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所属活动: 沟通力+精力管理+七个习惯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释义技巧(有效倾听的重磅技巧)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释义要解读的4个方面,2能够使用3种方法,使释义

开场: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释义要解读的4个方面。2.能够使用3种方法,使释义表达更自然。
【事件场景】大家想象一下,你是一位乐于助人,也常常能替别人着想的人。有一天
朋友们要聚餐,可是不知道去哪里吃好,大家都说吃啥都行,于是你提议去吃湘菜。大家马上就同意了。这时有人小声说了一句:“你这人真自私!” 【提 问】请问这时你是如何反应的呢?效果好吗?你觉得还有其它更好的做法吗?【影 响】大部分人的反应可能是马上与之争辩,或自责。工作及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情况,我们还没有了解对方的意图,就做出了防卫性反应。这样一来,问题不但不能解决,还会影响到人际关系。【解 决】《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倾听时,有一种叫释义的回应技巧。
这种回应方式,既可以给说话者提供一次修正的机会,又能传达我们的投
入与关切。所以它可以避免误解,减少冲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增进信
任。同时,由于它的无评判的特点,可以给当事人带来新视角,找到解决
之道。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P265,P266,P268                   

为了增进彼此的了解,问话的技巧可以说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方式,但是有时候它可能没办法使你更加了解对方,反而带来更大的混淆。回想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当你问朋友他家要怎么去时,假设你得到的回答是:“走大概一英里后,在有交通信号的地方左转。”思考一下这个简单的信息存在着什么问题。第一,假设你朋友对于“大概一英里”的概念与你不一样:你认为实际接近两英里,而对你朋友来说是指300,那会发生什么事呢?第二,如果你朋友指的“交通信号”是指“停车标牌”,而不是你所想的红绿灯,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在心中想的常常和真正表达出来的并不一样,所以当你朋友解释了他家的方位后,在你进一步提问“左转之后,我还要走多远之前,最好先确认是否已经确实了解对方所说的信息。以你自己的字词重述说话者刚刚传送的信息内容且不增添任何新的东西,这种倾听者将自己所解读的信息重新说一次的做法称为释义( paraphrasing)或积极倾听。在之前那个情境中,倾听者可以这样释义,“你是说一直开到高中学校旁的那个红绿灯旁边,然后转向山头那个方向,对吗?”这种回应可能会得到说话者近一步的澄清。

释义技巧的成功关键在于要用你自己的措词重述别人的观点,以便能再次对信息进行交叉检视。假如你只是单纯地逐字重复对方说过的每个字会使你看起来有点可笑,而且仍然没有达到澄清对方意思的目的。注意一下鹦鹉学舌和真正的释义之间的差别:

说话者:我是很想去,可是我怕我负担不起。

鹦鹉式回应:你说你很想去,可是你负担不起。

释义式回应:所以如果我们能一起想想办法,帮助你负担这笔钱,你就愿意和我们一

起去了,是这样吗?

 

      说话者:天哪!你看起来真是有点糟糕!

      鹦鹉式回应:你觉得我看起来很糟糕!

      释义式回应:你是不是觉得我看起来胖太多了!

    释义别人的信息有两个层次。第一种是指释义事实性信息( factual information),这会帮助你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在最基本的层面上,避免信息混淆,“所以你是要这个周二开会,不是下周二,对吗?

你也可以释义个人性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所以,我的玩笑让你以为我不在乎你的问题?”在你被攻击的时候,要作出这种非防卫性的回应虽然很困难,但是却能缩短兜圈子似的防卫性争执。第十章会进一步讨论如何在被批评时运用释义技巧。

释义个人性信息也可以当做一种助人的工具,就像上一个专栏“工作中的释义”里的内容展示的那样。(   Burleson1994)释义可以反映说话者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去评断或分析,这样可以传达出你的投入和关切。释义所具有的这种非评价式的本质可以鼓励困境中的当事人进一步探讨问题。反映当事人的想法与感受,允许他卸下更多的思想负担,进而达到宣泄的效果。这种澄清带来的新视角可以让当事人找到以前看不见的解决之道。释义的这些特征使之成为服务业、领导者训练,甚至人质救援谈判的重要技巧。(Myes200)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定义:倾听者将自己所解读的信息重新说一次的做法称为释义。

释义有两个层面:1.释义事实性信息

                2.释义个人信息(感受、想法、期待)

  主要用途:1.澄清对方的意思; 

            2.帮助对方深入了解自己。

【强化讲解概念】

拆页告诉了我们释义成功关键是用自己的措辞重述别人的观点那么,什么样的回应

  才算释义呢?

 【举例】

说话者:你太没责任心了!

倾听者:你说我太没责任心了!

【提问、互动】

 这是释义回应吗?---不是,因为没有用自己的措辞,即没有解读对方的信息。

【举例】

说话者:你太没责任心了! 

倾听者:我每天任劳任怨地工作,你居然说我没责任心!

