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重塑心灵》 所属活动: 广州零角度筹备分舵第11次打怪升级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用积极语言转化方法和五步脱困法搞定TF2-4 学习目标: 掌握把消极语言转化成积极语言的方法,用五步脱困法破除能力限制

开场: 大家好,我是新人拆书家薛嘉骏。我今天为大家带拆的这本书叫《重塑心灵》
【特征】: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NLP的书,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的简称。 NLP最早是通过研究一些很厉害的心理学家和催眠大师使用的有效的技巧,以及很多厉害的成功人物的行为模式,最后提炼出一些规律,并总结出一些技巧,最后发现把这些方法规律对普通人使用,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这本书的作者李中莹老先生被誉为华人NLP方面的大师级人物,这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并结合了国外的经典教材,编写的一本入门级著作。是国内NLP方面的奠基之作。

【优势】:和同类书籍相比,虽然是一本入门级的NLP读物,但是很全面,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例子。讲解NLP的一些核心理念,读起来很容易理解。这本书一直排在同类书籍热销书籍前列,已经再版多次。

【好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获得这些技巧,当面对艰难困苦和压力时可以更有效的调整自己,做出积极的应对,从而使内心得到成长,人际关系更好。
今天拆解的内容是关于如何通过简单的转化语言,破除困境的方法,学完后,你会更加自如的面对自己遇到的困境,更快的调整到更好的状态,积极的去寻找应对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正面词语”帮助我们运用词语去改变思想而使自已在人生里有更积极和进展的态度,遇事时更快找出解决办法,逃出困境。

在我们身边,不难听到一些类似这样的话,显示出说话人正陷于困境中

    我不要再被人欺负。

  “我没有办法。

  “还没有可能。"

  困境坦克的“困”是因为事情里有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使我们感到无可东何,亦即无能为力,在困境中的人,容易把思想放在那些无法控制或不想要的因素上,如果能够转而注意一些本人可以控制的因素,则便有办法使事悄得到改善,也就是说可以再来一次和越做越好。这份心态,使事情有了转机。肯再试便多了一份成功机会,每次都比上次好些,累积下来,怨天尤人的人就会少了。

  说“我解决不了"的人是一个失败者,而说“我要找出一个解决办法”的人是一个乐观者,亦即是一个成功者。其实都是针对同一个情况,心态不同便会出现不同的语言,而改变语言便可以使心态改变。即把句子中的“不”、“没有”等负性的词删除,改用正面的词语代替。例如:

  我不要再被人欺负”改为“我要别人尊重我”第九章信念系统的提升

  我没有办法”改为“我要试着从一个个新的角度去看这个

  “这没有可能”改为“我要找出一个突破的方法”。

  看以上这些例句,你会发觉左边(负面)的句子,就像因在个圈中,文字的意思完全是静态的。而右边(正面)的句子则有感,是活的,是可以有所行动的意思

  我们的大脑,跟随着我们的思想去操纵我们的身体。大脑只能接受正面的指令,给它负面的指令,它便会做出与我们意愿相反的结果。例如,一此人不断叫喊自己不会惊慌,结果是,不久之后自己惊慌到发抖,甚至哭出来,便是这个原因。不信的话,你看看以下的句子,注意自己的脑里有什么涌出来:“不要想像一对白色的老虎,但是可以想像一对跛足的鸭;不耍想像在雪山上滑下来的感觉,但可以回忆一个舒服宁静的沙滩。“你是否发觉自己止是上述的四项?就是说,文中的“不要”对你的大脑是完全没有作用的。对吗?

