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你会做笔记吗?你的笔记有章法可循吗?你怎样记,决定你记得怎样。《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会教你如何用一本笔记将书中的精华用最高效的方式整理记录下来,只有记得好,才能记得牢!
不止笔记,从选书到购书,到笔记的分类检索与文具的巧妙利用,读书的过程中处处皆学问。请然我带着你一起初步搭建有效阅读的流程。
为了更有效率地写读书笔记,应该边读书边提前做好写笔记的准备,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读过后记不起精华在哪个部分。在动笔之前,如果看到书上什么标记也没有,会不知道该在笔记本上写什么。所以,在读书阶段就要在书上做一些简单的记号,为写读书笔记做准备。
在书上做记号的方法有很多种。在阅读的同时在文章上画线,还要用多色笔做记号,这样一心两用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在拿起笔的瞬间,集中在书上的注意力会被分散。而且,如果没有笔就不能读书,那么读书也就失去了“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和吸收知识”的乐趣。
那么应该怎样做记号呢?我建议实施如下“筛选程序”,分阶段把最重要的内容筛选出来:
①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②重读读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见图3-2)。
③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接下来,再读一遍③中的内容,把最后还是无法舍弃的内容抄在读书笔记上就可以了。
像这样经过慎重思考后再在书上画线,还可以避免书中出现各种无意义的线条,最后连原文都看不清。如果日后想再看一遍那篇文章,可以径直去找书中做好记号的部分。如果没有找到,就扩大搜索范围,先去找折起两角的页数,还没有找到的话就找只折起一角的。
这段话告诉我们,看书做笔记的过程,应该是筛选书本中重要信息的过程。具体做法是将书页的斜上角折起来,初步筛选出书的有用部分;再看这些折过角的书页,筛选出更重要的部分,折书页的斜下角;第三步,才是在这些折了两个角的页面,用波浪线、圆圈等标记符号标出重要语句;实在喜欢的,才抄写到摘抄本上。
因为给书折角还是蛮损害书,我认为这种方法适合于读实用类书籍,不用珍藏给子孙后代。比直接拿多彩荧光棒在书本上做标记要好,更方便后期的检索。在给书折角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对书本进行二次、三次阅读,记忆会更深刻。
这种方法的精髓是:把读书的过程变成了一道筛选重要信息的工序。
在看到这本书之前,三月初看三毛的书《撒哈拉故事》,从头看到尾,没有拿笔记笔记,合上,对故事细节没有一点印象;看拆书帮伙伴推荐的《好好学习》,划了很多直线、波浪线、虚线、圆圈、三角号、五角星等等,比较乱,不能一下找到重点。我三月初用读这两本书的方法,都不是很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