【提问、互动】

 这是释义回应吗?---不是,因为这是你的评判、观点,不是重述对方的观点。

【举例】

说话者:你太没责任心了! 

倾听者:为什么你说我没责任心呢?

【提问、互动】

 这是释义回应吗?----不是,因为你是在提问,不是解读对方的信息

所以,释义的本质是无评判地、用心去体会他人,主动反馈你所解读到的对方的信息。

【给出清晰的how

 从释义的定义、层次、关键点可以归纳出倾听时,释义要解读对方信息的4个方面:

 1)事实2想法; 3)感受;4)期待 

举例提问、强化讲解概念】

  大家觉得这4个方面的解读,哪个比最容易?哪个最难?

1.把材料放在露天地上,你太没责任心了!

能解读的是?--事实、想法、感受;难以解读解读的是?-- 期待

2.公司的海报出现拼写错误使我很生气。

能解读的是?--事实、感受;难以解读的是?-- 想法、期待

3.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

能解读的是?--想法、感受;难以解读的是?-- 事实、期待

  所以,最难解读的是期待!最容易的可能是感受。

好处

 因为释义的本质是不评判,所以释义可以:

 1.传达出你的投入与关注;2.可以让当事人放下负担,起到宣泄的效果;

 3.鼓励当事人探索问题,带来新视角,发现解决问题之道;4.避免陷入防御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布置任务--找人分享

拆为己用是拆书帮学习的核心。所以,个大家布置个任务,下周内要把做好释义需要解读的4个方面分享给他人。教学相长,分享的越多,学到的就越多。请大家思考一下,做个计划,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人,内容。请写下来,然后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他的计划。

回应与反馈

 符合要求的-—真诚赞美,不符合要求的--引导对方做符合要求的事;

 不清楚的用释义法—你想表达的是不是……我的理解对吗


学习者案例:

Jelly:我下周一,我要把今天学到的内容分享给妈妈。因为妈妈经常觉得,她与她周围的人交流会遇到一些问题,她会很生气。先不教她做什么,先让她知道,与别人交流还有其它的方式,这个对她来讲更容易些。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片断2的过度在这个片段中,我们归纳出释义要解读的4个方面,那么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更让释义表达得更自然呢?请大家跟我一起进入下一个片段。这两个是递进的关系。在读拆页前,我们先做个自测题。


A1: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量表自测

这个小测试会帮助我们了解我们释义用得如何。以下五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


1、即使我听到某些信息感觉不太清楚,也会不确认。     1 2 3 4 5 6

2、当听到批评我的话时,我会马上为自己辩护。         1 2 3 4 5 6

3、我从不向对方反馈,我所觉察到的对方的情绪。       1 2 3 4 5 6

4、我从不确认对方的言外之意。                       1 2 3 4 5 6

5、我从不向对方确认,我所理解的信息是否正确。       1 2 3 4 5 6


I: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测试结果的解释】

有超过25分的小伙伴吗?请举一下手。有低于15分的小伙伴吗?请举一下手。我看大部分都是在15分到25分。25分以上,说明你今天来,你的选择是正确的!15-25分,你已经用了释义的方法,但是不够自然;15分以下的,我要拜你为师,你已经是释义技能的高手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也许你会有意外的惊喜。那么,怎样才能比较自然地表达释义呢?请大家看一下拆页。


R:原文片段:P268    释义技巧听起来更自然的三种方法               

有效的释义技巧是需要花时间培养的。借由下面的三种方法,可以协助你让自己的释义技巧听起来更自然,包括

1.改变说话者的措词

说话者:双语教育真是一个失败又浪费钱的政策。

释义者:你看看我说得对不对,你很生气是因为你觉得双语教育表面上听起来很棒,

但是实质上却没什么作用,对吗?

2.从你所接收到的信息当中,抓出一个具体例子,来向说话者说明你所理解的程度

说话者:李是一个浑蛋,我真不敢相信他昨天晚上所做的事!

释义者:你觉得那些笑话很惹人讨厌,对吗?

3.反映说话者的潜在寓意

释义者:你一直提醒我要小心,听起来你好像是在担心有一些事即将发生在我身上,

是吗?

 

释义虽然不见得无往不利,但是表达你的重述等于是为对方提供个修正的机会,像上述例子就说明了开放式的释义便于说话者修正这点。

因为这不是一个熟悉的反应方式,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很笨拙。但是假如你开始经常使用这种反应并且逐渐增加使用的频率,你就会慢慢领会到它的价值了。

在决定释义之前,还有几个因素需要考虑:

1.这个问题够复杂吗?如果你正在准备晚餐,有人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饭,如果对方听到这样的回答一定会被激怒,“你就对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吃饭感兴趣。”

2.对你来说,有必要投入时间和关注吗?释义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因此如果你在赶时间,避免展开一场你无法完成的对话是明智的做法。当然,比时间更重要的是关注。给对方留下机械式的或者不真诚的反应,这种释义的结果会弊大于利。

