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学习者在日常沟通和交流中,能在对方产生误解的情况下,运用对比法表达自己的尊重和真实意图,从而消除误会。
大家好,我是微光!今天要带拆《关键对话》。
【F】这本来自美国书,作者有四位,大家请注意,他们中间一位是组织行为研究学家,其他人都是演讲培训师兼职企业咨询顾问,这样的组合搭配注定了书本内容既严谨完整又通俗易行。
【A】市面上沟通类书籍非常多,有研究学术理论的,有介绍沟通模型的,有介绍谈话技巧的,但本书很特别,提出了关键对话的概念及其解决原则和方法步骤。谈完后果很严重的对话就是关键对话,一般有事关重大、意见不同、情绪激动三个特征,我们每个人这辈子都会经常遇到,所以这书针对性实用性极强。
【B】在作者看来,很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能处理好关键对话。当面对高风险、情绪化问题时,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消极应对,力求掩饰、回避、逃避;或使用语言暴力,譬如控制、贴标签、攻击。学习本书,不仅能让我们有效掌握高风险对话的做法和原则,事半功倍地改善沟通、解决问题,还能帮助提升职业发展前景、扩展人际交往、改善亲密关系,就像它副标题所说营造无往不利的事业和人生。
介绍了书,接下来想跟大
很多时候,即使你没有任何不当言行,对方还是感到不受尊重或重视;有时候,你想帮忙提建议,但对方觉得你在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还有时,你明明真心夸奖,对方却认为假意虚伪。当然误解的出现,有时是你确实伤害了对方,还有些时候完全是无心之失。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解除误会的方式,但刚刚我们学到了一种新的办法——运用对比法消除误会。【细化行动步骤+举例】举个例子,单位组织了春节团拜会,节目很精彩,但现场组织和服务一般。当负责的同事兴冲冲求表扬时,我夸了几句也不忘说还有两点建议,同事立马拉着个脸。我一瞅,不行啊,赶紧运用了对比法。第一步,控制情绪,把到嘴边的具体意见咽回去,暂停争论或辩解;第二步:告诉同事:我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也不是想说活动组织得不好。这是对比法最重要的否定部分,消除对方对你不尊重他们或有不良企图的误解。然后,第三步,说:恰恰相反,这次团拜会从整体组织、节目编排等方面来看都是历年最好。肯定部分,表达尊重和理解。第四步,明确目的,回归原本的主题。到这里,打消了同事的误解,也可以告诉她还有办法能让类似的活动办得更好。【不这么做的坏处+预防异议】可能有人会说,干嘛这么累啊,误会就误会呗,自己的事我都不在乎,为别人更无所谓了。有些时候确实是,不辩解可能还是个美丽的误会,但误会在就有会产生隔阂,还可能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如果身处关键对话涉及到重大问题,不消除误会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所以,聪明如大家,肯定知道该如何选择。
【显像提问】+【具体情境】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很喜欢自己的室友,可每次让他整理自己的房间,他都反驳你干涉他生活;爸妈想跟你聊聊对象结婚的问题,你特别忙没时间细说,他们就认为你嫌他们唠叨;领导过于严苛且批评下属不注意场合,你想提醒,反被指责不尊重上级;等等。
请大家回想一个类似的,与别人对话时被误解的经历以及当时是怎么应对的,并在组内交流,如果再遇到相同的情况,将如何运用对比法消除误会。请每一个人都分享,要包括时间、人物、事由和具体的做法步骤。时间3分半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在北京实习,拿到了好几个Offer,但都不是自己特别向往的大公司,家长误会自己眼高手低,要求定一个工作先干着。告诉父亲不是心高气盛,而是努力在找更适合自己、更有发展前途的机会。
【点评+衔接】刚刚我们学习了如何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小伙伴分享了父亲的误会,可并未对爸爸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往往就算误会消除了,对方能接受你的言论,也不一定能完全信任你,想让其敞开心扉坦率更是难上加难,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倾听技巧,帮助对方走出沉默或暴力沟通状态,引导他们将想法说出来。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第二个拆页。
当对话中人们感到失去安全感时,双方往往诉诸沉默或暴力。沉默不单是静默不语,言语间逃避、掩饰、退缩都是沉默,而语言暴力则是控制对方、评价给人贴标签以及一言不合攻击对方,我们常常都能遇到。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保持沟通、达到对话的目的就很难,所以需要我们表现出巨大的好奇心和耐心,使用四种有效的倾听技巧,通过倾听和有效反馈帮助对方摆脱沉默或者暴力的应对方式,然后引导说出自己的观点或行为动机。