  尽量在说话时使用正面词语,日子久了,你会发觉自己变得更积极、更有效率,更开明。事实上,看看身边的人,那些遇事顺利成功的人说话都多用正而词语,而那些失意灰心的人说话都充房负面词语。改变语言,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态,对于常用负面词语的人,我们可以用正面词语练习这个技巧帮助他们改善人生。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我们正式拆书前先分一下组2个小伙伴为一组,现在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我给大家发的拆页内容。阅读完之后请示意我。

我有一个朋友经常向我吐槽他们公司,今天说,我们公司太差了,我都工作这么久了工资一点都没长,明天说,领导一点都没考虑过我的感受,总是加工作给我,害的我天天加班,后天又说,领导眼力太差了,小刘工作能力那么差,还提拔他做主管。我们刚才阅读了拆页,我们看到了“语言”的重要和奇妙。我想问一下,我的这个朋友对于工作这件事的态度是积极正面的还是消极负面的?
学习者回应:“是消极负面的”。
拆书家:“对,语言能让我们觉察到自己或他人的处事是积极正面的的还是消极负面的。”
一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不要想粉红色的大象,如果这时问你大象是什么颜色,大部分人会回答是粉红色。这就是语言的威力。通过语言,可以影响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这个“看”和视觉无关,而是指我们的感知、理解和诠释。它决定着我们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正如拆页中说的“语言”,能透射出一个人是否积极,通过改变语言我们可以改变状态。
既然语言能引领我们呈现积极的人生,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才算是正面积极的语言呢?“下雨了,我没法去上班!”“我不能按时交作业!”“我想,我有办法在上班路上不被淋湿!”“我可以按时完成作业”这些话语哪一种语言属于积极的语言是前面的话语还是后面的话语呢?
学习者回应:“后面的话语属于积极的语言”
我们来对比负面消极的语言和正面积极的语言有些什么不同。消极的语言多用:不,而积极主动的语言多用:可以、能;消极的语言常停留在之前发生了什么,而积极的语言更关注于未来;消极的语言多把责任推卸给其它因素,也就是缺乏责任感,而积极的语言知道一切来自于自己的决定,能对自己负责。
于是我们发现,消极的语言常表现为发怒、感到后悔、发牢骚、抱怨、指责他人、表现得像个受害者;而积极的语言则表现为:冷静、承担责任、专注解决方法、采取主动、让事情发生。
也就是说,积极的语言不仅能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反过来,经常练习和使用积极的语言,也能让我们变得更加的主动积极。
细化步骤】那么,怎么将消极被动的语言转换成积极主动的语言呢?我有几个方法可以提供给大家。
1、把“不”换成“可以”。如:我不能按时完成这项工作。换成:我可以试试准时完成这项工作。
2、把“他”句式、“你句式”换成“我句式”。如:他把我气疯了!换成:我觉得我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
3、运用启发式的问题。如:这件事只能达到这个效果了!换成,这件事怎样做能有更好的效果?
通过训练,语言会发生惊人的变化,同时也能调整我们的处事方式。

不这么做的坏处】有人会说,我平时经常抱怨,也没有什么影响嘛,抱怨一下自己的心情会更加舒服。但是试想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就只会埋怨环境太差,我完成不了。抱怨同伴的不配合,有的人会埋怨自己能力不足,解决不了。短时间这种抱怨可能会舒缓我们的情绪,对我们影响确实不大,但是如果经常性这么做,我们会渐渐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和困难,就只剩下抱怨。抱怨会让自己的价值感越来越差,甚至会习惯性的不负责任,同时我们自己因此变成一个,负能量爆棚的人。身边的人也会被感染逐渐的别人会疏远我们,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会越来越差,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当事情因为环境原因,出现困难时,我们想着怎么可以通过改善改善一些环境,从而是我可以完成任务,当同事不配合,我们想着怎么和他沟通争取他的支持,那么问题将会更容易解决。我们以后应对困难的态度也会更加积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显像提问】请想一下你最近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语呢,在工作上,这事太复杂了,时间不够,这个客人太难沟通了….在生活中,以前试过都没有成功过,我肯定不行的,我做不到。他真的气死我了,我怎么每次都失败…..请想一下当时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说的呢?请每人在本子上写下1-3句话,等会请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1:公司把我们当牛当马,事情太多了都没个人时间,给的钱太少了。

