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馒头。今天分享的拆书主题是如何消除对话中别人对自己的误解。在分享前,先给小伙伴分下组,对面临近4人为一组。以前我被人误解时,要么争吵要么沉默,总是处理不好。后来运用某本书中的方法后,竟然成功消除了3次误解。
【备注:本次拆书成功通关】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对话过程中遇到别人误解自己意图时,能够使用对比法消除误解。
【F】
这本书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拆的书籍是《关键对话》,一本沟通技巧方面的经典书籍。由4位注明的资讯顾问联合著作。
【A】
这本书是沟通技巧图书中非常畅销的一本,可以跟非暴力沟通相媲美。本书豆瓣评分8.3分,一经问世便高居《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这本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沟通、倾听技巧,有非常丰富的对话情境和故事,读起来并不会觉得枯燥。
【B】
当你和上司讨论升职加薪他却推迟时,当好朋友的观点跟你差距非常大时,当另一半因为误解对你产生愤怒时,你会如何应对这些关键时刻?我们往往不是逃避可能就是处理不当,然后就只能默默忍受后果。现在你不必烦恼了,因为这本书能帮助你敢于面对,并且恰当的处理关键时刻的对话。
对话过程中,当我们的意图被误解时,可以运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消除误解。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它的结构包括2部分:
1、否定部分。先打消对方认为自己图谋不轨的误解;
2、肯定部分。确认自己对他们的尊重,说明自己的真正目的。
其中否定部分非常重要,它解决的是可能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没有这一步,就很难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
如果不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应对或者争执愤怒,那么不仅不能消除误解,而且还会让别人和自己都不爽,甚至可能会造成关系破裂。
拿我自己来说,去年12月份,有一天中午跟总监吃饭时,忍不住说了一个很好的活动创意,然后给部门争取到了活动主导权。在我还没来得及和直接上级沟通时,老大就打电话来质问我,为什么要越级上班?但是当时我不会处理这种问题,最终导致我和老大之间产生了隔阂。
通过今天的这个片段,我就知道如何处理这种对话问题了。按照原文中的对比法,第一步打消老大认为我故意越级上报的误解,告诉她:“我不希望你认为我故意越级上报,给你造成麻烦。”
第二步确认自己对她的尊重,说明自己的真正目的。“我想跟你沟通这件事,但是没来得及。我这么做的目的只是想为你争取利益,争取活动的主导权。”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请认真听听这些话,哪一个让你感觉熟悉。“你怎么能这样”“你说,你这算怎么回事”“你怎么老是误解我的意思呢”“我压根不是你想的那样”“你真的误会我了”“为什么就跟你说不清楚呢”……哪些话是你最近听过的?请仔细回想下,是在什么时候?是和谁对话?时间1分钟。请1位小伙伴分享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刚分享了去年年末同事的误解,同事以为我站在他的反面,结果就造成了误解。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通过刚才的回忆,大家想起了最近对话中被误解的情景。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你会如何在对话中使用原文中对比法去消除别人对自己的误解呢?请在小组内讨论,并写下具体行动步骤,时间6分钟。到时我会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李斌分享了跟同事之间的误解,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斌哥会运用对比法去化解同事之间的误解。
周六的时候,我跟一位同事产生了误解。公司有工作调动的申请,同事却认为他应该去国外工作,但是我没有选择去国外,而是选择留在国内,然后去另外一条产品线工作。同事误解我是在故意拖延去国外,选择了错误的职业发展方向,两个人为此产生了矛盾和误解。
运用今天的学习片段,下次和同事再发生争吵时,我可以先打消对方认为我故意拖延、做出错误选择的误解。接下来,表示对同事的尊重,我知道你关心我职业发展,希望我工作越来越顺利。不去国外,选择去另外一条产品线,一方面是考虑那条产品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考虑家庭和孩子,希望留在他们身边。这样运用对比法就能消除彼此的误解。
结语:通过学习关键对话的片段,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对比法快速消除别人对自己的误解。误解越少,生活才会越开心。我是拆书家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