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大家好,感谢大家参与我的2-1定级。首先我们做一个分组,李媛和想飞的鱼为一组,大锤和小荷为一组。
【图书介绍】
这个片段节选自日本作家八幡纰芦史所著的《重要的事情说三点》。
【F】《重要的事情说三点》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由李忠秋老师创办的结构思考力学院进行翻译审校,属于结构思考力学院的经典三部曲之一。作者八幡纰芦是一位经营战略咨询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在商业谈判中的战略性思考和交流能力。
【A】这是所有阐述结构思考力方法的书籍中最为简单、直接和通俗的一本,它用最简洁易懂的文字教会大家清晰思考和有力表达,将结构思考力运用在生活与工作中。
【B】通过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任何沟通都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实现,即:从感情的步骤、逻辑的步骤、利益的步骤。重要的事情说三点,能够帮助你在说话的时候思路清晰、充满自信,从而使听话人产生强烈的信赖感,从而更容易接受你的思想和意图。
下面,我为大家发放一下今天的元文片段,请大家用三分钟时间阅读一下,看完后给我一个示意。
【R】原文片段
这种说话方式会让对方感到很焦急
自己虽然想仔细认真地向对方说明,但是对方却不能理解你的意思。
例如,上司向销售员询问销售报告的时候。
“最近状态如何?我很期待新项目的进展,所以你来跟我说说你对今后发展的看法吧?
新人销售员容易陷入以下几种模式。
“首先是这周,我去拜访了A社。虽然时隔一个月的再次拜访,对方的回应还是很热情。那天我还顺道去了B社,可惜他们的负责人当时不在公司。我还是让他们转达了日后会通过电话联络的意思………说到这里,昨天我接到了C社的电话,他们表示希望能再约见一次。
虽然一眼看上去表述得很顺畅,但是仔细想来,这只是将这周发生的事情罗列了一下而已。这只会让上司越听越不耐烦,然后加重了语气要求。
“所以说,我问你的是对今后发展的看法!”
此外,资深员工也经常犯的错误就是直接开始说明。事情的始末,或者推卸责任,以及话中有话。
“不知道为什么对方的部长并没有在商谈中露面。我也问了一下对方负责人原因,他们也不知道。没办法我只能跟他们表示改天再来拜访。不过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本来销售就是…"
沉默着听了一会儿你的这些话的上司只会不断积累烦躁的情绪而已。
使用3句话总结
想要和对方进行顺畅的交流,必须在以对话内容为基础的前提下注意对话的顺序。
正如课程10中的例子一样,想到什么说什么的话,听者在一开始还会抱有兴趣,觉得“他会说什么呢"。然而随着你话题的不断推进,他们脑中只会冒出“所以呢”“然后呢”“也就是”这样的疑问符号。然后到他们无法忍耐的程度,就会爆发出“结果你到底想说什么”的牢骚。
天马行空或罗列事实的话题都因为说的前置内容太多,而让对方翻着白眼咆哮出“结论到底是什么”
因此在商业会谈中,我们要从结论一理由一结论这3步来展开话题。
首先,在对话开始的时候不管怎么样都说出是”引出结论。在说完结论之后立刻接上“会这么说是因为……”
在这里千万不能犹豫,衔接的流畅度是非常重要的。
不断开动大脑回转度的你一定能想到一个理由。
此时将你脑中浮现的理由冷静沉着地说出来。
说完理由之后,这次还要加一句“因此……”,要很快地接在理由的后面。然后再一次将你的结论说出来。
将”是……“、“会这么说是因为……”、“因此……”这三个句式当作你的习惯,你的表达能力就会获得飞跃性的提升。
好了,大家已经看完了吧。
这个片段是从《重要的事说3点》一书的第二部分中摘录出来的,主要描述了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说三点的方法,来实现清晰思考、有力表达的高效工作汇报。
【 what】在工作汇报的过程中,想要明确表达自我,使对方快速捕捉你的表达意图,需要学会合适的工作汇报方式,需要注意说话的顺序和技巧。
