级别是TF1-2,之后,我还将继续调账TF2-1、2-2……TF2-4。我想,最终我一定会成长为合格的拆书家的。
第二,分层次。问题无法局限在某一个层次处理,但分成不同层次就好解决了。再举个例子,一场由2万人演奏的音乐会,是如何做到的呢?原来,音乐会上设有一名总指挥,而下面还有100名助理指挥。总指挥的指挥棒一挥,助理指挥紧跟着相应指挥起来,两万件乐器齐鸣,合唱队的和声响起,给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由此可见,当我们遇到问题和压力时,可以采用“分”的方法来处理,“分”是一种大智慧: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除心理上的压力,也能帮助我们将难解决的问题,顺利解决。
A1-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其实在平时工作或者生活中,相信大家也会遇到一些难题,或者是“大任务”、无法完成的、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做的,看看请每人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在小组内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A:
最近我面临一个大任务:开发一个“时间管理”的课程。因为我自己之前没有做过这个课程,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大任务,对我来说无比的艰难,不知道如何去处理。
后来,我想了一下,要不,我先自己学习吧。我就找了在这个领域中排名前三的三本书。在看的过程中做了笔记。
我想接下来,我可以把我这个大任务分解下来,分成几步:
第一步:找出“时间管理”领域中排名前三的书,认真学习,并做笔记
第二步:我把这三本书的思想和知识点融合为一体,而且把书中的知识点应用到实践中,指导我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去验证这些思想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第三步:把前面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记录下来,形成读书笔记,构建课件的框架,形成一个课程。
A2-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接下来,我们每个小伙伴拿到一张便签纸,请在便签纸上写下,下一次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者压力时,运用“分”方法,你会如何处理呢?最好是有步骤的、可操作的、具体的计划。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B:
要做好“补签工单退单积分核定”这项大任务,我计划这样做:
第一步:在系统中提取相关的数据,测算稽核补签工单的平均耗时,设定一个基础受理积分值。
第二步:召开组内会议,征集大家的意见,讨论前面设定的这个基础受理积分值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并共同为此项工作设定的困难系数。之后得出这项工作的核定积分标准。
第三步:向领导汇报“补签工单退单积分核定”的标准,请示领导。
第四步:若领导通过这个标准(或者修正后才通过),就着手提取2017年1月-3月补签工单退单的数据,为每一位办理员计算这部分受理积分,提交给后台负责考核的同事,在计算一季度受理积分的时候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