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原书第2版)》 所属活动: 福州分舵第十一次线下拆书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abcc 学习目标: abcc提问

开场: 哈罗,大家好,我是郭艳霞,很高兴大家能够来到我的TF2-3拆书现场,现在有请大家分成3人一组,分成三组。接下来我用FAB法给大家介绍下这本书
F: 本书作者是(美)梅若李•亚当斯,秦瑛翻译,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共177页,作者是集高管教练、演说家及企业顾问于一身。
A:本书是一本讲提问思维的书,不仅展示了“提问式思维”如何创造出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同时还为读者指明了一条崭新的大道,令他们在生命中的每个领域都变得更加快乐、更加高校。而且世界50大管理思想家之一、《华尔街日报》排名第一的商业书籍获奖作者马歇尔•戈德史密斯作序推荐,对于渴望在关键对话中成功沟通的人而言,这是一本必须要读的书。
B:不知你是否有被以下这些问题所困扰,“为什么我如此失败?”“我为什么都那么笨?”“何必白费劲?”。。。那么本书将教会你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用正确的提问思维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自我发问,寻找更好的人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ABCC选择法
A觉察: 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
B深呼吸: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
C好奇: 我是否了解所有的事实到底发生了什么?
C选择: 我的选择是什么?
A(aware),觉察。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斯坦对此的态度很有意思。我们描述过评判者的特点之后斯坦当场承认,这些特点大部分很符合他。他的回答也出乎我们意料:‘作个评判者是我的拿手好戏!,我们都笑了,同时也明白,他开始更加诚实客观地来看待自己的行为了。
B(breathe)一深呼吸。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听到这个问题,斯坦笑了笑,深深地吸了口气,停顿片刻,然后承认,他是绝对没有做到客观,特别是因为这件事牵扯那么大一笔钱。尽管他跟这位新任CEO连一句话都没说过,但他是真的很不信任他。
C(curiosity)一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什么?我们问斯坦他有没有去收集过客观信息,他经掌握了所有的的必要信息,来做出负责任的判是已斯坦这才意识到,他因有所耳闻而对这个人产生的负像已经将自己团团围住。但是事实呢?实际上他完全有任何证据
C(choose)一选择。我的选择是什么?到这时斯坦才意识到,要做出明明智的选择,他并没有需要的所有翡因为是自己的投资,他觉得有必要去查明真相。个月后斯坦打电话跟我说,他仔纸细查过后,发现这位新的即是个好人。长话短说,斯坦没有撤资。两年后那:家公司上市了,他也因此发了大财。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片段提到的ABCC选择法,A是觉察,问问自己是否处于评判者状态,那么什么是评判者状态呢,请大家看一幅图就能很清楚的了解什么是评判者状态和学习者状态。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学习者道路旁的指示牌是“选择”,焦点在于解决问题上,评判者道路旁的指示牌是“反应”,焦点在于责怪和批评上。几乎在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会面临在学习者道路和评判者道路做出选择,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学习者和评判者将带领我们走向完全不同的地方去,评判者心态会使我们陷入泥潭,而学习者心态会帮助我们看到新的可能性。B 深呼吸,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的来看待这件事;
C 好奇,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在了解了真相以后,我们的选择是什么。
细化行动步骤:
首先、我们应正念当下,观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诚实客观的看待自己的行为;
第二、暂停下来,让自己心情平复下来,改变负面情绪,更加客观的看待事情;
第三、想想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要什么,对方想要什么,真相是怎么样的?
第四、我应该怎么样,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出明智的选择。按照这样的步骤我相信你能够从评判者转为学习者。

预防性讲解: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呢,干嘛要搞的那么麻烦,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就好了,但我想说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因为我们经常处于评判者状态,才将一件小事演变成一场争吵。当我们发生冲突时,被评判者掌控,此学习方法教会我们如何从评判者状态转化为学习者状态,暂停-觉察,深呼吸,开始好奇,然后问自己一些问题:发生了什么?我想要什么?这件事有价值的地方何在?我现在最好做什么?有哪些可能性?让自己快速转换情绪,做情绪的掌控者。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自己的案例:有一天和我的家人一起到外面餐厅吃饭,就餐期间,我弟弟喝酒了,当天他是骑电动车过去的,吃完饭他想骑着电炉回家,当时我就很生气,言语坚定的说不可以,也抱怨他每次喝酒都要骑车,他也很生气,觉得我干涉了的事情,坚决要骑电动车。之后我就用ABCC选择法分析了自己的行为:
A觉察:我觉察到自己很生气,明明是为他好,他反而不领情,还和我怄气,觉得很委屈,并且觉察到自己处于评判者道路上
B深呼吸:为了让自己平复自己生气的心情,我就去趟卫生间,认真想想此事,让自己不带情绪的回到餐厅和他沟通
C好奇:后来经过和他的沟通,发现他原来吃完后还要去一个地方办事,第二天还要上班,如果坐公交车要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而且东西比较多
D选择:综合的考虑,当天他喝的酒不多,我们吃完饭后又休息一会候就让他骑电驴回家。

刚刚我们学习了用ABCC选择法如何从评判者道路转化为学习者道路,现在我们来一起做一个演练,更好的学习和使用这个工具。请大家认真听以下场景,如果你是小明,你将如何面对此场景,请大家三人一组开始讨论,到时候我请一位伙伴上来分享。

场景设计+小组讨论:小明公司近期在做内控建设,周五下班前领导交代小明写一份关于人事某制度,小明周末加班加点将制度拟好,希望得到领导的赞赏,可周一上交后领导并没有给反馈,过了一星期后,领导在小明的基础上修改了一份,做了很大的修改,小明很失落,觉得领导不认可。
大家想想如何通过ABCC选择法改变自己的想法
现场一位学习者和我们分享她如何运用了ABCC选择法
A:觉察,小明周末加班加点很辛苦的拟定制度,领导不但没有反馈,还不认可,自己做了很多的修改,小明很失落,觉得自己不受重视。
B:深呼吸,暂停目前的想法,平复失落的心情,我是不是哪里还存在不足;
C:好奇,想想为什么领导要这样修改,修改的原因是什么,是从什么出发,为什么没有采用想法;
C:选择,选择和领导请教,为什么要这样改, 学习怎样拟好一份相关制度,制度能够为公司所有,结合公司实际能够落实到实处。

激活经验:
通过学习,现场学习者孜孜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案例。
场景:孜孜回到家,看到书房满地的药品和书籍,整个书房乱七八糟的,自己的孩子在一旁自己玩着,书房电脑是开着的,猜想婆婆是不是不想照顾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才把房间弄的那么乱,当时心情很不愉悦,大叫了一声
觉察:事后自己静下来想想,自己正处于一种评判者状态
深呼吸:自己停下来,客观的看待这件事,婆婆应该是太累了,才会让自己的孩子一个人,或者婆婆用电脑查看一些资料,在这过程中,孩子把房间弄了那么乱
好奇:经过事后的了解,婆婆其实是因为自己在电脑上差一些相关的资料,所以书房才会被弄的那么乱
选择:经过思考,我选择自己将书房整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