【 why】(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不讲求汇报的顺序和技巧,往往会使汇报显得混乱而毫无章法,听取汇报的人也会因为你天马行空的汇报而变得情绪烦躁,无法从汇报的信息中获取关键信息。例如,片段中销售员的汇报方式,就是典型的不顾汇报顺序和技巧的表现。他只按照工作开展顺序进行汇报,“我先拜访了A社,再拜访了B社,又希望拜访C社”,汇报中只有事实,而缺乏明确有力的结论,也难怪听取汇报的领导会因为无法抓住汇报重点而情绪烦躁。
【how】因此,比较好的应对方式是:学会使用结论一理由一结论的“三明治对话模式”来展开话题。
步骤一:结论“是......",首先抛出结论,引发对方兴趣。
步骤二:理由“会这么说是因为”,紧接着说明理由,获得对方理解。
步骤三:“因此......”再次强调结论,给对方加深印象。
所以书中的销售员的例子,如果运用三明治对话方式进行改造:
对于公司今后的发展,我的结论是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客户资源,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会这么说是因为在本周的几次拜访客户的过程中,客户都表现出对我们社的产品不够了解,甚至出现了拒见的情况。因此我觉得我们还需要继续拓展客户,加大宣传力度,让客户更全面了解我们。
以结论一理由一结论为模式的三明治对话方式,较为适用于商业谈判、工作汇报、项目陈述等商业场合中,而在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中则不太适用。试想如果对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凡事都是先抛出结论,再陈述理由,会妨碍亲密关系的形成,一旦把心力用来说服另外一半身上,就会限制自己亲密和爱的能力。(适用边界)
【A1】分享A1便签
下面,我们开始A1便签的分享。
【显像提问】:当我们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场景,刚开始领导很耐心地听你说完,后来慢慢变得不耐烦,不断地用“然后呢?”这样的句式引导你继续说下去?最近你是否经历过相似的场景?请思考一下当时你是用什么方式进行汇报的?请在组内用1分钟时间进行分享,等会我会每组邀请一位小伙伴作为分享代表。
@潇潇荷:我们项目组今年新承接了一个项目,使用的框架是全新的,于是整个四月都在学习新知识。每天早上我们每天早上有个五分钟晨会,要求我们针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汇报。我一般会这么回答:我学了某个结构,某个结构,还有某个结构,今天准备再学什么结构。而我们的主管会一直问我:那你到底想通过学习达到什么目的,做个什么东西出来呢?
非常感谢小荷的分享,下面有请@想飞的鱼 为我们分享她的经历。
@想飞的鱼:我的工作是策划,很重要的工作是去看各类线上产品的流程,汇报时候会拿各种产品的截图给老板进行汇报。老板经常会很生气的说,我让你们去调研,不是让你们拿这些碎片的片段给我。经过了好多次这样的事情,终于明白了老板想要的是明确的结果。
感谢想飞的鱼的生动分享,下面我们开始A1+便签的分享。
【A1+】
如果刚刚讲述的失败案例让你再说一遍,用今天片段给出的方法,你会怎么运用“三明治对话模式”进行有效表达呢?请大家继续在小组内部讨论,依旧会邀请每组的代表来为我们分享。讨论时间为1分钟。
首先,我们还是邀请潇潇荷来把刚才的失败案例改写一下。
@潇潇荷:明天早上晨会汇报时候我就可以这么说:我今天学了新的框架,并用这个框架做了一个新的demo,但是遇到了哪些问题,需要有高手进行点拨指导,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对其中一些技能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独立解决。因此我期待有人对我进行指导。
@想飞的鱼:我会重新尝试这么说:当我们调研了这么多同类产品后,认为针对这个行业六个人的直播是最合适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无论是to B ,还是to C,一对一的成本都比较高。而我们想要的是成本相对低廉的,适宜招生。因此我觉得我们想要打开B端市场,产品应定位为人数为六人的同步直播上。以上就是我做的调整。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全部片段带拆,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