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人性的弱点》 所属活动: 蜀汉分舵 2017年第22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通过四个问题高效的解决各类难度 学习目标: 通过四个问题高效的解决各类难度

开场: 【自我介绍】各位伙伴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我TF2-1的分享,我叫张利子,我的三个标签是:自律、学习和突破。【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下一次遇到难题时不再匆忙的去找处理方法,而是把事件和起因了解清楚后,再去选择最优的处理方法,从而把难题变得更简单、更轻松。【分组】在正式开始前我们先来进行一分组便于后续的讨论和交流。那现在左边两人为一组,组长为“嘻嘻哈哈”,右边为一组,组长为Ashls。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图书介绍】

Feature: 这段文字选自于戴尔·卡内基的《人性的弱点》,卡内基是美国非常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本书从人性的角度,挖掘出潜伏在人体内的60大弱点,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去反思自己,修正自己。

Advantage:本书呢也是继圣经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畅销书,全书有着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因此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轻松有趣。

Benefit:

(B1)如果你想知道如何使人喜欢你,或者有更好的方式去说服他人,那这本书就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它会告诉你具体可行的方案·····

(B2)其中的选段也能直接运用于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它可以让我们更高效的方式来解决各类问题。

下面就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阅读完毕后请举手示意我,谢谢。


【R原文片段】

摘自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内基 — P294.295


       15年来我几乎每天花一半的时间开会和讨论问题。讨论我们是否该这样或那样,还是什么都不管。开会时我们很紧张,在椅子上坐立不安,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彼此辩论,不停地绕着圈子。到了晚上,我会弄得精疲力竭。我原以为我这辈子大概就只能这个样子了。可是,我却拟出了一个恰好能做到这一点的计划。这个办法我已经用了8年,对我的办事效率、健康和快乐来说,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下面就是我的秘诀:

       我订下一个新的规矩任何一个想要把问题拿来问我的人,必须先准备好一份书面报告,并在报告中回答以下4个问题:

       问题1: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以前我们在这种会议中通常花上一二个小时,还没人弄清楚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问题2:问题的起因是什么?我回顾一下,吃惊地发现我在这种会议上浪费了很多很多个小时,却没有清楚地找出构成问题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问题3:这个问题能找到哪些解决方法?在以前的会议中,总有一个人建议一种解决方法,另外一个人会跟他辩论,大家发起火来,常常讲到题外去。而开完会还没有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问题4:你建议用哪一种方法?以往跟我一起开会的人,会花上好几个钟点为一种情况担心,不断地绕圈子,从没有想过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法。

       现在我的手下很少把他们的问题拿来找我了。因为他们发现,回答上面4个问题后,他们会发现3/4的问题都不必再来找我商量。即使是在那些必须跟我讨论的情况下,所花去的时间也不过是以前所花的1/3,因为讨论的过程非常有秩序而符合逻辑,最后都能得到很明知的结论。

       现在,袖珍图书公司的办公室里,不会有人再花那么多的时间去担心、去讨论出了什么问题,而会以更多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段子简述):作者在书中讲如何给下属布置任务才省事,其实,我们面对任何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个方法,通过回答这4个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加轻松、快速的解决问题。

HOW(细化原文步骤): 那这4个问题呢,我总结为2W2S。

what: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造成的结果和现象是什么。

why:问题的起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solution:这个问题能找到哪些解决方法?有哪些解决方法可以试一试。

best solution:你建议用哪种方法?直言说出自己认为最佳的解决方法。

EXAMPLE(举例):这让我想起在之前工作中,给商户返款的事。当时公司刚发布了新的返款规则同时也在扩展全国的招商,随着商户剧增,每天需要返款的数量也成倍增长,导致财务部和风控部每天都加班到很晚。那运用这个四个问题,第1个what什么问题:商户剧增导致两个部门每天都在加班;第2个why为什么:数据量太大风控审核慢,预留给财务放款的时间太少,人手不够根本忙不过来;第3个solution解决方法:可以增加人手、完善风控体系、以及运用第三方平台去核查数据与批量转账;第4个best solution最佳方案:先运用第三方平台。那通过这样简单的4个问题,快速的找到了最有效的方法,一下轻松了很多,也更加高效的解决了问题。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没有这4个问题,我们就很容易专注在事件表面问题上,比如前面提到的人手不够这种表面问题上,从而就会忽视掉最优的解决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法)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想想近期大家有没有因为工作或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拜访客户、管教孩子、项目研讨、活动策划等等,迟迟得不到解决而烦恼的呢?请大家回忆一下当时是什么事,怎么处理的,请在小组内分享。讨论时间为2分钟。

好的,讨论完毕,那现在就请Ashly来给我们分享一个困扰她的问题

学习者案例记录:

Ashly:

我所在的维修中心的维修能力不足,就是客户的需求,比如说客户送修多少设备和一个月维修多少无法匹配,就是工作师的量跟不上客户送修的量,这是我们目前遇到的一个问题。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学习了2W2S(what什么,why为什么,solution解决方法和best solution最佳方法),再去处理你刚才分享案例中的问题,你会怎样做呢?

请各小组简单讨论5分钟,稍后我将请1位小伙伴来进行分享,组长请负责控制下时间,谢谢。

现在请Ashly来分享,时间为1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Ashly:

还是接上刚才的问题,因为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是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那么怎么办呢,我们把工程师每一天需要做的事情做了一个梳理,那我们就发现工程师他可能需要去库房把这个仪器推过来,然后完了还要推回去,可能每天有好多台仪器需要处理,然后处理完了需要贴撕毁无效的标签,做一些系统的更改,也需要做一些完成的报告、说明,还要签字要盖章,然后诸如此类的跟维修或这个技术毫无关系的工作,然后发现他确实每天都在做这些事情但时间却是不够的。那现在我有了两个解决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增加工程师以满足客户需求,第二个方案是我把这些工程师非核心的工作让其他人来代替。那我想了下,直接雇佣技术性的工程师费用是非常高的,那我可以让库房的库管来做清洁、贴签、打印报告、签字盖章的工作,把工程师的工作做一个分离,优化他的工作内容,来提高效率,以此解决问题。


那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那今天我的TF2-1的分享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