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分组
大家好,我是新手拆书家曾催艳。接下来由我为大家带来TF2-1的内容拆解。首先我们分一下小组。
一.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对交易效用理论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关注物品
带来的真实效用和你为此所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不受贪便宜心理影响,从而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
二.图书介绍
F 特征
本书作者奚恺元,1993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书名
很有意思《别做正常的傻瓜》,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正常的傻瓜。说你是傻瓜,是因为你做的许多决策都是欠理性的。说你是正常的,是因为大多数人和你一样,都在做欠理性的决策,而且都没意识到。
A 优势
本书结合了作者十余年的教学经验,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帮助你发现决策中的误区,涉及的决策范围广,包括购买什么商品,和什么人结婚,雇用哪些员工,投资什么股票等等。除非你从不做决策,否则本书对你一定有所借鉴。
B 利益
你是不是经常会买没用的东西?赌博赢来的钱花的是不是特别的大手大脚?本书将会帮你分析这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决策误区,且提供针对性的“药方”,相信它能给您带来启迪和帮助。
交易效用理论最早由芝加哥大学的萨勒(Richard. Thaler)教授提出。他设计了一个场景让人们来回答:炎热的夏天,你躺在海滩上,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喝上一杯冰凉的啤酒。在你做白日梦想着那杯自己最喜爱的啤酒时,你的同伴要去附近的电话亭打一个电话,正好可以帮你看看附近的小杂货店有没有啤酒卖。他要你给他一个你愿意出的最高价钱,如果啤酒价格在你出的价格之内,他就帮你买回来,高于这个价格他就先不买了。那么你最多舍得花多少钱在这个小杂货店买一杯啤酒呢?他让一组人回答这份问卷,最后统计出的平均价格是1.50美元。然后他把这个问卷中“附近的小杂货店”改成“附近的一家高级度假酒店”,把新的问卷给另外一组人做,让他们出一个最高价钱。你知道做了小小的改动之后结果有什么变化吗?改动后统计出的平均价格是2.65美元。同样是在海滩喝一杯买来的冰啤酒,从酒店买和从杂货店买来的相同的啤酒是没有差异的,既不会因为在酒店买而享受到酒店里优雅舒适的环境,也不会因为杂货店的简陋而有任何损失,但为什么从酒店里购买的话人们就愿意支付更高的价钱呢?
一般来说,人们总会很宽容地对待酒店里商品的高价,在商品对你自己的实际价值相同的情况下,愿意为其支付的价格更高些。换句话说,如果最后你的朋友帮你买回了啤酒,并告诉你是花了2元钱从酒店里买来的,你一定会很高兴,因为你不仅享受到了美味的啤酒,还买到了便宜货,比你的心理价位节省了0.65美元,获得了很大的交易效用。但是如果你的朋友说是从杂货店买来的,你就会感觉花了2美元是吃亏了,虽然喝到了啤酒,心里却是不怎么高兴,因为此时你的交易效用是负的。可见,对于同样的啤酒,正是由于交易效用在作怪,而引起人们不同的消费感受。
在消费过程中,正常人往往会受到交易效用偏见的影响,从而做出欠理性的消费决策行为。你可以通过克服交易效用偏见而变得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你需要意识到,做决策时不应该受到成本和收益之外的东西的影响,许多的参考价都是与决策无关的,不要被它们遮盖了双眼。唯一需要关注的是物品带来的真实效用和你为此所付出的成本。不要因为贪便宜而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同样,也不要因为比较贵而不买自己正需要的东西。不忍心放过那些看似合算的交易往往会在事后让你后悔。同时,切不可仅仅关注相对收益而忽视了实际上更重要的绝对收益。将绝对收益与绝对成本进行比较权衡才是做决策的依据。
,我就是那种一看到商场打折就走不动路的人,感觉不去买一样就会吃亏,结果买回来的东西不是没用的就是不合适的。同样一件衣服,放到商场里我们会认为几百元是正常的,可放在夜市里,卖100元我们也认为它贵。这些都是交易效用偏见左右着我们的想法。人们通常在交易中会受到无关价值的影响,购买的也许并不是物品本身,而是折扣,也就是“贪便宜心理”在操纵着你的行为。如果不克服这种合算交易偏见,我们就会经常做出欠理性的购买决策,家里会到处塞满没用的东西,乱糟糟的。心情也会不美丽。
那么应该怎样通过克服交易效用偏见理性消费呢?
1,不看参考价。
2,考虑商品对你的实际效用
3,核算你为此付出的成本
4,衡量并作出理性的决策
去年的双十一前,我看中了一款男士的皮质拼接夹克,原价1680元,双十一的价只要699元,如果满799的话,还能减50元,零点到两点开抢还能送一条价值299的羊毛围巾,于是我又千辛万苦地选了一条原价499元折后只要199元褐色的毛呢裤凑单参加满减活动,双十一那天打着哈欠熬到了零点,抢完之后心满意足地睡了。结果那天熬夜抢来的墨绿色的围巾,老公只戴过一次,而那条为了凑单的裤子,也被无情地打入冷宫,最可气的是,过了不久我打开那件夹克的链接,价格竟然降到了620元,真是坑爹的双十一,我想我以后在购物时,一定要先冷静下来问问自己,东西是不是我非常需要的,我买下它会用几次?不要看他原价是多高,只想实际要付出多少,最后决定买还是不买,我想三思而行,我们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
拆书家提问设计
大家买东西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什么呢?我们总会头脑发热为不必要的东西去买单,然后再暗暗后悔:这样东西我真不该买,看,又浪费了。去年的双十一你都买了啥?生活中你买过什么不该买的东西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上次逛街时,我看上了一款条纹的连衣裙。因为我是条纹控,我一看到条纹的就受不了,试穿了一下,因为我肚子上的肉比较多,腰上卡的有点紧,可卖家说价格很美丽,选两条的话,只要150元,于是我又兴冲冲地选了一件买单了。可到现在,那裙子还被我困在衣橱里呢。
六.A1+(反思加工)(7-9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如果以后再遇到刚才自己所讨论的事你会怎么做呢?用上今天探讨的克服交易效用的步骤,看下能不能有效果,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并把它写下来。
学习者案例实录
1 想一想自己是否特别需要这件东西?
2 家里有没有类似的,可以替换的同类的东西。
3 不要看商品的原价与现价之间的差价,也不要觉得便宜,就把东西买下。积少成多,可以买令你心仪,的品质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