学习者2:我不喜欢这个同事。

刚才两个小伙伴都分享了,我们工作中一些常见的抱怨话语。我们在拆解中学到了三种改写的方法。把“不”转化为可以,把他句式转化成我句式,运用启发式的提问。我应该怎么做。

反思加工】请想一下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回到当时的场景下,你怎么改写让让语言变成积极主动呢?请大家花2分钟想一下,等会请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1:每一份工作都有各种事要做,我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好个人时间,把事情安排好。

公司与个人价值和利益有关,我可以通过提高个人能力缩短职位晋升的时间,从而快速提高个人能力。

拆书家:这个小伙伴,改写的非常好,开始他抱怨公司事多,钱少。改写的时候他用到了把他句式改成我句式这种方式,积极的冲自己这方面找方法。非常棒。

学习者2:这个同事也有闪光点,只是我现在还没有发现。

拆书家:这个伙伴用到了把不转化成可以这种改写方式,促进了自己想法的改变。也很赞。



大家分享的都很好,刚才我们大家在分享时,可能会发现比如,这些负面语句例如,条件不允许所以我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太难了,我做不了,这些客户太难沟通了,我应付不了等,简单的对具体的事情和周围环境的负面语言,我们进行简单的语言转化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自己一直认定的一些观念,比如我比较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我脾气比较差,我控制不了我的情绪,等涉及到深层次能力限制方面的问题,有些感觉不能转化,有些就是转化后,也不知道后面要怎么做,直接转化后效果并不好,那这时我们需要找到深层次的原因,才能进行转化。那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看下一个拆页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用语言摆脱困境
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可从其说话中侦知。改变说话方式,可以改变很多人内心的困境,其实是本人的些错误信念造成的。
  以下的5个步骤,帮助我们运用语言去把处于困境的心态,改为积极进取、更有清晰的行动目的和途径例如,一个人说他做不到某一件事:
①困境:我做不到X
②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未能做到X。
③因果:因为过去我不懂得所以到现在为止,尚未能做到X。
④假设:当我学懂,我便能做到X。
⑤未来:我要去学,我将会做到X。注:第三步四果的“因”必质是某些本人能控制或有所行动的事。

我做不到”事实上是描述一件过去的事实:在当时“我没有能力,或者我不想去做。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总想保留“做得到”,或者“想去做”的权利。发生了的事无法改变,然而往事对我未来的影响却可以改变,因此“我做不到”不应成为一个包袱,阻碍我们向前走。上面的五个步骤,让我们放下过去的包袱,勇往直前。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请大家用二分钟时间阅读,读完之后请举手示意我

拆书家:大家有没有看到哪些关键词?

学习者1:我看到转化,发现原因,定目标,做到这些关键词。

拆书家:这个伙伴已经把这个拆页中的关键信息找到了。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这个片段。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例子,朋友问你怎么不学开车时,你的回答是我不会开车,有可能是以前看到交通事故,心生恐惧,感觉开车太危险,然后没学。有可能是自己经常迷路方向感太差,感觉开车对方向感要求很强烈,自己学不会。还有可能是,自己学东西比较慢,感觉自己不学不会新东西。刚才留心的小伙伴可能会注意到,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我不会开车。后面的原因可能会有好多,找到对应的原因我们才能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

拆页二给了我们介绍了一个方法方法叫5步脱困法,怎么通过转化语言,积极的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突破自己的能力限制困境,进而做一些积极的改变。共分五步,分别是:困境,改写,因果,假设,未来。

 

第一步困境:描述我现在做不到的事情。自己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我学不会开车,我学不会游泳等等。

第二步改写:可以改写成。到现在为止,我尚未能做到。对第一步事情划分清楚时间,原来的状况只是存在的节点只是到现在,未来我可以做一些改变。例如:我到现在还没有学会开车,未来我有可能学会。

