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黔九桃花源2017第5场练级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辨识关注圈与影响圈 学习目标: 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辨识关注圈与影响圈

开场: 大家好,今天有幸能带领大家一起拆书。【学习目标】通过这次RIA现场的学习,学习者在今后面临问题时,通过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辨认出自己当下的想法是处于影响圈还是关注圈。
【F】 今天的拆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是史蒂芬.柯维,他是世界备受推崇的领导工作权威,家庭问题专家,企业组织顾问。书中提到了作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模式。
【A】这本书是社会心理学类图书中非常畅销的一本。不同于纯理论著作的枯燥难啃,作者在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创造出了一种“用户界面”,大量的实用案例让本书的内容变得好读可行。
【B1】 你有没有彷徨过自己的定位在哪里?是否希望自己也能走向一条高效能的道路。通过这本书,你能为自己开启一扇“改变之门”。【B2】 迈进改变大门的第一步,你需要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你开启的是积极应对模式,还是消极哀怨模式?如果是消极模式,要怎样扩展自己的关注圈。今天我们通过本书的片段,一起来学习。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blob.png

blob.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在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关注的事物。这种关注就形成了影响圈和关注圈。关注自己能掌控的部分形成的是影响圈,关注超出自己掌控范围的部分就是关注圈。

WHY

当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时,我们会过多的关注于自己不能掌控那部分,产生的消极状态,自然也就不会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的变化。

反例:

我在学校工作,一次带领学生参加全省的技能大赛只获得了三等奖。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自己心情也不是很好。结果听到一位同事到领导那里说,这次比赛没有比好,是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小孩身上,没有全力以赴的指导学生。我当时知道后,很生气。我觉得她怎么可以这样说我。她对我的评价完全影响了我的心情。导致我之后一段时间里的行政工作是带有很大消极情绪的。

可以看出当时我对事物的看法是很在意别人的评价的。而别人的评价她要怎么说,我是没有办法的决定的。而因此形成的关注圈又导致我心情的沮丧和工作的消极。

HOW

因此,在面临问题的时候,辨认出自己的想法是处于影响圈还是关注圈,是成为一个积极主动者的第一步,判断的标准如下:

1、想法是处于影响圈,如图3-5,关注的焦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自身积极能量扩大影响圈。

2、想法是处于关注圈,如图3-6,消极被动者受制于外在的条件,这些消极能量减小了影响圈。

正例

回到上例,让我再重新处理这件事情。我会进行辨认,别人要怎么说,那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属于“关注圈”,不要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生气和沮丧中。接着我要辨认属于自己的“影响圈”,赛后经验教训的总结,是能够提升自我素质的。比如:个人专业上还应再提升的地方,对选手心理素质的关注,采用更有效的方法进行指导。关注自己的影响圈后,从自己做起,又扩展了自己的影响圈。

适用范围

影响圈还是关注圈的划分不仅适用于工作中。在生活中也很适用,比如:看到天气不好就心情不佳,看到小孩不乖就内心焦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也要提醒自己时刻关注自己的“影响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请认真听这些词汇,哪个词让你感觉熟悉:累觉不爱、挫败、郁闷、焦虑、抓狂、愤怒、委屈。哪个词是你熟悉的,是你近期经历过的,写下这个词。

然后,你最近一次感受到这种情绪,是因为什么事情,你当时瞬间的回应又是什么?


学习者:我最近焦虑抓狂比较多,我家里最近有病人嘛,很好的亲戚进了重症监护室,心里很难过。母亲因为这个事情也回老家去照顾病人,我自己这段时间就要一个人带两个小孩,家务事很多,房子也正在装修,还有很多课程需要去完成。这段时间就特别的焦虑和抓狂,觉得什么事情都赶到一起了,内心非常的乱。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想想看,再遇到上述的事件,同样的情况下,请你根据今天学习内容,判断一下事件中哪些属于关注圈,还是影响圈,请在小组内做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对于家人的病情,肯定是不由我们掌控的,这个就属于关注圈的。对于装修的进程,也是多方面的原因,有装修人工的,天气的。这些属于关注圈的东西。但是我自己的时间的安排上,更有计划性一点,把时间的安排做一个计划表。这个就属于影响圈。对于孩子的接送方面日程安排上,做一个相应的调整,是我可以做的。属于影响圈。

 


结语:

    在今后的生活中,工作中,希望小伙伴们都能更多的关注自己可以掌控的影响圈,而不要把焦点放在自己不能控制的关注圈上。那怎么样能更好的践行影响圈,为自己带来满满的正能量,我们将在第二个片段中继续学习。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blob.png

blob.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 2

   经过第二个片段的学习后,学习者能采用“我可以”句式把行动落地,更好的扩展自己的“影响圈”。

WHAT

面临问题的时候,采用“如果”或“我可以”句式,实际上透露了你的焦点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

WHY

不同的句式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体验。

例如用“如果”句式。“如果天不下雨就好了”,“如果孩子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乖就好了”。这种假设性的语句,听起来都很消极,它将问题都归结为外在的因素。

而用“我可以”的句式。“我可以更理性”,“我可以更冷静”。这样的句式将问题归结为内在的因素,明确积极改变的方向,是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

意译案例

对于我们7080后成长起来的小伙伴,黄家驹的《光辉岁月》这首歌一定不会陌生。其中的歌词“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这首歌很好的诠释了南非总统曼德拉的一生。

作为南非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是因为他比其他人得到了更多幸运女神的眷顾吗?并不是。曼德拉年轻时因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在牢中服刑27年。尤其在罗本岛的狱室只有4.5平米,每日要到采石场做苦工。

在这样的困境里,他的“影响圈”是如何打造的?据报道曼德拉仍然坚持锻炼着身体,在牢房中跑步,做俯卧撑进行锻炼。并且在岛上开辟了一片菜园,在罗本岛18年的监禁中,种了将近900株植物。

