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要主义》 所属活动: 【拆书帮北京翰林分舵NO.161】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警惕!你的大部分时间也许都在瞎忙! 学习目标: 让听众远离瞎忙。

开场: 自我介绍:2min
大家好,我是今晚的拆书家宏玉,我的三个标签是拆书家、加班狗、新媒体运营。最近天天加班到晚上八九点,所以上两周都没有过来,好想念大家。都说运营狗,运营狗,我也是很不幸,踏入了运营行列,如果有小伙伴也跟我一样不幸,我们可以私下勾搭,交流经验,一起吐槽。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场景法介绍图书:2min

好啦,言归正传,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书籍叫做《精要主义》,听书名大家也可能猜到主要讲的是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和精简,要事第一。但是生活中呢,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老板突然甩手给你扔过来个任务;同事希望你能为她自己都无暇完善的报告贡献智慧;要好的朋友打电话跟你喋喋不休的讲述着最近虐心的恋爱经历,而你正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准备一项重要的工作。


大家遇到这类事情,都是怎么处理的呢?是不敢违背老板意愿,加班加点完成工作吗?是怕得罪同事,抽出时间帮助她完善报告吗?是不忍拒绝朋友电话,三心二意的听完吗?也有人可能是考虑到自己的事情紧急,拒绝了,但是心里还是很不好意思,觉得拒绝意味着不讲人情,心想下次再给他补回来吧。


生活中类似的这些事情在不断的榨取着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和作出改变,那我们将没有时间处理的自己的核心事务,没有时间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将被囚于别人替我们设置的限制之中。

(现场语速放慢,着重强调。)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当问题出现时,学会了解清楚问题所有者是谁。不要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拆页。





R

作家亨利·克劳德在《界线》(boundaries)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有一次,一对父母过来看他,希望他能治好他们那位25岁的儿子。他就问:为什么孩子没有一起来?” 这对父母说:“他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在听了他们的讲述之后,克劳德得出结论,这结论让这对父母很吃惊:我觉得你们的儿子是对的。他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你们……你们付钱,你们焦急,你们担心,你们计划,你们费尽心力让他继续这样下去。那么,他就没有问题了,因为你们已经从他那里把问题接过去了。” 


然后,克劳德给他们打了个比方。想象一个邻居,他从来不给他家的草坪浇水,但是只要你打开你的洒水器,水就洒到了他家的草坪上。你的草地渐渐变黄并行将枯死,但是邻居看了看他家的青青绿草,暗自思忖:我家的院子不错呀。于是,所有的人都是输家:你的努力白费了,邻居也从没有养成给草地洒水的习惯。怎么解决?正如克劳德说的:你必须筑起篱笆,让他的问题离开你的院子,待在它们该待的地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 3-4min

看到大多数小伙伴都看完了,接下来是拆书家讲解引导部分。

文中讲述的是孩子的父母大包大揽,将孩子成长的问题都揽在自己身上,并寻求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孩子可以做出改变。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变成了他们的问题,他们已经剥夺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怎么能不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呢?


首先,找到问题的所有者是谁,我们回到原文,在原文中作家问:为什么孩子没有一起来?” 这对父母说:“他不觉得自己有问题。父母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父母认为孩子有问题,但是孩子却没有意识到 。因为父母已经把问题接过去了。

第二步,确定自己的界限,把问题还给对方。原文中举了个给草坪浇水的例子,并描述了解决之道,你必须筑起篱笆,让他的问题离开你的院子,待在它们该待的地方。也就是划清界限,把问题还给对方。

那有的小伙伴可能问,这个拆页是只针对父母嘛?其实生活中的我们在某个时刻何尝又不是那对父母呢?你不顾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答应了领导的任务、答应了同事的请求、答应了朋友的电话粥。你承接了他们的问题,却失去了自己选择的自由。有的人也可能会说,我总不能那么没人情味,就把问题抛给对方不管不顾吧。这里想跟大家澄清一下的是,我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而是要确定自己的优先事项和自己的界限,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况且迫使这些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不仅于你有利,于他们也有益。


给大家讲个最近的事,我们领导有一天问我旁边一个同事,说你能不能帮我写个策划案,这个同事是这样回答的,好啊,我很乐意完成这个工作,但是我目前在做这个官网文案的优化,如果我再承担一项,我将无法把工作做得好到令自己满意。然后领导收回了这个任务,并没有不高兴,因为他不想打扰这位高效工作的员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10min   

下面到了拆为己用的环节,大家联系生活实际,编写一段剧本,内容可以是工作中老板同事提出的额外要求,并不是职务内的事情,可能是私事。也可以是生活中朋友、另一半的请求,你内心并不想做。剧本中需要明确1.问题是什么  2.谁是问题所有者并还给对方。这个剧本有两个角色,一方提额外的要求,另一方思考思考问题所有者是,并把问题还给对方。我们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时间为五分钟。五分钟后我们请小伙伴来分享他的剧本。


分享者1:

很多孩子适龄的时候就会讲话了,但是有孩子也会晚一些,而这个阶段的父母呢,感觉孩子饿了就给他吃饭,渴了就给他水,孩子自己提出要求之前,孩子都不需要说话,语言能力比较弱,这个问题的所有者属于父母,父母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提出要求。

分享者2:

王总:小李啊,今天我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会议,但是我的孩子病了,我的回家带她看病,你看你时主管,您能代替我参加吗?

小李:王总我也很想去,但是您还记得周一的时候分配了战略规划和部门调整,这个事情关系到咱们公司的利益情况,董事会要批准同意的,明天是截止日期,今天我要做个汇总,特别重要,大概有十项。

王总:行,那我在找别人吧,我找老韩吧。





总结:当问题出现时,首先要思考问题所有者是谁,不要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把问题还给对方,迫使这些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彼此获得成长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