(1)询问观点。直接表明你想了解对方的想法。比如:“发生什么事了?”“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可以直接告诉我”;
(2)确认感受。我们应当扮演“镜子”的角色,客观描述他们的外在表现或行为,鼓励对方对此进行讨论。如:“你嘴上说没事,可听起来不像没事的样子。”、“你好像对我意见很大”;
(3)重新描述。当对方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你应该重述他们的表述,表明自己不但理解其观点,而且鼓励他们分享内心的想法。比如“好吧,你看看我的理解是否正确。你生气/感觉紧张是因为……”;
(4)主动引导。就像做馒头需要发酵粉、面起子,对话中有时候也需要你提供一些关于对方想法和感受的猜测,才能让对方打开话匣子。比如:“看得出来,你是因为我没陪你去逛街你生气了”、“大家是不是认为我为了个人业绩,强迫你们加班多干活啊”。
当然,这四个技巧可以根据场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举例】比如说我朋友小霞买了条短裙,她爸妈觉得过于暴露,说:这玩意怎么能穿出门?语言暴力开始,小霞得先询问:为什么你们会怎么想?让保守的爸妈讲出担忧,接着确认“看起来你们真的很生气”,然后复述“我都明白,你们是担心有人说我不良少女,其实现在超短裙是潮流”。经过前面的铺垫父母态度不那么坚决了,再趁热打铁引导,“你们也觉得我穿这裙子挺好看的吧,是不是担心会走光?”接下来可以科普打底裤之类的安全措施,于是对话继续,裙子也能照穿啦。【边界】当然要提醒大家,只有在非常了解对方的看法,而且非常清楚他们的想法时才可以主动引导,错误的猜测可能会导致新一轮的沉默或暴力。
A3:下面,让我们现学现用,为大家设计了两个场景:
场景一:去年退休的王阿姨有一块心病,她孩子研究生毕业都三年了,还没有对象,每次让去相亲、谈恋爱都说忙,阿姨一听就火冒三丈。所以每次打电话都以王阿姨的唠叨和指责以及孩子的沉默不语告终。于是,王阿姨决定用倾听技巧了解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场景二:公司要组织新春客户酬谢会,由小明所在的部门负责这项工作。经理让小明策划活动方案,当小明加班加点、精心设计完成交给经理后,他竟然大发雷霆,说策划案与企业文化完全不符,让重新写。小明很纳闷,重写在写就好,干嘛那么大火气?所以,小明也决定用刚学到的技巧找到经理生气的原因,写一份让他满意的文案。
【角色扮演】现在请和你的搭档,进行两次演练,分别扮演王阿姨和沉默应对逼婚的孩子,或者小明和莫名生气的经理。大家可以先讨论,然后再组内角色扮演,记住每位学习者都要实践一次倾听的四个技巧。时间八分钟。
【现场扮演1】孩子认为介绍的对象素质不高,精神上不够契合没有共同话题。需细化~~~~
【现场扮演2】没提前问清楚企业文化、客户情况以及策划套路,单纯依靠过往经验和网络搜索就写出了文稿,浪费时间和精力,经理对此失望和生气。PS.经理扮演者为职场资深人士,不仅简要说明如何写文案,更建议控制情绪,任何事先停下来三分钟,静一静再说、再反应。
【点评】使用倾听技巧的过程,实际就是调整对方情绪、恢复谈话氛围的过程。四个技巧可以根据场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但主动引导一定是要在非常了解对方想法的情况下再使用。
A2:相信你一定遇到过以下的情况:向上司提出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冷嘲热讽;布置完工作任务,下属以沉默相对抗;让孩子少玩会游戏,他只当是耳边风;要恋人浪漫些,对方却毫无反应;提醒邻居遵守公德,他却开始骂人;……生活中很多对话场景,都需要我们运用倾听技巧,改变沉默或暴力的沟通状态。
请大家仔细想想,近期有什么问题需要你开展一次关键对话,而对方的反应很可能沉默或暴力。请将其规划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怎么运用新技能让对方说出内心想法。根据想到的场景,在组内分享如何运用刚刚学到的倾听技巧来进行一场有效沟通,建议大家加入误解的剧情设定,运用第一个拆页学到的对比法消除误会,更好地营造对话氛围。
【学习者分享】培训师一步步引导现场不愿意参与讨论、不想与其他人分享经验的学员,由一开始拒绝对话到最后开始分享。
【反馈】特别好的迁移运用。
【学习者分享】培训师一步步引导现场不愿意参与讨论、不想与其他人分享经验的学员,由一开始拒绝对话到最后开始分享。
【反馈】特别好的迁移运用。
最后,请大家一起回忆。咱们刚才学习了《关键对话》的两个拆页,先是如何运用对比法消除误会,误解没有后再运用倾听技巧来帮助对方走出沉默或暴力沟通状态,让对话继续下去。如此简单实用,相信大家都能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让我们一起让这世界少一些误会、多一些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