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卷施,今天的伙伴比较少,我们就不分组啦!
今天我们一起来拆的书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的作者是阿黛尔•法伯和 伊莱恩•玛兹丽施 ,两位作者都曾师从于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博士,这两位都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而且两位作者都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这本书的销量超过300万本,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这本书的讲座教材和录像也被全球20多万个亲子团体所使用。
当我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我感觉更差。过分同情让我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让我产生防范心理,最激怒我的是说我的感受毫无道理。这时候我通常的反应就是:“算了吧,再说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给我机会让我多说说我的困扰,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这个过程对我们的孩子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他人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
下面几个技巧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1、全神贯注地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
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原文片断摘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p10页)
不仅仅是孩子,我们自己在难过或者受伤的时候,我们其实内心最想得到的是别人的认同,让我述说一下心里的郁闷和困惑,所以这种情况否认别人的感受或者是分析讲道理等,给不到对方任何的帮助,我们要做的第一是认真倾听,和对方产生共情,第二用一些简单的字回应下对方,最后用我们的语言说出对方的此刻的感受,又或者是用幻想的方式来实现他们的愿望。
最近遇到这样一个情况,周五上班的时候老板临时额外安排了一项任务给我,并且要我当天完成,因为自己本来手上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就把这个事给忘了,自己忙得午餐都没时间吃,临到下班的时候,老板来找我,刚开口要跟老板解释,结果被老板打断,并大骂我:“我不要听你的解释,我花钱用你不是让你整天坐着无所事事。”准备再一次解释的时候,老板摔门而去。我心里很郁闷,收拾东西下班,想找个人倾述下,路上打电话给我一个好朋友,刚跟她讲:“我今天被老板狠狠地骂了一顿,很郁闷。。。。。。”,她就打断我的话说:“这有啥,姐天天被老板骂呢,不用跟他们计较,来,笑一个,别气了。”我也不想再跟她多说就挂了电话,快到家的时候遇到我的邻居大姐,大姐人特别好,大姐可能是看我不开心,就问我:“你今天怎么啦?”我就把今天怎么忙,结果老板交待的事没做,然后被他骂的事情全部跟大姐说了,大姐一直在旁边静静地听着,还不是点头回应我,等我倒完苦水,大姐才搂搂我的肩说:“唉,看来今天这一天对你来说,太不容易了,忙了一天,还被老板这样骂,我的妹妹真是受委屈啦!”听完大姐的话,我心情放松了不少,其实大姐用到的就是刚刚拆页里面的技巧,她很仔细聆听我的倾述,用简单的话回应我,并且说出我此时的感受和心情。
今天我女儿一回家就跟我说:“今天本来下午有个很有意思的课外活动,就因为有一点点小雨,老师就取消了,老师真是的。”我立马回应她:“那老师也是怕你们淋到雨呀,下次有机会还会举行的呀。”她马上说:“唉,你都不明白,下次说不定没有啦,大人不懂小孩心。”说完就进房间去了。
大家是否也有过象我这样的经历,在别人跟我们述说某件事或者表达一个愿望的时候,我们的反应给不到对方任何的帮助,或者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我们大家回忆下,用我们的RIA便签法写下我们的A1便签。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一会我请2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自己写下的便签。
写好便签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好,我们请1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小伙伴A:工作中计划完成,临时上级加任务,不能兼顾,我就按轻重缓急来做,结果上司来问我有否完成,我描述了我目前的工作任务多,你突然又加了任务的现状,但是上司根本不听我的描述,给我感觉不好,对方根本不听我的感受。
平时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家人或者朋友苦恼、郁闷、不开心的时候向我们倾述,我们要怎么反应才能让真正帮到对方,使他们借着向我们的述说而释放这些负面的情绪呢?
象刚刚我女儿跟我的谈话,我应该这么回应她:“嗯,看起来今天下午这个活动你很喜欢,临时取消了,你很失望哦!”
大家可以根据拆页的内容,结合自己刚刚在便签上写的经历,想一下我们应当怎么样说怎么做:
1. 首先我们要全神贯注地聆听
2. 然后在听的过程中用简单的话或者点头来回应对方
3. 用我们的语言说出对方此时的感受和心情(或者是用幻想的方式来实现他们的愿望)
伙伴们可以根据这个方法写下自己A2的行动计划,然后在群里打卡,跟大家分享
小伙伴A:目标:让人际关系更和谐
接下来一周碰到有人向我吐槽或倾倒苦水,我运用倾听——回应——说出或者积极方式表达对方的期望并在当天晚上记录此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