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Jelly牙膏,来自上海喜乐分舵,目前的职业身份是独立引导师、独立教练。
我今天选择的学习片段,是围绕复盘展开的。大家对“复盘”都有所了解。一句话概括,复盘就是: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复盘的用意,是为了一次又一次地超越曾经的自己,不断地成功应对挑战,进化到新层次。
今天拆书的片段有两个,分别来自《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生活就像练习:肯•威尔伯整合实践之道》。
【A1】(提出一个显像问题,让学习者联想到特定情境)
大家回想这个星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这件事情可以是与其他人发生的冲突,可以是让自己生气、不愉快的一件事情,可以是推进事情完成时遇到的困难,也可以是遇到困难后成功把它化解的经历。
学习者A:我们公司会在太原开展会,按正常流程,同事应该提前告诉我展会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实际情况是,同事只是告诉我,这次展会是按照以前展会的准备情况进行准备就好,可是临到展会召开的时候,同事突然又告诉了我许多新的需要进行准备的东西,增加我的很多工作量。我必须要加班完成这些准备工作,这件事情让我特别气愤。
结合到这个思维来看,我认为他提的这个要求是增加了我的工作量。我的思考模式是“主观性的思维模式”。
换一个角度思考,同事会提新的要求,是因为他遇到了突发的状况,这是客观事实。从这个角度思考的时候,我的思维模式就是“客观性的思维模式”。
我们可以带着疑问,一起学习第二个片段。因为第二个片段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对思维模式做出识别,从而推动我们加速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化。
现在我们用大约2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资料片段,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所以大家不用焦虑和担心,我会先跟大家简单全面地讲解一下什么是AQAL框架。
同时,这四个象限也对应我们当前意识中的四种视角:我、我们、它和它们。
我们整合式生活练习通常在四大象限中发展,以四大象限的形式存在(这是它整合属性的一个体现),但是,有时某个练习会更强调某个象限。
的复杂性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现场演练环节。
【A2】(请学习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我提出来的行动步骤,反思类似情况更好的做法是什么)
在进行上一个片段练习的时候,大家都回想了这个星期发生的事情,并且去识别了一下自己的思维模式是属于主观思维模式,还是客观思维模式。
为了让我们的练习卓有成效,我邀请大家,针对刚刚的练习,再做一个A2练习。A2练习的意思是說,我要把刚刚学到的新方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做实践运用。
按照AQAL框架的步骤,
具体要写些什么,怎么写呢,步骤在这里:
1、选择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可以是你刚刚回想起来的事情,也许下个星期它还会发生一次。
这个场景也可以是一个新的事情,它是一件你想克服还没有克服的一个难题,也许是你想改善却不知道如何改善的一段人际关系。
2、按照AQAL的四象限模型,写出自己在每一个象限里问题的回答。
3、回答问题:我希望这个事情发展结果是什么样子,我如果用转换后的思维进行处理,那么我的做法是什么?
写完之后,我们根据时间情况请2~3位伙伴分享一下。
既然有小伙伴把他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重复小伙伴的实际困难),我们就直接在现场对这个话题进行讨论练习,运用今天对AQAL框架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
学习者D:你分析的一直是在“上半两个象限”,没有进入到“下半两个象限”
学习者E:你只是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分析,你没有从对方的角度
学习者F:
下面我们一起套用这AQAL四个象限,对这个困难进行解决:
个人内在:学习者C的观点是“我认为我的老板不是站在中立的立场跟我交流,他对我有偏见”
个人外在:学习者C的行为是“我听不进去他对我说的话”
集体内在:学习者C和他的老板之间关系是紧张、充满冲突的。
集体外在:学习者C的直接领导是老板娘,不是老板;老板与老板娘之间进行沟通,然后老板娘与学习者C之间进行沟通,老板与学习者C之间不会进行直接交流沟通,这样就会出现误会。
经过大家的集体讨论,我们发现学习者C,这个困难对他产生的主要困难点是在个人内在这个象限,同时他忽略了集体内在、集体外在这两个象限。他一直认为“自己看的是事实的真相,老板就是专门针对他”。
学习者C听完大家的讨论之后,发现可以从“个人外在”这个象限进行突破:“我需要调整在和老板相处时我的态度”,这样就能减少误会产生的可能性。
Part 10:收尾环节(1分钟)
感谢大家对今天学习的参与。今天片段中分享的概念和方法模型,是关于“思维转换”的。大家可以通过AQAL的四象限,对自己、对他人、对实际状况进行梳理,从而做出判断和决定,并采取行动。
改变带来新生活,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天天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