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冰雪,一个积极主动喜欢交流的90后女孩,一直学着勇敢的面对生活和成长,做一个温暖的人。今天带拆的片段选自《精进》。
事件场景:大家有过这样的经历么,周五晚上通常会这样想,周末终于可以放松一下做点自己的事情啦,要去约朋友看电影,聚会,打麻将,要整理图书、写点文章,读读英语,唱唱歌,一大堆的想法,结果转眼间周日晚上了,你发现自己在家里看了两天的电视剧,一边悔恨自己不应该花这么多时间看剧,一边惦记着自己还没做的安排,于是开始期待下一个周末的到来。
提问:我相信并不是只有我有这样的困惑,总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去还是愿意凭着一时的喜好做事情,事后觉得自己没收获。那你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么?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等价的么?每件事情都值得我们做么?我们到底应该多做哪些事情呢?
影响:我们都知道不加选择的吃东西会对健康有影响,同样不加赛选的去做每件事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糟糕。
解决:具体要怎么样才能衡量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呢?《精进》这本书中给到我们两个很清晰的角度来评价一件事情,很直观的告诉我们什么事情是更值得做的。如何在日常事件中做出选择。
学习目标: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
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的事情,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半衰期最早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的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的越慢。不同元素的半衰期差别非常大,短的不到0.01秒,长的可达几亿年。后来,许多其他学科也沿用了半衰期的概念。医学中,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元素的半衰期属于该元素的固有属性,不受环境影响,而药物的浓度半衰期则会因个体体质不同而有所差距。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刻的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就拿玩游戏来说,玩游戏带来的愉悦感是其他绝大多数事情无法比拟的,但一旦停下来,这种愉悦感就迅速消退了,于是有些人为了再次寻找这种强烈的愉悦感,就会继续不断的玩下去。所以玩游戏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高效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再拿观看综艺节目来说,很多综艺节目耗资巨大、设计巧妙、制作精良,又有很多大牌明星助阵,所以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让观者身临其境、大呼过瘾,可是一旦节目结束,就会感受失落,第二天能记起来的也不多,所以观看综艺节目也可以看作是高收益值、半衰期短的事情。
以此类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情: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联系;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在学习之前,大家先来做几道测试题。
1. 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我也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 | 1 | 2 | 3 | 4 | 5 | 6 |
2. 当时间很充裕的时候,我知道自己要首先做什么。 | 1 | 2 | 3 | 4 | 5 | 6 |
3. 在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做时,我有自己的办法辨别。 | 1 | 2 | 3 | 4 | 5 | 6 |
4. 我对于自己所做事情的收益有着明确的了解。 | 1 | 2 | 3 | 4 | 5 | 6 |
5. 我在所要做的事情面前有自己的方法选出优先做哪个。 | 1 | 2 | 3 | 4 | 5 | 6 |
6. 我从不做那些带给我收益少、且持续时间短的事情。 | 1 | 2 | 3 | 4 | 5 | 6 |
这个测试的目的是想让大家判断一下,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3分及3分一下所占比例大的朋友,说明对自己所做事情相对观察较少,衡量标准不明显,分数在4分以上的表明我们比较理性,善于判断,有自己选择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准则。分数低的朋友不要担心,今天的这个片段就是教给大家一个衡量标准,分数高的朋友也不要骄傲哦,看看你的评价标准和采铜给出的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接下来我们看片段:
I: WHAT
(互动)好的,看过片段我们应该不难发现,片段中为我们提供了评价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的两个角度是什么?
!收益值和半衰期!
没错这个片段为我们提供了评价(where)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的两个角度,一个是收益值,另一个是收益半衰期。
收益可以理解为做这件事获得的好处,可以是精神层面的,比如情感收益啊,也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例如获得报酬、获得经验等等。
另外一个方面是收益半衰期:指刚刚提到的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
要明确一点,与药物的半衰期类似,一个事件的半衰期也有个体差异,也与具体完成这件事情的方式有关。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半衰期可能天差地别。明显的例子是旅游:有些人走马观花, “到此一游”那么半衰期可能相对较短;另外的人旅行前就会做足功课,对游览地文化、砾石地域特点做详细了解,仔细观察当地风情,写游记,那么对他们来说半衰期可能就很长。半衰期的评判是要看你具体做了什么。
我们今天就是要学会结合收益值和收益半衰期这两个维度来分析一件事值不值得做。
那我们具体该如何判断这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呢?
