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摆脱“背上的猴子”——那些可能随时打扰你的别人的事情,能够做好授权分责,不再将太多本该别人去做的工作招揽到自己身上。【F】《小强升职记》是一本极具操作性和可读性的时间管理书籍。它的作者邹鑫被誉为中国最有实战经验的时间管理专家。
【图书介绍】【A】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8分,与同类型的时间管理书籍相比,这本书的优势在于用小强这个人——职场中的小白的成长故事来介绍实践管理的方法,很有趣,也很好学,能够把复杂的方法用简单、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没有严肃、刻板的说教,而是用小说一样的描述的方法让大家能够进入小强那个角色当中去体会他升职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
【B1】不知道在座的各位伙伴有没有曾经或正在经历这样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却经常没有头绪;制定了一个又一个计划却都无法实现;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扰,说到本质,其实就是我们没有学习时间管理,没有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才让我们的时间总是不经意间就溜走了。
【B2】我们也常常被外界“打扰”,导致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做我们自己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
《小强升职记》
应用猴子法则走出第三象限。
威廉姆翁肯曾经提出一个理论叫“背上的猴子”。翁肯教授有一次偶然发现自己在忙于加班的时候,下属竟然在优哉游哉地打高尔夫,这让他突然领悟到主管人员之所以时间不够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做好授权分责,将太多本该下属去做的工作招揽到了自己身上,以至于永远在苦苦追赶工作进度。温肯教授把那些工作比喻为活蹦乱跳,随时可能跳到你身上的“猴子”,而把那独特的时间管理理论,称为“猴子管理艺术。”
试想一下这样的情况:你在走廊上碰到一位同事,他说:“我遇到麻烦了,能不能和你谈谈?”于是你开始关切地听他讲述,结果这个问题果然很麻烦,于是你说:“这个问题很复杂,我现在没有时间和你讨论让我仔细想想,回头咱们再谈谈。”
让我们用猴子理论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首先你和同事在走廊上偶遇之前,谁的背上有猴子?显然,是同事的背上。猴子不在你的身上,你甚至不知道有只猴子存在。接着,你开始倾听同事的讲述,这时同事背上的猴子悄悄向你的背上跨过来一只脚。然后,听完同事的讲述,你表示要仔细想想再和同事讨论。这时猴子便完全转移到了你的背上,你接过了同事背上的猴子,而同事则变成了监督者,此后,他会不时跑来问你:“那件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我们什么时候再谈谈?”……
我们虽然应该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事,但是也应该避免这样的情况,让他们把你当做他们自己猴子的收容站,你收的越多,他们给的越多,到最后你被堆积如山的别人的问题所困扰,甚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猴子’。你自己的事情完成的怎么样呢?这就是猴子法则应用它的前提是你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边界。
我们来做一个练习,看看你能否顺利,甩掉自己身上的猴子:
下属说:“我们怎么解决项目预算超支的问题?”
老婆说:“明天下午能否和我一起逛街?”
朋友问:“这周六咱们一起去打羽毛球吧?”你怎么样回答。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答案的标准,这个标准是甩掉自己身上的猴子或者将猴子放回到它的主人身上。
小强的答案:你有什么想法?能不能先请你做一个删减成本的计划案?
老婆,下个月结婚纪念日的时候我陪你逛一整天,好吗?好啊,到时候你给我打电话,有时间我一定去。
看了原文的内容,是否跟我有同感。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常常遇到“背上的猴子”,本来是别人背上的猴子。我们总是不经意间背上了别人的猴子,以前我们以为那是因为我们的性格问题——不容易拒绝别人。现在,我们清楚了其实相当一部分请求和要求本来就是别人的工作和事情,并不需要我们去帮他们完成。我们还有很多自己的事情没有处理完,时间和精力都不方便去帮助别人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我们完全无视别人的困难,不去帮助别人,而是我们要明确自己和他人的责任边界。这个边界一旦找到了,那么你就做到了心中有数,知道哪些事情是别人背上的猴子,要懂得将猴子还给别人。
【不那么做的坏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学习“猴子法则”和运用这个法则去处理那些让我们焦头烂额的别人的事情,我们仍然还会不自觉地接受很多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和烦恼。那样一来,也许我们会经常陷入帮别人解决各种问题,令自己越来越焦躁的窘境。猴子法则的运用帮助我们界定什么是别人背上的猴子,以及我们如何去摆脱别人背上的猴子。
【自己的案例】我有一位很多年没有联系但是关系不错的小学同学,她最近准备生二胎了,她看到我经常在公众号上更新文章,她就觉得我还是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她就说能否帮她给准备出生的小孩起个名字?
当时我就很难拒绝她,承接下来这个事情后我总是惦记着。后来又去问她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期待……猴子的连锁反应已经来了。本来父母给孩子取名字是天经地义,是她的事情,对吧?但是她将这个猴子抛给我,我就专门安排时间去帮她想名字,弄得我自己焦头烂额。
【A1激活经验】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曾经在工作中、生活中、跟朋友或陌生人的接触中接受过别人背上的猴子?你当时是如何应对的?想好请大家跟刚才分好组的搭档两两分享,每个人都说一下,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
@为盼:我有个同事有点粗心,主管发给大家的邮件大家都有,但是他总是找不到需要的邮件,他就总跟我说:为盼,你帮我找一下邮件吧。他知道我有保存邮件的习惯,要是找肯定可以找到,但是肯定就要花一些。这样一打断,我手上的工作就会重新做起来又要花费一些时间。就把别人的猴子背到我身上了。
@小齐:我分享我跟我儿子的事情吧。他吃饭吃一半就不吃了跑了,爷爷奶奶就担心他吃不饱,就会喂他。我觉得3、4岁小孩吃饭是他自己的事情,是他自己身上的猴子,但总是把这个任务交给别人。
【A2催化应用】生活中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背上别人背上的猴子,通过原文的学习,怎么把猴子还给别人,原文中也举了很多贴近现实的例子。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大家在遇到刚才分享的那件事,你如何运用片段里学到的方法去回应对方呢?
@小齐:如果重来一遍,如果我的孩子还是吃饭吃一半就不吃了,我就只是提醒他,我们现在还有15分钟,你还要再吃一点吗?如果不想吃就不吃了。他就意识到我是动真格了。
拆书家:其实时间不是重点,但是你要明确地表态吃饭是他自己的事情,你不去喂他,爷爷奶奶不去喂他。不再去接受他身上的猴子。
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意识:对方准备把猴子抛给我们了,我们不去接对方背上的猴子,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