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明确阅读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区分资讯阅读和理解阅读的特点,以及学会理解阅读对我们阅读和学习的重要性。
【打招呼+分组】(1分钟)
大家好,我是燕子,会飞的燕子。
我是无锡蓝精灵筹备分舵的代教育长老,也是一名行走在拆书升级打怪路上的拆书家。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我和拆书之间的关系的话,那就是:晋级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起早贪黑而探索。
今晚我要进行的是2-1级别的片段带拆,咱们现场今天来了6位小伙伴,那么久分成两小组,3人为一组。
【I】FAB法介绍图书(2分钟)
【 F 】:今天这个片段节选自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章的内容。
这本书的作者是: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
艾德勒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性的人物。范多伦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博览群书,才气过人。他们两位走到一起工作的故事也是颇具传奇色彩。
【 A 】:这本书是社科类图书中非常畅销的一本,多次高踞畅销书榜首,学理很扎实,很多教育学家、学者都推崇这本书,行文很生动,一点都不枯燥。
【 B 】:你有没有拿到一本书,你把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都读完了,却还是没有理解作者的意图?你有没有经常抱怨说没时间读书,可你又发现即便是学会了快速阅读法,你还是停留在基础阅读的层面?你有没有发现自己阅读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都采用的是同一种阅读方法?......
如果你想知道阅读的不同层次,如何将书籍分类,如何从粗浅推进到深入的了解,如何发现作者的意图,如何运用不同方法阅读不同书籍?......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本书吧。这本书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阅读层次,让我们学会更好地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少走弯路。
本片段节选自《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章 P11。
【I】拆书家引导讲解(2分钟)
【 what 】作者将阅读的目标概括为两种:为获得资讯而阅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阅读。
看一本书如果看不懂的时候,有的人可能会放弃,有的人可能会百度相关资料,有的人可能会参加樊登读书会让樊登解释给他听等等。这类做法其实等同于为获得资讯而阅读,并非真正的阅读。
【 why 】我们并不是否认从别人那里了解过来的资讯也可以增加自己的理解力,但这些基于他人理解的基础上获得的信息并不能增长我们自己阅读的理解力。只有自己主动阅读,没有外力的帮助,凭自己的理解和内心的信念,咬文嚼字,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才是真正的阅读。我们不光要知道这里有鱼,也要知道捕鱼的方法。
【 how 】有的人可能要问了:读个书还这么麻烦,那我不是要成为专家才能去读书了吗?
其实,只需要简单的几个步骤,我们就能很好地去阅读一本书。
首先,当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自己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其次,如果是理解阅读层面,那么我们还要能分辨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第三,通过阅读,我们希望收获哪方面的指导?对作者的意图我们是赞同还是否认?
第四,如果是赞同,那么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如何去做?
如果我们阅读过程中不受外力影响,遵循以上四步骤,那么我们将会较容易去理解这本书的内容,将文字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更新的过程。
【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8分钟)提问➕互动
我相信对于在座的小伙伴们来说,阅读一本书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那在过去的时间里大家有没有读一本书读不懂、或者是读完以后跟自己的观念相冲突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当时你是怎么阅读的?
请大家写在这张黄色的便签纸上,然后我们一起来分享。
【参与者1】有一本书叫《超越自卑》,我想把它读懂,但它属于心理学范畴的书,读着读着就不知道什么意思,然后就读不下去了。所以前期的时候翻到不到20页就放弃了。读不懂,跟现实生活联系的不太紧密,也可能是我没有办法把它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参与者2】有一本心理学的书,读的时候觉得特别绕, 前后一件事情反复说,书名是佛洛依德的《过失心理学精神分析言论》,过失有无意识过失和有意识过失,包括前音节后音节,翻译起来和中文说的不太一样,外国人可能有两个音节的,说的时候可能倒过来一下,但中国人肯定不会这么说,比如桌子,肯定不会说是子桌。所以没看懂,但坚持看完了。
那现在请大家再来思考一下,我们阅读了上面这个片段之后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针对刚才A1部分我们提到的那本书,运用以上所学片段,我们可以如何改进才能更进一步理解性阅读?具体的做法是什么?
就是说现在还是同样的这本书,让你去阅读,或者是你很想继续把这本书阅读下去,那么我们通过刚才的片段,如何做,具体一点,具体的阅读步骤是什么,才能做到礼节性阅读。
请大家写在这张绿色的便签纸上,然后我们一起来分享。
【参与者1】我要阅读它的目的是我在做正面管教课程的时候需要一些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内容支撑,我可能会倒过来,比如说我可能需要去找关于私人逻辑这部分的内容,那么我再回去看目录章节,看在哪一部分,然后看它在这一部分他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去里面摘出一些我需要放在课程里的部分,然后最好再结合一些生活当中的实例能对我理解这一个知识点来说会更深入一些。这就是我接下来的打算。
【参与者2】我后来想想,这本书出版很久了,可能也有时效性,因为以前的理论可能会由以前人的思维去理解,一百多年过去了,可能有些理论用现在的观点去看可能两三句就能理解掉,所以不能硬看,要了解这本书的前世今生,有助于对这本书的阅读。
【参与者3】我最近刚读了一本说明书,是我最近刚买的佳能相机的说明书。我在看说明书上介绍相机每个按键的功能什么的,但是看看就看不下去,然后有时实践操作的时候就发现由于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看看就看不下去了,我觉得还不如我自己从网上看看教程什么的。事实上,我心里明白,说明书里的内容都是正确的,我接下来打算还是认真去看一遍,看看按键的介绍到底是怎么样的,怎么调有什么好处,自己多摸索摸索,边看边实践,这样的话会比较有效果,再认真地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这么写,每句话字斟酌句地去看。有时候可能是我没有仔细的去看,比如按键该怎么调,可能我错看了一个字有可能就不对了,因为说明书很精炼, 看起来简单,但事实上它的功能还是很多的,所以我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和书相结合,因为我的目的很明确,我就是要把这个东西学会,让我明白我的目的,然后我还了解作者的意图,第三步我肯定是认同它的,第四部就是我自己应该这样做,字斟酌句的按照它那样做,去按照具体指导来具体操作应该会有比较好的收获。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的拆书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