how:
(1)判定事情的收益值、收益半衰期值大小
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感受把事情的收益值(情感,物质类,知识类等)、收益半衰期值进行高低划分。
先确定事件,比如:看电影后写影评,完成事件的填写;
然后根据自己当下的状态,判断事情对当下的自己好处,即收益,完成收益类型和收益高低的填写;
比如我觉得看电影写影评这件事目前看来是情感和知识方面的,收益比较少,我就在高低那栏写低,
然后判断事情的收益半衰期,也就是影响程度,影响越深远,半衰期越长;
怎么判断呢,就是你发现这项收益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有时甚至会在积累中有所增加,比如写作、书法。
我觉得写影评这件事情在一段时间过后看起来也是很有意义的是一件长半衰期,在最后一列填一个长。
表格:
事件 | 收益类型 | 高还是低 | 收益半衰期长?短? |
Eg:看电影后写影评 | 情感、知识 | 低 | 长 |
(2)建立十字坐标系,x轴为收益轴,y轴为收益半衰期轴。
把事情的收益值和收益半衰期值进行坐标分类。
第一象限里面放: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也就是这件事情当下对自己非常有好处,而且一段时间之后,回头看,还是觉得这件事情有意义;
第二象限里面放:低收益值、长半衰期---就是这件事情对当下的你好处不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你越来越觉得当时自己是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刚才的例子就可以放到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里面放:高收益值、短半衰期---就是这件事情当下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快感,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回头看,你啥也不记得了;
第四象限里面放:低收益值、短半衰期---就是这件事情当下不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好处,而且一段时间之后,你回头看,觉得这件事情对你而言,还是没有价值;
(3)最后,落在长半衰期这一面的事情都值得我们多做。
即横轴以上的事情是更值得我们做的,对于第四象限的事情,我们尽量不去做。
WHY 预防异议
有人可能会说呀,还得画个表好麻烦呀,不太习惯?确实看上去有点麻烦,如果不这么做会更麻烦。这是一件低收益长半衰期的事情,在你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思维习惯的时候,这些工具就是在帮我们强化训练,帮我们习惯用这样的方式判断,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长远价值的事情,提醒我们避免沉迷于对短暂欲望的追逐,如果不开始尝试,可能就很难有所改变。如果恰巧你做的大多数是半衰期短的事情,自己又没有察觉,这样成长的空间很少,别人半衰期长的事情慢慢显现出来(比如拆书形成的良好思维习惯、写作、演讲),帮助他在职场中脱颖而出,你只有悔恨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坚持,但是时光一过不回头,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预防意义:当然大家也不用担心,这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杜绝短半衰期的事,毕竟人还是需要当下的快乐和即兴的满足。
A3:
拆页讲解完毕,我们来练习一下学到的技能:
给到大家的是小明同学一周所做的日常时间,所做的一些事情,请大家相互讨论,按照刚才讲解的步骤帮小明把他的这些事情分分类,找到小明可以继续坚持做下去的事情,还有以后要尽量少做的事情。5分钟以后邀请一位学习者分享一下分析过程,最后告诉小明,哪些事情更值得他做。
事情:醒了刷30分钟手机,起床喝杯蜂蜜水,贴面膜,看书30分钟,吸烟,吃早饭,上班路上听一段英语,看3即美剧,中午打1个小时手游,听音乐,看电影,和好朋友逛街,找到真爱,采访校长,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与好友写封信,参加马拉松。
学习者案例记录:
海哥:
建议他做长半衰期的事情。
A2:
好的,谢谢分享,能够看得出大家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下面给大家留一个家庭作业,刚刚帮小明梳理了一下,需要大家做的是回家之后观察自己每天所做的事情和一些想做的事情,按照今天的步骤把事情归归类,明确以后需要尽量多做的事情和尽量不做或少做的事情。
小结:好的,我们今天的拆页就讲解到这里,我们结合收益值和半衰期两个角度完成评价一件事是否值得去做,结论是建议大家多做长半衰期的事情,大家要记得完成作业,这是一件长半衰期的事情!选择做长半衰期的事情,从此刻开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