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长沙橘洲分舵12月29日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区分观察与评论? 学习目标: 了解为何要区分观察和评论,并能清楚地说出一个观察到的事实

开场: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叫郑娇,郑州的郑,女乔娇。大家可以叫我娇娇或阿娇。从圣诞开始到今天的第一拆,非常感谢很多朋友在这之前给予的支持和建议。人说如果你用三个标签来做自我介绍的话,会让你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我的第一个标签是我的职业:客服。其实非科班出身,因为领导一不小心看到认为我很有服务精神的一个场景,就这么机缘巧合之下,就转行了。
第二个标签叫:播音主持爱好者。从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主播在播音的时候的声音,包括我自己在2016年一直在练习普通话。从二甲到2017向一乙迈进。大家身边如果有这样的专家或资源,如果能分享到我,我会非常感谢你。
第三个是:拆书受益者,有人会说,你才第一次过级,你怎么就能说是拆书受益者,是不是你的拆书技能就非常棒呢。其实不是,相反的话,我最大的收益不是从拆书技巧方面来讲的,那具体的话,接下来会在做拆书帮介绍的时候给大家呈现。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通过原文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首先,留意一下你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你身边伙伴衣着的颜色,还是他手上在做的动作。不管你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这个中间的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是判断或评估。比如说,这个美女穿着蓝色的衣服。而不是我不喜欢,蓝色不好看,这个不适合她等。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看到案例中欧文的例子,生活中大家想想是不是也有很多类似的案例。比如:同事说”娇娇下午吃了两包薯片、三份坚果“和”娇娇你是个吃货“。这两种表述是不一样的。第一种就是单纯的观察,它是指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 第二句话是带有评论,它针对于事物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自我印象阐述。这样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评论易让人听到不利于自己的一面,因此评论的话语容易产生对方的逆反心理。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说者过瘾,听者闹心。 大家想想,今天如果听到这句话的不是娇娇,而是利芳、而是春哥。你听到这句话可能会想,我只是吃了个下午茶而已,我吃自己的东西,长自己的肉,关你什么事情等等,会有这样的联想。

     既然这样,我们通过这个片段,要明确的一个事情:需要多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的说出观察的结果。养成这样的一个习惯和能力。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回想一下,看到这段话的时候,不仅让我想起以前和人相处时,双方起冲突或有对抗的场景。特别是当同样一个事情,别人说和我说,结果不一样。春哥一说,别人都是认同,点赞。到我这,可能就是抡起膀子想吵架。争论、反抗都有。有这样一个案例。

有多少次是因为我对对方进行了主观的评价。大家回想你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同样说的是一个事情,结果却完全不同,其他人说出来很容易被他人所接受,认可。而当你说出来时,不仅得不到认可,反而被人反驳,甚至引发争论,最后本着好心,却坏了两人的关系?这是为何?

      有一次员工上班迟到了,我当时对她说了一句,诶,你怎么总是迟到啊?我当时想,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伙伴应该会羞愧、不好意思,然后态度很好的认错改正之类的。结果是我想多了,对方反而很理直气壮的说:我没有总是迟到,好不?然后立马气氛就很僵。反而是我委屈了她,我说错了一样。

     然后我们剖析下,为何两人会引发矛盾呢?通过这个片段,我分析到,源于我加入了一些主观的判断到了她身上。如果我当时是这样表达的:利芳,你12月1日和8日迟到了,加上今天是第三次了。然后再进行后面的沟通的话,她会对于既定的事实能够认可,不那么容易产生对抗和逆反心理。我觉得对于非暴力沟通第一要素的应用,在生活中是有惨痛的教训的,既然意识到了,将来应该如何做呢。将来的应用是一步一步来的,第一阶段,我是要明确感知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能够清楚的准确的说出来。第二阶段,我能够正确的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评论。如何在各种场景下进行运用。


  1、如何达成我的第一阶段呢,首先,选择拆书活动现场的一位朋友,对今晚的他观察不少于三项,并在活动现场求证。好,我要开始了,这个新人是谁呢?第一点:他穿了一套西装来到了现场;第二点:他今天晚于活动开始的时间7点30到达现场;第三个:他刚刚在我们拆书现场的时候有把另外一只手放下去。请问这位同学,你觉得这三个是对于你真实的观察吗,还是有观察。(同学:观察。)。我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非常棒。因为以前都是只关注自己的,那第一个应用已经很好的完成。

  2、我规划到本周,是希望对工作环境中一个同事进行观察,从工作情况,着装两个方面,找到观察到的三个点,并记录下来。

以上,是对于今天的分享,也希望大家能多观察身边的伙伴,能够多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