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赢在行动学习》 所属活动: 一级拆书家养成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一级拆书家训练 TF1-1 学习目标: 通关

开场: “开放空间”是《赢在行动学习》一书中介绍的9种促动技术之一。
自1985年由哈里森 欧文首次应用以来,在世界各地的越来越多的人们都采用“开放空间”的会议模式。无论是5人的小型会议还是1000人的大型会议。“开放空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团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召开的会议上,需要与会者积极建言献策,但下面鸦雀无声,却在茶歇时高谈阔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开放空间”可以教给你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你的身边有没有这类人,上面领导讲得慷慨激昂,希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以及对行动的承诺,下面却有人在玩手机、闭目养神,实质上是精神在逃离?“开放空间”也可以教给你如何调动这类人的参与积极性的方法。“开放空间”是一种引发热情与责任的团队促动技术,可以激发团队产生创新的方法,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获得高执行力的承诺和行动计划。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开放空间”的适用范围、原则和基本步骤,生动的图解和来自于中国本土的案例。可以让我们清楚地了解是“开放空间”如何在会议中应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阅读164页基本步骤和图解
思考:哪个步骤你读懂了?
哪个步骤还不太清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任何一个促动技术都不能包治百病,一定有它的适用范围,“开放空间”技术也是一样。只有明确了它的适用范围,才能发挥“开放空间”的有效性。
一、开放空间的适用范围:
“开放空间”的适用范围有哪些呢?这篇文章认为在四个情形下使用比较合适:
1. 问题复杂,或者有实际冲突且亟待解决。需要参与者有效讨论,并达成共识来促动组织变革。
2. 准备拓展团队对行动的承诺以及责任感。
3. 需要成员搜集和分享信息,通过有效对话促进团队群策群力。
4. 准备一场激发创造力与热诚的会议,并在现场产生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
从以上四种情形可以看出“开放空
间”的适用范围还是挺宽泛的。解决问题、建言献策、达成共识、行动方案,这些关键词包含了我们经常性会议的多数目标。
那么,“开放空间”有哪些原则呢?
二、“开放空间”的原则。
我们知道,组织一次会议由几个关键:什么人参加、几点开始、怎么组织、结束时间。“开放空间”围绕着以上问题,制定了四个原则,即谁来都合适、发生什么都应该、何时开始都合适,何时结束都可以。这让我想起京剧《沙家浜》里的一句歌词“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
只要会议的目的达到了,怎么样都是可以的。
在“开放空间”技术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法则叫“双脚法则”,允许人们在不同的议题间走动,贡献自己的思想;也允许人们什么也不做,到外边晒太阳。
贡献思想的叫“蜜蜂”,晒太阳的叫“蝴蝶”,这也是开放空间与传统会议最大的不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一、请大家思考:
1.在你以往组织的会议中,惯用的组织形式是什么?有没有因为这种组织形式的封闭和单调,给你留下特别难忘感受和记忆的一次会议?
2.你以往的会议组织形式和“开放空间”技术相比有哪些不同?
3.你可以在哪些会议上使用“开放空间”技术?
二、分小组交流(3分钟)
三、找两人,大组交流。(1分钟)
从中选择一次会议,用“开放空间”技术设计会议流程
1. 自主设计(4分钟)
2. 大组交流(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