第三步因果:因为过去我不懂的X,所以到现在为止我未能做到X,这一步的原因必须是自己能控制到的和可以有所行动的原因。例如:我过去没有学会是因为自己经常迷路,方向感比较差,所以我现在没有学会开车。

第四步假设:当我学懂XX,我便能做到X。这一步运用假设,规划未来。促使自己寻找解决方法。这一步用当而不用如果的原因是如果比较弱的感觉,包含假设,而用当字代表条件已经具备,做到的推动力会更强。用当字暗示自己一定可以做的到。当我学会用一些导航工具,多去驾驶培养车感我便能学会开车。

第五步未来:我要去学XX,我将会做到X。这一步是总结,促使自己行动。例如:我要去学怎么用导航工具,多去练习驾驶技术,这样我变能学会开车。

预防异议】有的小伙伴会说这种方法太麻烦了,开车自己去做就好了,搞的那么复杂干嘛?正如前面一个拆页所说语言反映我们的行为模式,我们经常用消极的语言暗示自己,那么自己也会产生消极的信念。但是对于一个深陷能力限制泥潭的人来说,你不给他工具,只告诉他你要相信自己可以走出泥潭,尽管去做吧,他自己能做到吗?有很大可能会越陷越深,而这时给他一根拐杖,指引他一步一步走出来,他会更容易做到。而今天学习的五步脱困法就是那根拐杖和指引,会帮到处于能力限制泥潭中的人走出困境。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意译案例】我以前非常害怕一群人面前讲话,总感觉自己讲不好会被别人当作笑料,因此就有一个暗示我学不会在一群人面前讲话。后来我看到这个知识点后,自己用这个知识点破解限制后慢慢尝试,感觉自己也可以做到原来做不到的事情。

困境:我害怕在公众面前的说话。

改写: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学会在公众面前说话。

因果:因为过去我不知道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方法,所以到现在为止我还不能在一群人面前自如的讲话。

假设:当我学会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方法时,我便可以做到在公众面前说话。

未来:我要去学公众面前演讲的方法比如参加拆书帮和头马,这样我将学会在公众面前讲话。

通过这5步我们可以突破能力限制,让自己更加积极的应对挑战,从而增强自信。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场景设计】你有一个朋友小王,因为小时候画画被老师和同学嘲笑,因此在心里留下阴影,感觉自己不会画画,但是他看到别人的画作总是心生羡慕,想去尝试,但是总感觉自己画不好,最后就放弃了。但他现在工作需要,他必须掌握一些绘画技能。现在你的朋友来找你求助,怎么用今天拆页的知识,引导他破除限制,勇敢的去尝试。我们活动是分两轮。第一轮我们先和自己的小伙伴探讨一下,在这个例子中小王遇到的能力限制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怎么用五步脱困法帮他破解限制?用5分钟时间讨论等会请伙伴分享。

学习者3:我们这一组找到的小王的困境时他不会画画,原因时他不自信。方法就是找到锻炼克服自卑的方法。

学习者1:我们这一组找到的困境时他不会画画,原因是自己的技术不行,方法是找一个好老师跟着学习。

拆书家:大家发现没有,虽然是一个很简短的例子,但是大家找到的原因不同,一件事情可能会有很多原因,我们在破解的时候找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原因。我们请感觉小王不会画画是因为不自信,这一组的小伙伴分享一下他们是怎么破解的。

学习者3:

困境:小王不会画画

改写: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学会画画

因果:因为过去缺乏自信,所以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学会画画。

假设:当他学会克服自卑的方法,他便能学会画画。

未来:他应该去学习增强自信的方法,比如和一些正能量的,会鼓励别人的伙伴一起学习,他将会学会画画。

拆书家:我们这一组的伙伴分享的很好,用到了我们学到的五步脱困法。

下来我们进行第二轮角色扮演,

我们两个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一根人扮演小王,另一个人是用我们学到的方法引导小王,我们用5分钟时间演练,等会请小伙伴出来分享。

学习者1:小王,你好。我看到你在微信中告诉我有一件事一直在困扰你,是什么事呢?