强大的内心构建出的“影响圈”如歌中所唱“自信可改变未来”。其实就是一种时刻提醒自己“我可以”的力量。1990年,曼德拉出狱后,转而支持调解与协商,并在推动多元族群民主的过渡期挺身领导南非。199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成为南非总统。

HOW

在原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建立“影响圈”积极的做法是“由内向外”的改变,在遇到事情时,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1、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发现正在使用“如果”句式,或用外部因素作为消极行动的借口时,积极喊停。

2、判断事情有没有超出个人的能力范围。

3、超出个人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改变心态,做到处事不惊。

4、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用“我可以”的句式来提醒和激励自己。

预防异议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我已经很努力扩展自己的影响圈了,白天上班,晚上带娃。可是仍然影响不到我的老公,他一回家要么打游戏,要么睡觉。我要怎么影响他。原文中提出的“影响圈”,重点是从自身能够控制的方面着手,而不是考虑控制他人的行为。因此,对方的反应如何,并非我们考虑的重点所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刚刚我们学习了用“我可以”句式来扩展自己影响圈的对应方法,并且用话术自我引导,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吧。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今天对你而言真是多事的一天,你分别经历了以下情境:

1、早上出门就堵车,交通拥堵得不得了

2、工作会议布置任务,同样的岗位,我的工作任务安排得比别人的都要多

3、收到银行催还贷的短信,感觉每个月的钱都不够用

对于这些场景,你应该如何回应,才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圈,不做生活中的“怨妇”。

现在,我们2人一组讨论,请记住一定要采用我们学习到的步骤,先用“如果”句式进行消极情绪和行动的体验,然后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积极喊停。判断这件事情,是不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改变。不能改变的,调节心态勇于面对。能改变的用“我可以”的句式来提醒和激励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后,以期改变环境。

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进行演练,然后请小伙伴为大家演绎。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1、早上出门就堵车。我会想如果小孩早点弄完就好了,早点出门就不会这么堵了。这样想了心情并没有变好。就运用积极喊停。分析一下,现在堵车了是我不能控制的,属于关注圈。但是我可以调整当下的心态。我可以明天早点起床,早点做准备就不会遇到这么堵了。

                  2、工作中布置的任务比别人的多,我会想凭什么我的比别人的多,都是一样的工资,越想好像越生气。积极喊停。我想想我能不能换工作,我能不能不接受这个工作任务,好像都不能。那就属于关注圈。我在进行工作任务的时候,我可以有更多机会学习。

                 3、收到银行的还款信息,其实在生活中我收到这样的短信的时候,我真的会想如果我更有钱就好了,如果我老公能再多挣点钱就好了。这样的抱怨真的没有用。每个月都要面临还款的情况。以后我会积极喊停。我觉得在钱的方面还是自己能支配的东西,应该是属于影响圈。我可以在用钱方面更有计划性,我可以在家庭的开支方面能够开源节流。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刚刚的现场应用大家做得很棒!通过现场试用使大家熟悉了用法。那今天学到的东西怎么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呢?

请大家想一想,近期你打算改变面临问题时的应对方式,以扩展自己的影响圈,你将怎么改变自己的方式。例如:同爱人的关系,同孩子的沟通,或者自己的工作状态。

请大家想到一个具体的事情,想想,你将如何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改变应对方式?

请拿出一张便签,写下接下来你会经历的事件,以及你的行动计划,请写下具体的使用时间、事件、行动方案等。注意要应用今天学习的内容。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

    写好的小伙伴可以在小组内分享,然后我请几位小伙伴为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1:这周我本来要完成2-1的拆页,但我被自己给影响了,情绪也不好。每天要练拳,要开店,要做衣服,回家还要照顾小孩。今天在学习之后,我发现我自己也在找外部的因素,把拆页的事情一直拖着。所以我要积极喊停。分析一下,我觉得改变不了不练拳,改变不了要开店,改变不了照顾小孩。所以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让自己家处于消极的状态。我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时间,把拆页完成了。

   【反馈】加油小七,希望你能调整好状态把拆页完成了。

    

   学习者2:学习了今天的拆页,我就想到我儿子学习钢琴的事情。我儿子到四年级才去学钢琴,是他自己要去学习的。但是他学回来每天在家练琴的时间特别少,我就很焦虑,因为他不练琴的事情,我还发过脾气。今天学完这个拆页,我觉得我应该积极喊停,不应该对他学琴的事情耿耿于怀,有这么大的情绪。分析一下,他自己练琴时间少的状态是他自己的事情,对我来说,是我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我不用去把控他,孩子有他自己的生活。他在练习的时候,可能有自己的计划,我不应该强加的干涉。我应该关注我自己影响圈里的事情。怎么做应该是他自己思考的,我不能代替他思考。这样想了之后,我可以接纳他现在的这个状态。我心情上很放松了很多。


   【反馈】其实有时候,我们连控制自己的行为都没有办法控制好,更不好说去控制别人的行为和想法。因此,更多是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影响圈上,就是我可以身体力行的表率,昨天晚上这么晚了,回家还可以做2-2的拆页,其实你也是在做扩大自己影响圈的事情。而不是把更多的关注放在老公和儿子身上。虽然我们是一个家庭中的成员,但是我们也是独立的个体,多多把关注放在自己的身上,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儿子。让儿子先看到一个努力进步的妈妈。吴姐分享的这个点真的特别好。


结语:

    希望小伙伴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使用“我可以”的句式提醒和激励自己,“由内向外”的改变自己、来扩展自己的“影响圈”。最后,有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对力所不能及之事泰然处之,对能够改变的事情全力以赴”。


片段三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A 学习者拆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