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日后学习者在和别人谈话时,学会用请求他人复述的方式发现误会和误解,从而得以纠正,并在请求复述之前能先解释自己请求的目的,在对方复述完成后表示感谢。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带拆的新手拆书家小齐。【分组】在拆书之前先按惯例分一下组,这边的小伙伴是一组,这边的小伙伴是一组,待会儿就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介绍图书•F】今天的拆页来自《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卢森堡博士,他是一名沟通专家,多年的沟通经验促使他写出了这本《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用极具启发和探讨的方式来告诉我们如何用非暴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解决大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A】这本书一经推出,就成为了沟通界的经典,被翻译成多国家的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在豆瓣上的评分也高达8.5,我们拆书帮拆得最多的一本书,也是《非暴力沟通》,足见大家对它的热爱和认可。【B】说到沟通,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达自己,一方面是倾听他人。在表达的时候,我们有的时候我们的表达和对方的理解不在一条线上,可能别人会误解了我们的意思,那如何让我们的表达更清楚地让对方接收到,让对方不误解我们,不产生
误会,今天的拆页会给到大家一些启示和启发。我想先请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我给大家准备的拆页。
原文片段:
请求反馈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在另一些时候,听到“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的回答,我们并不放心。为了确保对方确实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他充分表达他的理解。这样,一旦他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就有机会作适当的补充。
例如,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说:“托尼,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托尼咕噜了一句:“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离开了。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她准备作出解释。这时,她很注意她的方式。
像“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因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反馈,这位老师先向托尼表达了她的谢意。她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第一次请求他人给我们这样的反馈时,我们也许会有点不自然。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很少提出这种请求。在强调这样做的重要性时,我常听到人们表达保留意见。他们担心,有的人也许会说“难道我是聋子?”或者“不要在我这里卖弄你的沟通技巧”。为了避免这种反应,我们可以先解释我们的目的——我们是为了了解我们是否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然而,如果对方说“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那么蠢!”那么,我们可以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并表达对他的尊重及我们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P70
【I】我看见大家已经看得差不多了,我先对这个拆页进行一个解读。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下前两天听到的一条新闻,一个笑话吧,说一位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孩子们第二天从家里带一些小植物来学校一起观察,比如一些肉肉植物、水培植物什么的,结果第二天很多孩子都带了植物来,其中有个男孩带了两斤猪肉来,老师问他你带猪肉来是什么意思啊,那小孩就说,老师,你不是让我带肉肉么?原来他理解肉肉就是猪肉啊,牛肉啊,那老师其实这是想他拿多肉植物。你们看,有的时候,我们表达,对方接收,就会有一个理解的误差,如果当时这个老师能请孩子们反馈一下他们对作业的理解,就不会出现这种笑话了。所以非暴力沟通给我们一个建议,当我们并不确定对方是不是理解我们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请求反馈的方式,请对方把我们说的话再复述一遍。听起来好像挺简单的一个技能,它事实上是暗藏玄机的,如果你操作不好,你的请求就会变成一场命令或者考验,或者指责,那对方很可能就会拒绝反馈这个信息,对方会有抵触的心态,或者紧张,或者觉得你在考验他,因为紧张而说不好,所以大家请严格按照我在拆页里给大家提炼出来的以下几个【步骤】来执行:
第一步:你要清晰地表达自己,这个没有什么异议了哦;
第二步:请求反馈,这个地方最好前面要加一个解释,你请求他反馈的目的 是什么,比如说,你说:哎呀,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不敢肯定你是不是已经理解了我的意思,所以你能把我刚刚说的话再重复一遍吗。就是请他反馈,前面加上一个目的,如果你直接说:我刚刚说了什么,你再说一遍。那对方可能会觉得你是不是在命令他,他可能就会有抵触,这就是第二步,很关键;
第三步:是听对方回答。
第四步:不管你听到的回答是不是正确,你一定要表达感谢。如果你听到对方回答错误或者回答不完全对的时候,你急于去纠正他,指出他的错误的时候,他可能会觉得你在批评他,指责他,这个可能就不好了,不管怎么样,你都要先表达感谢,“谢谢你的反馈”“谢谢你回答我的问题”;
第五步:最后一步,你再次表达自己。这就是步骤。
【举例】比如说周末我和孩子去商场玩,我们都要做一个先前的约定,就怕会出现一些意外,出门之前要做一个约定。比如今天我们要去航洋国际玩“小勇士”。所以出门之前我会跟他说:我们今天去航洋国际玩小勇士,我们12点前回家吃午饭,我们今天主要是玩游戏,不买玩具和零食,如果你看中你的玩具和零食了,可以用你的零用钱买。然后我表达完我的话。我就执行第二步,请求他的反馈,我就说:哎呀,我是电视台的记者,我们不知道你今天早上要去哪里玩啊,你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吗?告诉我们今天早上去哪里玩啊?可以告诉我一下吗?然后第三步他就会做一个反馈,如果他说:我们今天去玩小勇士,12点之前回家吃饭,妈妈不给我买玩具了。那我就执行第四步,表示感谢,我说:谢谢小河马接受我们电视台的采访。然后我们再执行第五步,我说:可能你理解上有一点误差,妈妈说如果你想买玩具和零食,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钱买,而不是说不能买。这就是整个请求反馈的过程。
【A3 促动参与】拆书家提问设计:接下来我想请大家来玩一个小游戏,我准备了几件事请,我发给大家,大家在组里讨论。这个游戏是这样子的:大家拿到的资料,是我事先准备好的,每个人拿到的资料,我希望你能够照着资料找你的组员进行表达,表达完后,你就执行请求反馈的几个步骤,请对方反馈;之后再交换练习。
学习者案例记录:
案例练习一:
(下划线部分为拆书家准备的案例)
跟家人对话:表弟,我后天下午5点的飞机,去缅甸出差四天,大概星期三下午4,5点能回到家,你那天准备我的晚饭吧,如果有什么变动,我在微信上再跟你联系了,哦,对了,我出差期间可能会有些快递需要收,你帮我收一下吧,我把我另一部手机留给你,快递都打这个电话的。
学习者A:表弟为盼,有个事情,我想跟你说一下,后天下午有趟飞机,姐要去一趟缅甸出差,大概下个星期三,下午四五点的时候能回到家,那天如果你正常回到家,你能帮我准备一下晚饭吗?如果有变动,我在微信上再跟你联系。另外我网购了件衣服,可能出差那几天会到,我两部手机,到时候我把和快递联系的那部手机留给你,到时候你注意接听一下电话,帮我收一下快递。
学习者A:我说的事有点多,你能重复一下吗,我怕你记不得。
学习者B:周三下午回来,我做晚饭,反正你不嫌弃我做的饭,还有就是收快递,拿着你的手机。
学习者A:非常非常感谢贴心的小表弟。
学习者B:没事儿。
案例练习二:
(下划线部分为拆书家准备的案例)
跟新来的下属对话:欢迎你来到我们部门,我跟你介绍一下你的工作环境和未来的同事,你的办公座在左边靠窗的角落,你先来的第一个月先熟悉业务,坐在你旁边的小覃已经在我们部门工作四年了,有什么不懂的,你可以咨询他,他可以帮助你;我们这里加班情况比较多,所以后面有员工休息区,那里有微波炉和冰箱,你可以带折叠床来,因为加班比较多,我们也不要求大家朝九晚五,如果家里有什么事,跟旁边同事说一声,可以自己安排上班的时间,只是手头的工作得自己安排时间按时完成就好。
学习者B:自然,你可能刚刚调到我们部门,可能不是很熟悉,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吧,你的办公室在左边靠窗的那个地方。第一个月先熟悉业务。坐在你旁边的是小覃,是老员工了,来这四年了,你有什么不懂的就可以问她,她人也挺不错的,会帮助你的。我们这加班比较多,可能会忙一点,后面有休息区,有吃的喝的,还有折叠床,你可以随便用,大家也不会要求朝九晚五,你家里有什么事,你跟身边的人说一下,就可以去办事了,自己手头上的事儿,自己安排好就行了。
学习者B:因为我讲得比较多,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得清楚,能不能再说一下,再重复一下?
学习者A:好的,我是坐左边窗的位置,然后我旁边是小覃美女,她是老员工,我可以跟她请教,我们这边工作比较忙,那边休息区有折叠床给我休息,如果家里有急事,我可以交代一下旁边的同事,我就出去一下,但前提是自己的工作要先做好。
学习者B:谢谢你的反馈。
学习者B:可能我讲得比较快,你的位置是在左边没错,但是你来的第一个月的任务是熟悉我们这的业务,不是要求你做太多的事情,这是我们的重点,后面的休息区可以用,家里有事也可以去,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有什么情况你都可以问小覃。重点是熟悉业务。
总结: 我看到大家在练习中也都get到了请求反馈的这几个点哦,第一表达,第二请求反馈,第三对方回答,第四感谢对方的反馈,第五对对方反馈不太到位的地方进行补充。希望今后大家请求反馈的时候,能用到这几个步骤,谢谢大家今天的参与。