3.你能克制住不去评判吗?如果你想把焦点集中在说话者的信息上面,那就只用释义而不要掺杂进你自己的判断。如果重新表述别人的评论,你极有可能把他们引导到你自认为最好的立场上去,却没有清楚地说出你的意图。

4.释义和你的其他反应成比例吗?过度使用释义会很烦人。特别是如果你突然把这个方法加入到你的沟通风格中,就更是如此。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人们所表达的并不是他真正要表达的。(展示冰山模型)

【why】

文化、教育等造成的。

how

我们要去理解,并帮助对方表达他的意图。--- 释义就是一个好的工具。释义的技巧

是需要花时间培养的。那么要如何表达释义呢?拆页上给了我们可让释义表达更自然

的3种方法:

1. 改措辞(感受+想法,你的。。。。。感受,是因为。。。。。。想法)

2. 抓实例(实例+想法,你觉得。。。。。。实例。。。。。导致你的想法)

3.挖寓意(感受+想法/期待,听起来你好像。。。。。感受,是因为。。。。。

           想法/期待)

举例】【提问、互动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对话,乙是如何应用这3种方法进行释义的。

    :“这个学校的老师笨死了!

:“你对他们的行为感到不满吗? (这是用哪种方法的释义?---第1种)

:“他们傻乎乎的,站在那里,什么都不做。”

:“在出现问题时,你希望他们能有所作为?(这是用哪种方法的释义?---第3种)

:“是这样的。不管别人做什么,他们只是面带微笑站在那里,真是一群白痴。”

:“给我举个例子好吗?

:“这很容易。今天早上,有个家伙带着一瓶啤酒走进教室,所有人都看见了,但那位

老师却装作什么也没发生。”

:“听起来,你看不起那位什么也不做的老师,你希望她采取行动。”

(这是用哪种方法的释义?---第2种)

:“正是。” 

适用边界

 虽然好处多多,也不是万能法宝,也有使用边界。1.适用于复杂的问题;2.值得你花时

 间关注的;3.不需要你评判的;4.与其它回应方式的比例适当。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主持微行动学习】

1.明确问题

请大家思考一下,从你以往的经验,如果想用上述的三种方法去表达释义,你觉得哪个部分不易做,什么可能是你不易做的最大的阻碍(问题)呢?大家可以思考1-2min,写在便签上;花2min时间在小组内讨论,选定一个整组都觉得不易做的最大阻碍(问题),写在白纸上。--- 确认每组最后选定的问题

2.明确问题的本质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验,在小组内讨论,找出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写在白纸上。时间是5min。

3.制定解决方案

接下来,请大家针对这些根本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先讨论出目标是什么---即问题解决到什么样子就算满意了;写在纸上,然后在讨论如何行动能达成此目标。把方案也写在一张白板纸上。3min

4.分享成果

3min后,我们请各组派代表来讲解你们解决方案。

回应与反馈

 符合要求的--真诚赞美,不符合要求的--引导对方做符合要求的事;

 不清楚的用释义法---你想表达的是不是……我的理解对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1.大鹏、Jelly及Emily的小组:

问题是:“挖寓意”可能引发对方防御

目标:建立信任

解决方案:

1.关注对方的需求;

2.用温和的方式反馈;

3.接纳对方的情绪;

4.释义对方的感受及想法;

5.积极暂停

 

2. 赵俏、舞象的小组:

问题是:“挖寓意”很困难

解决方案:

1.关注对话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2.从关键词着手去理解对方。


A2: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教学习者编剧本

   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你未来可能遇到的一个场景,比如;1.关于是否应该结婚的话题,你与家人的一次对话;2.关于是否现在要买房的话题,你与朋友的一次对话;3.关于是否生2胎的话题,你与另一半的对话;4.关于项目推进的话题,你与项目参与者的一次对话;等等。

请大家根据你想定的一个场景自己编写一个剧本,二三百字左右即可,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要使用释义的3种方法的至少一种方法。请大家把故事的摘要写在便签上,时间五分钟,五分钟后我们请小伙伴分享一下剧本。 

回应与反馈

 符合要求的--真诚赞美,不符合要求的--引导对方做符合要求的事;

 不清楚的用释义法---你想表达的是不是……我的理解对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舞象:场景就是与姐姐谈有关结婚的话题。

姐姐试探着问我有没有结婚的打算,我说;暂时没有。然后姐姐就讲了一大堆有关结婚的好处的话。我就用释义的方法对她说:“姐姐你是不是担心,如果我不结婚,我就会孤独终老呢?”姐姐说:“是的。”就这样我用了释义的方法,成功地了解姐姐的感受、想法与期待。


结语】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提问、互动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是释义,释义要解读的4个方面,哪4各方面呢?

 -------以及让释义表达更自然的3种方法,哪三种方法呢?--------

最后送给大家几句寄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我们回应别人的方式发生改变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别人对待

我们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就让我们从释义开始改变自己,去收获那沉甸甸的信任、

尊重、理解、接纳以及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