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带拆人黄新建,名字很好记计算机里的黄色新建文件夹就是我。我在一家500强制造企业工作10年了,是一名电子产品开发工程师。我还是一名拆书爱好者,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三级心里咨询师,大家如有拆书或职业生涯规划或心理成长的问题,可以微信联络我,我们一起探讨学习成长。
拆书帮介绍:1.“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
2.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
3.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4.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现场拆书法,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5.拆书形式为RIA:R为阅读原文片段;I为自己的理解;A有三种形式,A1为关联以往经验,指向过去;A2为彩排今后的应用,指向未来;A3为现场彩排演练,在拆书家引导下现场学习。
6.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7.拆书帮是拆书爱好者的一个公益社群组织,由各地
《P.E.T.父母效能训练》拆书片段。
第8章 通过改变环境,改变不可接纳行为 片段:
只有为数不多的父母,会试着通过改变孩子所处的环境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与较大的孩子相比,父母们更多地对婴幼儿采取改变环境的方法。这是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父母开始更多依赖于口头言语管教的方法,尤其是对孩子贬损的语言,或用父母的权威来威胁他们;父母忽视了环境的改变,试图用谈话的方式让孩子改变不可接纳行为。这很不幸,因为无论对什么年龄的孩子,改变环境常常都是非常简单而极为有效的。
一旦父母认识到这种方法的广泛的可用性时,就会更多地使用它:1.丰富环境内容。2.减少环境刺激。3.使环境简单方便。4.在环境里设定限制。5.做好儿童防护。6.用另一种活动代替。7.让孩子对环境变化做好准备。8.与大些的孩子一起提前做好计划。
改变环境可以改变孩子的不可接纳行为,方法有:加减乘除。“加,丰富内容”,“减,视听刺激”,“乘,规则习惯”,“除,正向替代”。我们只用说教的方法,而不使用环境的改变,孩子是不会按照我们说的去做的。例如我们担心孩子吃糖太多坏牙齿,我们告诉孩子“不能吃太多糖了,要克制,否则会坏牙齿“,但如果家里的茶几餐桌上摆放各类孩子喜欢吃的糖果,孩子一闲下来就想去吃糖,也没有糖果的替代品,这种情况下环境不改变,孩子能克制自己不吃糖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家宝宝3岁了,喜欢把他的玩具到处丢,宝宝妈妈特别不喜欢凌乱的环境,妈妈为宝宝不能收拾自己的玩具而烦恼。上周六,全家吃完早饭后,宝宝妈妈去加班了,宝宝去玩他的玩具,中午妈妈回到家,看到客厅里散落了一地宝宝的玩具汽车、海洋球、积木等玩具,妈妈就受不了了,说“宝宝,你的玩具你玩完后,要收起来,不要老是让别人替你收拾,要不然就不要玩了……”, “我就要玩,我就要玩……”宝宝回应说。究其原因是:内容丰富度上,宝宝没有把玩具摆好的吸引力;刺激太多,玩具放在客厅的电视柜下方,宝宝做在沙发上看会电视后,看到玩具就会去玩一会;规则习惯不清,玩的区域未限定,玩具箱太小宝宝摆放玩具不方便;正向替代不明,没有能代替玩玩具的事情。所以,宝宝玩玩具的环境不改变,妈妈单纯通过语言想让宝宝摆放好玩具,这件事是无法达成的。只能是宝宝很委屈,妈妈很烦恼,我也很无奈。
我想通过改变环境,让宝宝学会背《三字经》,希望今后3个月内完成此事。今后,我下班回到家,放好背包,换好拖鞋后,需要做的事情为:“加,丰富内容”,先和宝宝玩5分钟的专门时间,陪他做最喜欢的事情,游戏;“减,视听刺激”此时关掉电视,手机静音,同时我把准备好的播放器打开播放《三字经》一遍,约10分钟;“乘,规则习惯”播放器放到电视柜前,在出门到楼下玩时,把播放器放到我的裤子口袋中,每天听一遍就好,并制作一个90天的点检表,每天听完一遍就算完成任务,在点检表上画V ,关键是要养成听的习惯;“除,正向替代”,如果宝宝此时不想听《三字经》,可以等下次再听,这时可以找绘本书给他讲一个故事或画画一页或者玩一会贴图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