学习者2:我工作上的一些问题,我工作上要用到绘画,我不会画画,让我挺困扰的。

学习者1:没有人天生会画画的,只是目前为止你不会画画,对吧?

学习者2:是的

学习者1:你觉得你不会画画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者2:我画不好,画画对我来说很难。

学习者1:难是难在那一点了,是没人教你还是感觉动力不足呢?

学习者2:我觉得我画不好。

学习者1:画不好是一个现状,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个现状呢?是不是找不到好老师而不知道从那里做起呢?

学习者2:我觉得是我在小学时画过画曾经因为一些原因被全班同学嘲笑,从这件事后,我觉得我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再也不想画画了。

学习者1:明白明白,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你觉得画的好和不好由谁来评定呢?

学习者2:由看画的人。

学习者1:就是对画作有丰富了解和认识的人,是不是?可能我们要找一个标准来评定这个好或不好这样会更好,对不对?

学习者2:对

学习者1:假如我们找到一个标准朝这个标准去做,是不是会画好,也会更积极去做画画这件事。

学习者2:是啊。

学习者1:你觉的一般这些标准是不是美术工作者或美术专业的老师来评定的?

学习者2:是的。

学习者1:我们先设定一个目标就是找到这方面的专家,模仿一下画作学习技巧,说不定我们能学会画画。

学习者2:有这种可能性

学习者1:假设找到导师,设定有效的学习目标学习,那么我们便能学会画画,第一步我们怎么找到这个导师呢?

学习者2:你有什么途径?

学习者1: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找到一些专业的老师指导我们。第二步我们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进行练习。

学习者2:找到老师多练,多总结,刻意练习有可能会学会画画。

学习者1:那我们来制定一个计划来执行吧。

学习者2:好的。

拆书家:让我们为这两个小伙伴鼓掌!表演的太出色了。很符合我们实际的场景,我们处在能力限制时,一般的需要经过多次引导,思想才能转化过来,我们这个作为引导者的小伙伴引导的太好了。可以更好的一点就是,在说假如我们找到导师时便会学会画画,把假如改为当,当我们找到导师时,便学会画画。推动力会更强。


分步催化】请大家听下列句子,那些是你遇到的能力限制,工作中,我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做不了销售。我不擅长沟通,做不了领导。生活中,我语文太差了,我肯定没有写作天赋,我以前学东西学了那么久还没学会,我太笨了学不了新东西。我学不会沟通。英语太难了,我学不会。等等那些是你一直碰到的没有克服能力限制问题呢?请大家想一下是什么样的限制呢?请大家用2分钟想一下。等会请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1:感觉自己共同能力太差,不会和领导沟通。

学习者4:感觉自己不会和同事沟通,害怕人际矛盾。


分步催化】未来遇到同样的问题,用我们拆页的内容怎么应用,破除限制,积极的去行动。请大家花3分钟时间写一下。

学习者2:

困境:我害怕站在台上讲话

改写:我还没有克服站在台上讲话的恐惧

因果:因为我自己害怕被批评,所以害怕站在台上讲话。

假设:当我不在害怕被批评时,便可以从容的站在台上讲话。

未来: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我会参加拆书帮的活动,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站在台上,当我改变自己变的强大时我内心恐惧将不复存在,我能自如的在台上讲话。

拆书家:很好的一个例子。可以更好的地方是在改写的时候,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克服站在台上的恐惧。这样会更好。要多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你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拆书家。



总结】今天我们拆解了两个内容在第一个片段中,我们学到了怎么把负面消极的语言转化为积极正面的语言,把不转化成可以。把他句式转化成我句式。运用启发式的问题。如果碰到没办法直接转化,或者转化后效果不太好涉及到能力限制方面,我们可以用困境-改写-因果-假设-未来五步脱困法转化。通过转化语言,我们的行为会更加积极,会更好的应对困难。我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